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以觉醒之澎湃书写奋斗年代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张懿程 2022-01-18 10:26

  【编者按】这是一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了他们的使命。面对波澜壮阔的国家复兴之大业,他们将继承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用行动书写自己的奋斗年华。

  前不久,在观看央视《觉醒年代》之后,他们纷纷写下了观后感,读来让人很有启发和收获。现选择部分观后感录登于此,基本保持作品原貌,以期批评指正。

  恰逢党的百年华诞,与我们见面的《觉醒年代》全景还原建党历程,向我们讲述100多年前,那个始于动荡不安、硝烟四起的年代,那个历经前路迷茫、百废待兴的年代,那个最终拨开迷雾,觉醒光明的年代,揭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43集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用鲜活的人物演绎和交响的视听语言,将那一段路程徐徐展开在我们的眼前:那一个个坚挺的脊梁有了生动的形象,振聋发聩的文字有了铿锵的音调。高呼民主与科学、开思想启蒙之先尘的陈独秀,在手术刀和笔杆之间选择后者的鲁迅,以及写下“用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的李大钊……一批觉醒青年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观剧之时,我们全身心地感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剧情中从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到红船革命建立百年大党的历史细节,并品读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段佳话背后的时代风骨,感悟先辈不畏牺牲,举灯照亮前路的坚定信念。

  何人觉醒?即是当代青年之辈。李大钊写下“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的篇章时27岁;遭受到国民党当局迫害,因绝不屈膝下跪而被乱刀砍死的陈延年,高喊“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时29岁;同样遭受酷刑逼问,一直咬紧牙关保守秘密决不屈服的陈乔年在26岁壮烈牺牲。年轻的革命先贤救国于危难之中,让“青年”不只是一个代号,更是成为国家的责任和希望,正如李大钊所言:“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不觉醒”。在当代亦是如此,广大青年是全社会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充沛的群体,是引领时代的先锋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也应当时刻觉醒,把握机遇,担当奋斗。

  何为觉醒?即是有坚定理想信念。剧中理想信念最为坚定的当属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他坚信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出“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当“亡国论”横行,许多人认为国家无药可救时,他坚信“这个国家还是有救的!”。有的人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有的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就像方志敏坚信,在他战斗过的地方一定会有一个可爱的中国。在黎明到来之前,虽未看到成功,革命者们却依然坚定理想信念,为其抛头颅、洒热血。而他们的坚持最终没有被辜负,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种种过往也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何以觉醒?即是吾辈自强奋斗。回首“觉醒年代”,革命先辈志不改、道不变,坚定心中革命理想,挥洒青春热血,为了“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而现在,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现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唯有自强奋斗,完成先辈遗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上说,“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吾辈当以《觉醒年代》为缩影,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精神力量,谱写当代青春奋斗之歌。

  传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基因。回想《觉醒年代》热播时,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中都流行起争做“有为青年”,一时间陈延年、陈乔年、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辈的名字频频登上话题榜。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合肥的“延乔路”上摆满鲜花,市民纷纷自发前往纪念陈氏兄弟。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基因的传承,在和平年代,青年人感同身受缅怀先辈,又以自身奋斗延续革命理想。虽不需要战场克敌,仍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坚定和践行百年党史的初心使命。回望党的百年不难发现,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总是交相呼应、交流激荡,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有看得更清的本领,只有理解历史才能有走得更远的底气,只有从历史中寻找成功干事的逻辑,才能在历史中发现攻坚克难的法宝。从电视剧以及历史知识中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关头、历史危难之际,一出生就铭刻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烙印。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立,初心使命就是为民谋幸福。学好党史,既是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知其所来、明其所往的必修之课,更是作为新时代青年坚守初心、锚定方向的奠基之石。

  来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是我辈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品,既呈现于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更集中体现为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它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璀璨历史,展现了各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创造。即使是剧中艰难探索的革命时代,我也看到了先辈们饱读诗书、彬彬有礼的儒雅形象,以及他们身上散发的独特气质。剧中毛泽东与陈独秀关于中国的根本问题进行讨论时,陈独秀坚定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谁也否定不了!我们当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利用工作机会和中心搭建的文化平台,继续学习,深入研读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同时致力于继承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重温《觉醒年代》,不禁心怀感动,心潮澎湃。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不觉醒。吾辈当把人生奋斗理想融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既做追梦者,又当圆梦人,向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