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今天,还是小年

来源:山东宣传作者:吴亿 2025-01-23 10:27

  年,可能是从北方启程的,翻山越岭走上整整一天,才到南方。在南方,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为啥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相传在清朝之前,甭管南方北方,民间传统小年都在腊月二十四。清朝时,为节省开支,皇宫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为一天,定在了腊月二十三。贵族王侯纷纷效仿,并逐渐流传至北方民间,而南方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作为小年。

  在这里,我们说到的是大部分地区,像南京地区,正月十五才是小年。虽然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日期,但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

  话说回来,南方小年怎么过?这一天,最大的任务就是大扫除。老老小小齐上阵,全家总动员,来一次彻底的清扫。先是厨房,旧称为灶屋。锅碗瓢盆,洗洗洗、刷刷刷,橱柜的角角落落,天花板上不起眼的蛛网,一一打扫干净。说穿了,还是和北方的习俗一样,用整洁的环境祭灶神。

  在湖南邵阳,按照民间传说,腊月二十四这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每家每户都要恭恭敬敬地烧起纸钱、点上香烛,并在灶台前虔诚地供奉鸡、鱼、肉三牲,“打发”(施舍一点东西让其走,湖南方言,但并没有多少贬义)灶神重回天庭,为凡间的老百姓说说好话,保佑平安。

  这大概是因为古时候,寻常百姓家都是烧柴火做饭,时间久了,灶屋就被熏得黝黑黝黑的。新年万象更新,首先便要把这些地方擦得亮堂堂的。日子敞亮了,人也神清气爽,喜气洋洋。所以,除了打扫灶屋,小年这天还有“掸尘”的习俗。“尘”和“陈”同音,这也寓意着扫除陈旧的不如意的过往,开启明媚的崭新的一年。

  迎新年,自然要换上新装。民谣是这么唱的:“辞了灶,年来到,妹子要花,伢子要炮,婆婆要新衣,爹爹要新帽。”打扫完毕,从小年这天开始,各家各户就要购置过年的新衣、置办年货了。首当其冲、最具分量的年货,非“年猪”莫属。

  广西桂林的部分县区,会在小年这天上演杀年猪的热闹戏。杀年猪,吃杀猪饭,也是湖南土家人这天特别有仪式感的一件事。

  这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活动,出嫁的女儿拖家带口回来了,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脱下了西装,还得惊动不少邻舍,一起扛起饲养了一年的肥猪,先放一挂鞭炮,再一刀毙命,在欢乐的吆喝声中完成屠宰,并一气呵成,迅速折腾出一桌热气腾腾的杀猪菜。上桌的客人越多越好,寓示着来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除了自己家留一点外,主人家会把猪肉送给刚过门或者没过门的儿媳妇娘家,叫作“送年礼”。有文史研究专家介绍,在长沙的乡下,年猪也多在这一天宰杀,女婿要送猪腿肉到岳父岳母家,其余大部分猪肉,则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熟人。

  大鱼大肉端出之后,就得上年糕、年粽了。在南方,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象征着吉祥和如意。年粽远远大于端午的粽子,包裹着糯米和丰富的馅料,甜蜜、圆满、富饶,都是美好的寓意。南方还有很多县市,小年有做年糕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预示着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运程上步步高升,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在广西武宣、桂平等地区,则有小年吃米饼的习惯。米饼用糯米、花生、芝麻、白糖制成,意味着“团团圆圆”。

  长沙的老人说,小时候过小年,每次都会吃到糖油粑粑。长辈会给小孩塞几个祭过灶王爷的糖油粑粑,一方面用甜食祭拜灶王爷,希望在天庭美言几句,多说些好听的话,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们的嘴甜一点,可不能口不择言、口无遮拦。金灿灿的糖油粑粑,现在更是当地的网红小吃,如果馋到了你,那就索性来长沙街头巷尾,尝一尝这个软糯的小巧美食吧。

  在福建福州,小年有吃糖粿的习俗。糖粿形似汤圆,但个头更大,外面裹着一层芝麻粉、花生碎,香甜绵软,让人回味。广东一些地区则流行吃油角。这种油角外形像荷包,寓意钱包鼓鼓,财源广进。它的外皮酥脆,内馅混合了花生、芝麻、白糖,咬一口,“嘎吱” 作响,香得掉渣。

  吃饱喝足,过年的氛围就这样拉开了。辛苦忙碌了一年,得好好放松一下。湖南常德在腊月二十四,这天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开始进行民间各种游乐活动,称之为“闹春”。

  春节,眼看就要到了。小年过后,红红火火的大年就来到了跟前。那祝大家甜甜蜜蜜吧,祛除厄运,平安顺遂,过一个热闹吉祥年!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