置身事内,山东入“局”
来源:大众网作者:任宇波 李岳岳 刘帅 2023-03-07 13:29
谋划中国经济下一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的核心议题。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申,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着重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当我们把视野拉回2021年10月,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作出的“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看山东如何畅通经济循环、加强内外联动,从中一窥置身事内、躬身入“局”的门径,对全国各地来讲,有着不可忽视、可资借鉴的实践价值与样本意义。
一、何谓入“局”?就是要占一席之地。说白了,就是要找存在感。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存在感怎么体现?首先就要看供给与需求。试想,当人家开拓市场少不了你,优化供给离不开你,对一个地区来讲,其存在感的强弱,自不待言。
从需求侧看。作为全国唯一常住、户籍人口“双过亿”省份,山东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在济南,去年4.2万名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接受岗前培训;在青岛,2.2亿元资金今年将通过发放消费券、奖补商家平台、扶持特色活动,撬动商贸消费、激活文旅市场……从稳就业、促增收,到提品质、强引导,再到创场景、优环境,山东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环境正在加速成形。
从供给侧看。山东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197个工业中类,526个工业小类,是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基础最雄厚、结构最完善、配套最为完备的省份之一。面对玉米秸秆利用价值低的问题,聊城清科洁宝把20万亩玉米秸秆制成植物猫砂,产品订单供不应求;面对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威海迪尚一键全球选料、下单,实现为全球消费者“量体裁衣”……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努力突破供给约束的堵点、卡点,山东既不断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又不断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淄博一位探索出口转内销的民营企业家深有体会,“过去,我们的民营企业要到“客场”争夺国际订单,现在在我们自己的本土“主场”就可以站起来了。”
的确,主赛场更具广阔天地。于山东而言,躬身入局,完善布局,加速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双循环”就绝不仅仅是一个时代机遇。它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地区经济体系与产业体系的变革与重塑。
在这个意义上,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谋得一席之地,既是对自身短板的一次全面检视,更是回应一个时代的发问;既是一种战略的调整,更是一种优势的再造,是对经济社会大循环的一次全面加固与升级。
二、入“局”的存在感找到了,接下来,就要看谁能真正站稳脚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根基在哪,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立足点,就要放在哪。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作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安排;2月1日,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将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月14日,山东举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1000余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0%。
立定脚跟,才能挺起脊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山东的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找准立足点,聚焦发力点,山东用一次次实际行动、一个个发展成果,不断夯实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根基。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重大创新突破不断涌现——2月18日,潍柴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品,该产品的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创下了大功率SOFC热电联产系统效率全球最高纪录。
突破不只发生在潍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首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山东造”雪蜡车备受关注;黄海之滨,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突破一项项技术封锁、解决一个个创新难题,山东制造业正向着高端化稳步迈进。
深化拓展应用场景,数字变革引领产业全面转型——3月2日,浪潮产业园智能工厂一片繁忙。AGV智能激光引导叉车、智能锁螺丝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各司其职,保障着工厂的高效运转。这是浪潮打造的中国领先的服务器智能柔性生产基地,通过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可减少75%的人员,将服务器研发周期从1.5年缩短为7.5个月,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5-7天。
数字赋能,激活山东制造业发展新蓝海。从制造到“智造”,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州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让传统工厂焕发新生机。
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新年伊始,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1.6MW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这是山高新能源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项目,预计年发电量约180万KWH,可节约标准煤约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72吨。180万KWH是什么概念?以我国2021年居民人均用电量831.3度计算,它可以满足700多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需求。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如今山东的真实写照。今年,山东将聚焦化工、冶金、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重点产业,纵深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全年滚动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万个以上,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山东制造业必将动力澎湃、劲头十足。
在新发展格局的框架下打量山东经济盘面的一个个新变化,新一轮经济复苏的内涵,已不可同日而语。
聚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畅通经济社会大循环,山东一系列政策举措既着力短期纾困、对冲疫情风险,又着眼长远发展、破解深层次问题,不仅为实现经济社会回归正常运转打下坚实基础,有效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更进一步撑开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骨架。
三、入“局”,绝不是搞小圈子;搞国内国际双循环,绝不是搞自我小循环。能不能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不能拓展更大的“朋友圈”,极为考验发展的格局与视野。
2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在推动外贸促稳提质方面拟出台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会上描绘的两条不同的线路,勾勒出清晰可辨的山东开放图景:
一条面朝大海。山东织密集装箱全球航线网络,2023年新开行海运外贸航线15条。
一条向陆进发。稳定运行中欧班列(齐鲁号),积极争取增加图定线路,2023年力争开行班列2100列以上。
改革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两个“高水平”,指出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着力点。
第一个“高水平”,离不开改革的深化。
畅通循环,考验改革的聚焦度与穿透力。经济社会的循环畅通,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
2月5日,山东发布《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提出实施要素集成改革,开展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推动企业集成改革,有效释放改革动力活力。
其中,推动企业集成改革,可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要素支撑,这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开展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制度性成本和隐性交易成本,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三项改革,道出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是山东入“局”的动力所在。
第二个“高水平”,离不开制度型开放。
如今我们谈开放,谈的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拿山东自贸试验区来说,从实施出口货物“先期机检+抵港直装”模式,到实施跨境电商“保税+新零售”改革,再到推出“一站式”竣工投产办理模式,山东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304项制度创新成果,2022年实现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21.6%、9.3%。这便是制度型开放结出的丰厚果实。
细数山东拥有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多种开放平台,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不断拓展。建强用好这些平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山东入“局”的重要一环。
可以说,在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工作布局,就一定要具备战略眼光、战略思维,跳出一般化的工作思路,真正搞清楚国家需要山东做什么、山东应当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又能在多大范围内集聚调配资源、起到影响、发挥作用。
四、总的来看,躬身入“局”,考验识变应变求变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回顾山东的入“局”之路,可以看到,新格局之下谋发展促改革,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很多时候是在没有现成答案的情况下寻找答案,是在具体实践探索中优化发展路径。
当数字化转型成为一道必答题,掌握和运营数据能力的强弱,影响着传统产业升级通道的宽窄;在产业格局深刻调整之下,能不能“钻”到链里去,拿出补链延链扩链强链的真招实策,决定着整个产业链条的韧性与安全;坚定不移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会不会“站在地球仪旁”思考问题,能不能熟练运用“世界语法”谋求合作双赢,又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是的,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对各地来讲,只要坚持因时而变、因势而动,练就十八般武艺,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就一定能更好掌握工作主动权,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动态平衡聚势赋能。
编辑:王彤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