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看山东 |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垒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高地
来源:人民网作者:逄鑫珊 2022-11-26 10:35
深耕文化沃土,自觉扛牢文化“两创”担当。自2020年10月实体化运作以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致力于“四个高地”建设,认真落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儒学传承发展“十四五”规划》,全力打造具有全球主导力的儒学中心。
孔孟之乡浸洗礼,人才高地开格局
“没想到还没进大学校门,就先来到孔孟之乡,先贤风骨和文化古城的魅力令我难忘。”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璇说。作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硕士生的她,今年8月中下旬,与300余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一起,在孔孟之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研修。
研修团成员走进孔孟故里近距离体验儒家文化。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供图
弹琴、对弈、焚香、投壶、拓印……在孔子研究院,她与同学们体验传统文化项目,参观“大哉孔子”展览,在儒学的浸润中汲取智慧力量;而在邹鲁文化的发祥地邹城,同学们走出孟庙,转入孟府,徜徉在已有88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落中,体味那亘古不变的“浩然之气”……
为加速推进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建设,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着力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扎实推进联合研究生院建设,顺利完成首届百名儒学专项博士招生和研修齐鲁活动,创新推出“面向世界的儒学”公开课,建设尼山世界儒学中心8个分中心和4个研究基地,初步构建起“一个中心、多个分中心、若干研究基地”的发展格局。
学术先锋争“登峰”,研究高地抓“落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不仅需要汇聚名家人才,还需做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功夫。锚定打造世界儒学研究高地,拓展研究阐发载体,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汇集儒学名家成果,面向社会公众,策划推出学术类、普及类“尼山丛书”,出版《四书解读》、《儒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等5册学术类丛书。
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照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供图
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整体面世,该书包含经解、义理、志传三个分典,集中体现儒学形成和发展的主脉络,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时近10年,《中国曲阜石刻文献集成》的出版发行,著录了近700块历代儒家重要石刻,并附有20余篇研究文章,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而系统整理、研究曲阜历代儒学石刻文献的著作。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陈以凤表示:“《集成》为学界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曲阜儒家碑刻集成的文本,对于认识和了解孔子儒学与历代中国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重镇,孔子研究院紧紧围绕打造儒学高地的目标要求,扎实做好儒学研究阐发、交流互鉴,不只在儒学研究阐发中勇攀学术高峰,还主动在儒学传承普及中促进文化落地,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学问做到群众心坎里。
2017年,该院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优势,深研儒家政德思想,探索将其融入干部政德教育的有效路径,编写出版《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历经多年,精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政德教育精品课程、专题课程以及现场教学点,近500期课程、20000余人次参加培训,让学员们从古人的理念中汲取为政之德。
已历15年、开办100余期的公益学术文化讲座“春秋讲坛”是该院的品牌栏目,如今已推广至广大乡村社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原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曾欣慰地说,在这里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人们对民族感情正逐渐形成一种温情和敬意。
此外,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还启动《孔子圣迹图汇编》《儒学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开展《乾隆御定石经·论语》《乾隆御定石经·诗经》《乾隆御定石经·孝经》整理出版。
线下课堂接地气,线上观展添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既要做到古为今用,因势利导,还要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将其推向世界舞台。为锚定打造儒学普及推广高地,丰富传播普及渠道,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深化孔子学堂规范化建设,致力于解决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孔子学堂数量突破2600家,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海内外15个国家和地区。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在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孔子学堂内,琅琅诵读声不绝于耳,每逢节假日,村里的孩子们都会相聚在这里,诵读《论语》经典,在志愿者的讲解中体会先哲思想。
在此基础上,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还开办“尼山讲堂”。聚焦“研习中华经典·弘扬中华美德”主题,每周举办一期,线上线下构建传播矩阵体系,实现小课堂大传播,努力打造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尼山传播”的知名品牌。
“百姓日用即道”,生活才是文化的源头活水。针对儒家文化研究与应用相脱节的现状,孟子研究院确立了“围绕应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应用”的主线任务。依托孟子书院、孟母教子与家长教育研究所、“学孟子·行善举”志愿者协会等,重点聚焦党员干部、国学爱好者、乡村社区群众、学生家长四大群体,探索出了一条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百姓生活的路径,真正解决了儒学落地生根难的问题,实现了儒学研究经世致用的效果。
孔子博物馆内“夫子答问”互动体验设施 。人民网逄鑫珊 摄
数字添生机,让展品“动”起来,文物“活”起来。在孔子博物馆内常设的“大哉孔子”展览中,模仿微信界面设计的“夫子答问”互动是博物馆里人气最旺的场所之一。博物馆根据不同主题对文物进行精心布展,集中展示孔子的思想及其对历史和当代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孔子文化的新窗口。
“为了能让来馆参观的游客能够看到馆藏重器《商周十供》,我们推出了数字展陈,将其用屏幕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屏幕,游客可以近距离的放大、旋转,观看欣赏文物。”孔子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林琳表示。
国际交流合作频 传播高地拓领域
近年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锚定打造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规模、层次和学术影响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深化与国际儒学联合会战略合作,成功举办“后疫情时代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明交流互鉴”座谈会,在曲阜挂牌建设首家国际儒学联合会研修基地,举办首届“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活动,加强与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贵阳孔学堂等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儒学事业的发展并向更广阔的领域传播。
青年是儒学研究的希望与未来。今年8月,“儒家人文思想暨第三届国际青年儒学论坛”在孟子研究院召开。来自十余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学者共70余人,在为期两天的时间内,展开了深入探讨与对话,研究领域广泛、学术观点鲜明。
论坛为青年学者搭建了交流学术成果、近距离接触儒学大家的良好平台,为促进儒学、孟学研究,推动各国、各地区儒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传承,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期间,共收到德国、新西兰、意大利、比利时、美国、英国、日本近10个国家和地区海内外青年学者投稿的学术论文近200篇。
积极开辟网络直播、线上论坛、云展览等新模式,让互联网充分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三年来,孔子博物馆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参加国家宝藏特别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阐释黄河文明的独特魅力。成功推出《论语》主题展、谋划《诗经》主题展等儒家经典系列展览。实施世界文明展示工程,成功举办《亚洲文明展》《丝路遗珍——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货币》展览。加入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与俄罗斯普斯科夫伊兹博尔斯克古迹博物馆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文化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孔子学院前的射礼演示。人民网逄鑫珊 摄
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由“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孔子与儒家思想”两个体验区组成。除了位于一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区之外,二层还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展品,向游客展示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之路。在这里,着礼服、行礼制,游客们在满满仪式感中亲身感受中华礼俗,亲身体验碑拓石刻,近距离感受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悉,自2019年4月体验基地正式开放运营以来,共有来自140多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师生参观体验。
“用眼睛观看和亲身体验,对文化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的初衷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和老师指导,把这里变成中华文化的大讲堂”,儒家文化传播体验中心(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主任孔梁表示。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