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典: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本来面目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作者:王学典 2023-11-27 16:20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冲突频发,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全球有识之士关注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今天,造成人类社会种种风险和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不同文明之间无法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有关。不理解其他文明,就会固步自封,自设藩篱,拒绝交流,从而导致文明间的隔阂;不尊重其他文明,就会以自己的文明优越感否定其他文明,甚至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将文明隔阂升级为意识形态对抗;不信任其他文明,就会对其他文明心怀戒惧,以零和思维方式看待其他文明的发展壮大,以致排斥打压其他文明。所以,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最关键的就是解决好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处这一根本问题。
而解决好此一问题,首先应该承认一个前提,这就是,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本来面目。一个清一色的自然界是令人恐惧的,无论这个颜色是红的、白的、蓝的还是绿的,同样,一个清一色的人类社会也会让人恐惧。中国有句古话: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世界上的人们一直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不同地域族群的有限活动范围造就了彼此的差异。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造就了各地族群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秩序架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文明多样性由此形成。
承认并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实现文明的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才能真正消弭国际冲突根源,走出结伴共赢的新路。因此,我想从文明的两个基本属性出发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西方现代文明的崛起提出了文明的时间属性问题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同时具备时间和空间两种属性。文明多样性就是在文明的时间属性与空间属性的双重维度观照下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所谓人类文明的时间属性指的是文明的发展程度问题或阶段问题,空间属性指的则是各个文明的形态问题或特色问题,这两点全部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
在大航海时代以前,几千年来,由于受到地理隔绝的限制,几乎每一种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同时,由于受生产力水平限制,社会发展进程缓慢,人类观察到的世界日复一日地复制过往,几乎每一种文明都以一种亘古不变的方式延续着自身的存在。这就是说,在数千年彼此相对隔绝、发展演变缓慢的传统社会中,尽管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断绝,但从总体上看人类文明的两重属性特别是时间属性并不十分明显,因为人类文明的这两个属性本质上都是比较的结果。从时间属性看,在大航海时代以前,特别是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以前,不同文明之间在发展程度上只有量的差异,尚未形成足以实现降维打击的实力差距,反而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蛮族在军事上往往对先进文明造成征服和屠戮,这在东西方文明史上都曾上演多次。不过,军事上的失败和政权的消亡尽管在短期内会对文明造成冲击,但在长期看却并不意味着文明的毁灭,有时反而会由于汲取新鲜元素而获得创新性发展,这在中华文明史上尤其明显。
历史上,中华大地虽曾屡遭异族涌入、兵火战乱,华夏政权在中原文明与游牧民族之间数易其手,但无论是哪一族哪一家哪一姓入主中原,最终都会继承兼收并蓄、向心凝聚的中原文明基因,秉持“王者无外”“四海一家”的天下观念,认为华夏和其他族群之间没有绝对的血缘和种族界限,只有价值和文化上的差异,所以往往以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多民族文化以及与异质文明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中华文明一直以来是靠软实力或者是文化上的魅力或者是开化程度凝聚在一起的。越是大度包容,就越能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深厚的文化认同感与久远的历史意识,赋予中华文明以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旺盛生命力,使之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中华文明的这种包容性连续性特质,与建立在传统社会周而复始的历史循环论基础之上的文明观密不可分,对于文明的时间属性总体上是忽略的,或者是不自觉的,这是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不仅农耕文明如此,在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前的海洋文明、游牧文明、丛林文明、山地文明等等,这些不同文明之间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异都不足以构成对其他文明的颠覆性冲击,或者说在时代维度上并无质的差别。
然而,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由西方现代文明引领世界秩序的工业时代,在时间属性上位属更高层级的西方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在政治、军事领域,都呈现出全方位碾压性优势。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从而使数千年形成的文明权力格局和边界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冲击下,那些非西方文明的族群开始清醒认识到文明时代属性的重要意义。
以中国为例,100多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关键节点。在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时代,一批救亡图存的知识分子发现和强调了文明的时间属性或者说时代属性,于是他们得出了一系列结论:西方文明是先进的,中华文明是落后的;西方文明是现代文明,中华文明是中世纪文明;西方文明在思想文化上以作为新文化或新学的西学为根基,中华文明在思想文化上以作为旧文化或旧学的中学为根基;西方文明属于工业文明,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所以,在时人看来,中华文明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因此,必须摈弃中华文明,全盘引进西方文明,并用西方文明来全面替代中华文明。这样,由于发现了文明的时间属性,这时主流思想界就把东西问题归结为古今问题,把空间问题还原为时间问题,也就是把东西方之别归结为古今之异,结论就是非西方文明必然走向衰微和灭亡。
文明空间属性的发现与文明多样性问题的提出
正当西方文明在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下一路高歌的时候,其所孕育的深刻内在矛盾也在不断积累,从周期性经济危机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发达的西方文明反而给人类造成了更大灾难,迫使人们开始全面反思西方文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根源在哪里。尽管在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经过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又进入一个高度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人们重新审视西方现代文明、发现和重视其他文明价值的努力从此开启。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演化出众多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代表了人类为克服生存困境而选择的智慧方向,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都有不可替代意义。
受此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自身文明的自觉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一批传统文化学者提出了文明的两重属性问题,即文明不但有时间属性,或者说时代属性,更有空间属性,或者说民族属性。与时间属性一样,空间属性或民族属性也是固有的,不可磨灭。文明二重属性问题的提出,意味着文明绝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文明是不存在的。因此,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各有其古代与现代的不同时间属性;无论是古代文明还是现代文明,也各有东方与西方的不同空间属性,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都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文明空间属性的发现,就这样为“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存在与传承开辟了最广阔的前景。
更重要的是,文明的空间属性在21世纪的中国还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昭示。当代中国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完美传承了中华文明责任为先、集体至上与和合共生的东方伦理型文明特色,开拓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中国实践再次证明,不同空间属性的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为整个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多种路径选项。
对话是多样文明共荣共生的最佳途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6000年来的人类历史上共有26个文明形态,其中有21个文明比较成熟。汤因比认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演化是挑战与应战的结果。
实际上,今天的考古学已经证明,世界历史上可以说曾存在过无数的文明。大浪淘沙,那些文明特别是体量较小的文明或因为自然灾害,或因为人口激增,或因为冲突战乱,绝大部分已经灭绝,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最后剩下来活下来的只有几个超大体量超大规模的文明体,而这些大型的文明体相互制衡,谁也无法取代谁,谁也不能消化谁,谁也难以同化谁。这就是今天的现状。彼此和谐相处,交流互鉴,才能使作为整体的人类文明获得永续发展,而且,在这些不同文明体之间展开对话,实现互鉴,可能还是这些文明形态之间交往沟通成本最低的方式。
文明交流对话会有许多层面和方式,而学术对话则是更具理论先导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方式。学术对话的出发点应是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而积极与西方主流文明的对话,当然是各大文明彰显自身之美的最佳途径。这是因为,尽管当下西方社会正面临诸多困境,但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积累的强大优势,西方现代文明仍然占据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各大非西方文明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勇于善于开展与西方文明的学术对话,可以促使自身逼近乃至进入主流,在世界文明的中心舞台崭露头角,并汲取西方现代文明的有益元素而与之互学互鉴、融通发展,从而拥有长远未来。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力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期待不同文明在与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各大文明的对话中展示自身勃勃生机,同时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