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春松:山东推进文化“两创”,不能只偏重儒学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作者:石晓丹 2022-11-30 15:04
11月28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 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多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论道文化“两创”。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干春松认为,推进文化“两创”,首先要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能只偏重于儒学。
干春松认为,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曲阜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人们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人心、提升国民道德素质、推动社会管理的现代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这些年,山东也有了许多新的开拓性举措,极大提升了山东省在建设儒学高地方面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对于山东如打造“文明互鉴高地”,干春松给除了三点建议。
一是要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能只偏重于儒学,“我们一般称山东为齐鲁,齐文化与鲁文化就有很大差异。齐文化富有想象力、重视经济经营、强调法制,鲁文化则重视礼乐教化和道德的优先性,这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山东还有墨家文化,墨家的兼爱和非攻体现了中国文化超越血缘和爱好和平的方面,同时墨家的尚同思想也与大同观念有关。”干春松表示,对于儒学内部,也应强调其与治国理政有关的内容。比如对孟子的研究及对后世儒学的研究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理解中国独特的多民族国家形成、需要理解中国人的国际关系立论背后的共同体意识、需要理解中国共同富裕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如果我们能基于此组织我们的研究课题,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是要有组织地开展一些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研究。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需要有政治站位和研究的主动性,“比如,我们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需要讲清楚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异同。所同者为现代化,所异者为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指标系统,还包括实现共同富裕等克服西方现代化弊端的内容。目前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过于集中在文史哲领域,而现代化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社会科学、政治法律学科的学者参与”。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国际活动,山东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山东应加强国际交流的针对性,“建议与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机构进行点对点的合作,这样可以提高国际交流的效率。我们定期举办国际论坛,所设计的主题和邀请的国外学者,都可以有更强的‘国际意识’”。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