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政以德,深厚土壤滋养政德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赵琳 齐静 宋亚鲁 2021-11-25 09:22
学员在邹城孟府参加政德教育研修。(资料片)
在邹城孟庙致敬门内西侧,现存一块形制独特的石碑。一般的石碑只在正面、背面刻字,而这块碑的四面都有刻字,分别是“仁、廉、公、勤”四个主题。
“这块四面碑在古代社会彰显了‘仕而廉则优’的为官之道,对我们现在的干部政德教育,也具有现实意义。”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主任张欣莉说。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山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厚优势,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精神力量和时代价值,创新开展干部政德教育,丰富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加强干部政治理论教育和作风建设,夯实党员干部从政之基。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鲜明主题亮出来
“教学重启后,一定要把我们的培训班次先安排上!”当下,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不断接到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业、高校发来的邀约。
疫情以来,政德教育现场教学按下“暂停键”,但积攒的学习热情,集中在线上“引爆”。11月18日,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展干部政德教育精品课网上送教活动,除了500多名北大党员干部及专家进行线上学习外,线上观看人数达1.5万余人。
政德课怎样才能做到不枯燥?
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院长李敬学说,只要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挖得透、课程设置得合理、创新表达跟得上,政德教育就可以做到入脑入心。要把政德教育的鲜明主题立起来,也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落地落实、走在前列,山东高位推动,规划先行。高标准建设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印发《山东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指明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向政德教育资源转化的实践路径;把干部政德教育列入“十四五”规划;连续四年在省社科规划中设立“干部政德教育”专项,开展79项课题研究,强化教学研究和教材编撰……
陈来、郭齐勇等专家学者来到山东,共同对研究阐释成果把关定向;一批本土学者也站出来,“坚守”课堂讲台。以精干力量为主导,一个规模过百人的政德教育师资库逐渐成型。
“强强联合”,推动“1+1>2”。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建“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用好名校教研资源。
平台搭建、资源统筹结出累累硕果。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济南市委党校副校长扈书乘的专题课《儒学修养论中的党性修养借鉴》,获评中央党校第五届精品课。李敬学的专题课《为政之道 以德为先》入选中组部全国好课程,《政德为何有力量》受邀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送教授课。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充分发挥沂蒙、胶东党性教育基地和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等体验式教育基地作用,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将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帮助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固本培元、正心明道、涵养政德。目前,这项工作已经进入第三年。
实地实景实情实感,政德教育入脑入心
孔府内宅有一幅“戒贪图”,很多学员会在前驻足凝视:一只猛兽,贪婪至极,妄想吞日,一跃而起,坠海而卒。
日照市审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常森10月下旬刚结束政德培训学习。他直言,以前是走马观花,现在通过导学的专业讲解,一下子就能“击中”人心:“原来新时代的‘政德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这么多契合点。”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打磨、调整、提升,越来越成熟、受欢迎。目前,依托曲阜“三孔”、邹城“两孟”等传统文化资源,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孔子大学堂等现代文化设施,以及金乡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和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红色文化纪念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打造了30多处现场教学点,让学员在实景实情中领略“修齐治平”智慧。
新编历史京剧《戚继光》用国粹艺术再现戚继光誓死守护海疆的赤诚之心,他所留下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宝贵精神财富,被誉为是一场生动的舞台教学,对于每个人都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我们活化政德教育表现形式,研究传承戚继光文化精神内涵,努力做到以古喻今、以古鉴今。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挖掘蓬莱传统文化资源,赋能政德教育。”烟台市蓬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员教育中心主任刘玉焕说。
省委组织部建成灯塔-山东干部网络学院,开设政德教育网上展馆,通过微视频、微电影、动漫等形式可以随时随地学政德,平台日均访问量23万人次,累计访问量8300多万人次。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山东干部政德教育不断探索创新,努力让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政德思想入脑入心。
多点开花、拓面增效,打造政德教育品牌
位于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里,有三辆独轮车。它们大小不一,木架木轴,看起来粗老笨重,却蕴含着沂蒙精神的关键密码。
红色基因一定要传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指示要求,山东加强研究阐释,深化宣传普及,注重挖掘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内涵,加强干部党性教育,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党的建设。
省委成立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会,从省级层面整体推动沂蒙精神传承弘扬,积极打造沂蒙精神干部教育品牌。精心建设了沂蒙党性教育基地,胶东(烟台、威海)、王尽美、焦裕禄、孔繁森等党性教育基地,其中沂蒙党性教育基地作为中组部首批确定的全国13所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累计承接国家部委、省内外各类班次5400多个,培训干部33万余人。
沂蒙干部学院副教授刘占全动情地说:“直到今天,当学员们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依然会被一组名为《力量》的巨幅群雕所震撼,支前老乡弯腰推着装满物资的小推车,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前行……”
齐鲁历史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山东各地注重发掘提炼本地的特色传统文化资源,从中优选政德教育主题,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推动政德教育拓面增效。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国法不可玩,人心不可伤”……10月21日,桓台县税务局组织党员干部到王渔洋纪念馆参观学习。大家表示,王氏家族“清、慎、勤”廉政家风和为官准则,今天读来仍有教益。
王渔洋所属的王氏家族是明清时期享誉海内的仕宦望族和文化世家,其世代传承的优良家风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智慧。桓台县充分挖掘王渔洋及王氏家族文化资源,打造以王渔洋政德文化为核心的政德教育品牌。
依托打造形成的各类高质量个性化的党性教育基地、政德教育基地,山东干部政德教育工作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正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已承接国家级培训机构及31个省区市的各类班次1600余期,培训学员8.9万人。斐济、越南、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的300名高级公务员也来到曲阜、邹城、泗水,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式培训。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