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文化建设回顾
来源:黄河前进网作者:朱康有 2018-10-19 10:03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物质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文化建设同样迈出历史性步伐,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改革开放中深化对文化性质和功能的把握
建国前毛泽东同志即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中国不仅要在政治、经济上来一个大的变化,而且要成为“新文化”和“文明先进”的国家。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文化领域曾经显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人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1957年开始的“反右”运动、特别是以“左”为主要思潮的“文化大革命”,“双百”方针实际上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文化建设遭受很大挫折。把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意识形态,一方面使得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走向单一化、教条化,一方面使得文化自身建设无法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出来,发展受到制约。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解放思想”,首先于思想文化领域拉开序幕,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上升为中央意志,吹响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
在对完全的计划经济进行革新,发展商品经济,尤其从90年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对文化性质和功能的认知也在逐步加深。比如说,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文化市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产业”,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文化生产力”……说明我们对文化的认知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于意识形态的范围之内,对文化的经济属性、产业属性有了新质的把握。与此同时,对文化的功能认知也在加深,比如说,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与经济、政治等领域并提,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文化看作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认知的变革必然带来文化实践的革新。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文化部门逐步摆脱其“事业”性质的划分,融入经济、走向市场。按照“开展试点、积极探索”、“扩大试点、由点到面”、“加快推进、全面展开”等步骤,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拉开大幕。据统计,2003~2012年,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近 30 万个,注销事业单位法人6900多家。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改革举措确定的104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有99项已如期或提前完成,其他5项按计划推进;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330项任务,绝大多数已经完成。改革创新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文化体制改革之前,许多国有的戏剧院团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味向国家和政府伸手要效益,居然到了无钱排戏的地步;改革之后,向市场要效益,面貌焕然一新。2004 年1月,北京儿艺完成股份制改造,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彻底转为公司法人,实现了惊人的飞跃:演出场次增长了7倍,总收入增长了100倍。目前,中国年图书出版总量世界第一、日报发行量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世界第二、印刷业总产值世界第三。2012年,生产电影893部,继201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电影总票房超过170亿元。文化产业的年均增值远远超过了GDP的年均增值。历届深圳文博会的成交总额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这样一个成就的取得,也顺应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大势。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成为“弄潮儿”,出现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现象。世界500强之所以强,一个重要原因是以文化力制胜;在美国 400 强的企业中,有 70 多家经营的是文化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企业不仅仅卖的是产品、挣的是利润,更注重品牌及产品背后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可以讲,它们卖的是人们皆认同的价值理念。一部《泰坦尼克号》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票房收入20亿美元,能抵得上多少传统的大企业?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的《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提出要“把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又提出,“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术语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这些都反映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共识。在不断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日益展现出国际的视野。
形成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重申了这一提法。它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文化建设成就的总结,同时也指出文化建设的努力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发展之中。党的领导人的一系列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鲜明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之前,毛泽东同志提出:“二为”方向——文艺、文化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方针——文化领域健康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用”方法——文化发展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法,实际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原则性的基础。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强调,实际上是建立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界定上。他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说明文化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手段,它本身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简单地把邓小平同志有关文化建设的思想概括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建设”都要搞好;文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些论述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路。
江泽民同志在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下,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既是党的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他在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江泽民同志在文化建设的性质上,突出了“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的要求;在文化建设的功能上,阐述了科教兴国、理论创新、以德治国、民族精神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进一步将文化建设置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胡锦涛同志有关文化建设的思想概括为“一条道路”——文化发展道路;“两大业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一大任务”: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两种力量”: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文明复兴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把文化看作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灵魂”,把文化自信看作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乃“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其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将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接起源头,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善于运用中国智慧应对全球治理的“疑难杂症”。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实践层面讲,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理顺了政府、市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从理论层面看,确立了文化的“生产力”基础性地位和“软实力”的战略功能,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同时也是一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之路。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领域成就斐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不断巩固。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我们党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步步推向前进,从而正确指导和自觉引领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不断走向胜利。40年来,通过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与时俱进的党的指导思想,回答了各个时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影响力的重大论断,廓清了许多大是大非,在带领全国人民步调一致向前进、引领“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党的十三大起,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题目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词。在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升为全党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2、思想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培育取得成效。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想意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最深层的要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和主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经济生活提高后,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总体上也提高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很大改善,向上、向善的力量增强,正能量更加强劲,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网络思想文化异军突起,阵地扩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评价趋于客观和礼敬,尊重、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成为潮流。
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被提到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地位。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丰硕成果”。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服务人民,取得了显著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4、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进步、蓬勃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活力迸发、源泉涌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逐步构建和完善以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机构和场所,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以商品的形式满足社会的文化多样化需求,根据市场机制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涵盖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响制品业、版权业和演出业、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业、教育等在内的庞大的现代文化产业群体不断涌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5、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升。在全方位的开放中,我们走出封闭、半封闭的圈子,通过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外人文交流水平和层次显著提升。目前,我国已与大多数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截至2017年底,中国政府在海外设立的文化中心达35个,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据介绍,2000~2016年,各海外中心举办文化、艺术类活动年均超过100场,直接参与中心活动的总人数达到1000余万人次,几十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中心活动,部长级官员出席了近600场中心举办的活动,当地主流媒体对中国文化中心的活动给予了大量积极、生动的报道。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总额突破千亿美元。文化交流正在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格局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与改革开放40年前相比较,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巨大。同时,文化建设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大国文化战略的建设目标,是实现与国家政治经济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同步增长,拥有与一个大国地位相称的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力量。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4%多一点(接近支柱性产业的5%标准),现代文化的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亦有很大差距,这既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又与我国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在横向比较中,我们应看到不足,以文化强国为目标,奋起直追。新时代,人民群众在基本温饱的物质生活满足之后,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将更多地需要通过精神心灵的内在满足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的空间和前景极其广阔。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