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以青春之我为时代建功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杨廷廷 2022-01-20 15:24

  【编者按】这是一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了他们的使命。面对波澜壮阔的国家复兴之大业,他们将继承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用行动书写自己的奋斗年华。

  前不久,在观看央视《觉醒年代》之后,他们纷纷写下了观后感,读来让人很有启发和收获。现选择部分观后感录登于此,基本保持作品原貌,以期批评指正。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当代青年的寄语和要求。尤其是在观看了《觉醒年代》这部剧之后,对总书记的要求理解的更加透彻。这部剧以年轻时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为主题,展开了革命先辈为祖国救亡图存的一系列追求,令人感慨万千。

  《觉醒年代》重在“觉醒”。一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真理,力求改变中国命运。改变,就要付诸行动,正如李大钊所说:“要把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结合起来。”是啊,光有思想,没有行动,救不了国家,是空谈。只有从愚昧到觉醒,到起义反抗,到救国救民,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真理,才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才能救中国。作为青年一代,更要做到理想信念高于天,坚持真理,学习革命先辈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奋斗,反思自我。百年之后,回望这段历史,仍能感受到那时青年的热血与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青年人要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奋斗激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此,我们青年一代应以《觉醒年代》这部剧为指引,着好自身“三种色”。

  爱岗敬业是当代青年奋斗的“底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工作中,应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像诺贝尔奖、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屠呦呦,正是凭着对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心和耐心,爱岗敬业,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在医学科研领域站上科学的顶峰,接受全世界的瞩目。我们当代青年也应学习她身上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不断奋斗,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敢于担当是当代青年奋斗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干部,很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觉醒年代》中展现出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成立的那段历史,正是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使命担当,才能使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作为青年一代,更要学习革命先辈的使命担当精神,在自己的工作中用于担当,奋发有为。在中心工作,就要学好儒学知识,传播博大精深的儒家精神,身体力行的践行宣传使命,让儒家优秀的文化精髓更加深入人心。

  甘于奉献是当代青年奋斗的“特色”。甘于奉献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动力。《觉醒年代》中无数共产党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就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工作机会来之不易,更要懂得珍惜,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心无旁骛,对自己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基于对事业的热爱而自愿付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李商隐的诗作比喻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有甘于奉献,才能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百年恰青春,初心永不更。李大钊先生在撰写《青春》这样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的确,中国共产党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既有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也有当代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默默奉献,才成就今日欣欣向荣、日益强大的祖国。作为当代青年,去奋斗,去拼搏,去奉献,才能无悔于自已,无愧于人民,无憾于人生。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