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颂盛世,丹青书华章。11月10日,“践行文化‘两创’·建设首善之区”全国书画作品展在孔子研究院开展。本次活动由孔子研究院、曲阜市政协、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主办,展览展期一个月,分两批展出。
在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看16市非遗技艺汇聚一堂所蕴藏的东方智慧;在泰山石敢当文化园,亲身感受泰山文化遗产之厚重,感悟历史深处的文化温度;在孔子博物馆沉浸式游览打卡,借助数字化手段了解孔子故里悠久灿...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在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
9月27日,由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地方史志研究院)主持编纂的《齐鲁文库·史志编》第一辑,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闪耀亮相,向世界集中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
9月24-25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孔子学会联合主办的“文明互鉴视阈下的儒家思想与齐鲁文化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举行。
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源头性、主流性和多样性的显著特点。源头性体现在齐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发展到王朝国家的重要阶段。
暑期,山东多地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成为人气产品。7月以来,山东各地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创新消费场景、策划系列节事活动、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多方联动发力,线上线下结合,省市县...
雨后的山东临沂人民广场格外热闹,空气里弥漫着书香气息。市民在现场举行的新书发布、签售、分享、读者见面会上频频驻足;小朋友在少儿阅读区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体验阅读的快乐;小郭泥塑...
万卷书香汇齐鲁。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今天在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临沂市设分会场,全省各地新华书店设书博专场。到7月31日前,这场好书与读者的双向奔赴,将共同阐释“奋进新征程 书香润中华”的展...
自7月9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 ”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陕西启动以来,各地线上线下联动接力,进入关于“何以中国”的地方问答和揭秘时间。
说起山东,人们往往首先提到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
山东是中华文化长河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中华文化版图的巍然高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期间,多次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
看!齐鲁大地一座座文化“富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多次亲临山东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2018...
7月8号,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指导,山东省齐鲁文化促进会、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青岛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齐鲁文化高峰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隆重开幕。
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历史文化 底蕴深厚、遗存众多。
5月2日至5日,2023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联合国城举行,活动由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是“尼山传千载 岱海连世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故事”。
灵动的潍坊风筝、独特的牡丹花茶、巧夺天工的木雕……近日,在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举行的“文源海岱”齐鲁历史文化主题展,一众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维也纳进行展演,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非遗盛宴。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字的出现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华文明从此得以记录和绵延。2010年,联合国宣布启动联合国语文日,旨在庆...
世界因文化多样而美丽,文化因碰撞交融而熠熠生辉。当地时间5月2日下午,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作为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框架下的重要活动和2023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重要组成...
3月16日上午10时25分,搭乘500多名游客和媒体记者的首趟“行走百年胶济 高铁环游齐鲁”冠名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出,开启山东“四廊一线”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的沉浸式体验之旅。
“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彰显文艺的力量。”9月26日,作为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首个分论坛,2022尼山艺术论坛在尼山讲堂举办,郑晓华、王一川、傅谨、孙立生、吴可畏、范玉刚等国内艺术领域的名家先...
一图在手,纵观齐风鲁韵。11月13日至14日召开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暨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上,正式发布了山东“文化体验廊道电子地图”。通过数字化展示山东“四廊一线”文化...
9月25日,济宁市文化“两创”文学主题采风作品集《尼山之光——文化“两创”的济宁答卷》在济宁曲阜发布。
五千载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十年间赓续文脉,薪火相传。
刚刚过去的夏天,一场别具一格的“传统文化+话剧”实验在曲阜尼山举办。
炎炎暑退,伴着秋雨霏霏,8月26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 2023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博士研究生,走进峄山乡村记忆博物馆、邹城市大洪沟乡创产业园、后八里沟村,体验文化“两创”赋能乡村...
近年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7月23日,“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山东主题宣传日活动盛大开启。作为文化大省的山东,将把最自信、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在全世界面前,一幅壮美的齐鲁文化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文化山东的画卷,当以“海岱考古”为起笔。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语言作为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最便捷的交流方式。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先懂它...
济济邹鲁,礼义唯恭,孔孟之道生生不息,两千多年来浸润着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以下简称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带领团队创新实践,围绕“四个讲清楚”“两个结合”...
9月13日上午,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十周年座谈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教育部政策法规司...
“这只泥老虎的肚子里有枚竹笛,用手握住它的头和尾巴一推一拉,它就能呜呜叫。”3月17日下午,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迎来入境游市场开放后的首批客人,17名香港游客被“高密泥叫虎”深深吸引,爱不释手。
3月26日,历时一周的“走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主题采访活动在青岛收官。与此同时,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青岛开幕。一个收官,一个开幕,时间无缝衔接,地点都在青岛,主题都与文化旅游相关,联系起来看,意味...
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近年来扎根齐鲁厚重沃土,立足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主动作为,创新实施“八个融入”,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把文化“两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实施《关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2-2025年)》,聚力打造7个新标杆,以创新和实干书写以文化人的新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