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食堂里的“家”文化

来源:中国网作者:张严 2022-03-15 17:32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向上向善的文化是我们做好基层工作的精神引领。近年来,文化大省山东致力于“美德山东”建设,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站在了时代前沿,推动了全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发起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将深入山东各地,展示“美德山东”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礼仪之邦”,建构以仁义礼智信为内核、以温良恭俭让为外在表现的礼仪社会。寿光秉承着“走在前”的标准,书写文化建设山东答卷的重要内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间间小小食堂,勾勒出寿光的文化生活画卷。

  把热饭当成要事办

  暖了人心,聚了人气,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圣城街道大仓村村民们竖起了大拇哥,心里乐开了花。圣城街道大仓村村支书张桥村介绍说,“我们这里的老年人是一天两顿饭,早上一顿,晚上一顿。村里的老人都愿意过来,不是专门为了吃这一顿饭,而是为了和其他老人见见面聊聊天,这一年下来他们的归属感增强,孤独感也减少了。”

  午饭和晚饭前是太仓村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候,20多名村民从家赶到村中心的老年幸福食堂,有的甚至会提前1个小时到达,只为和老伙计多拉一会儿呱。

  现年83岁的姚玉珍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太仓村人。说起幸福食堂,老人高兴的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食堂好。老人说,在食堂吃得好,吃的饱,餐餐有蔬菜,顿顿有猪肉,最关键的是不寂寞。

  “在这里吃得好,不用自己做饭,还卫生、安全、方便。我的牙口不好,牙没了。给我做得饭就更软一些,吃着方便。在这里还能和老姐妹儿们拉呱儿,一天有说有笑的,生活得挺好。”

  张桥村说,2021年,村集体出资200多万元,兴建了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服务中心,中心内老人康养、超市等实施一应俱全。

  “服务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幸福食堂。75岁以上的老人每餐只需花费2元。让老人吃好才是硬道理。”

  把老人当成咱爹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常言道:“小小孩儿,老小孩儿”在太仓村幸福食堂内,就餐的老人们就是食堂配餐员桑建华的心头肉。

  “我必须把老人照顾好,要摸清每一个老人的脾气,有的时候要哄着来,这样老人会吃的更好,对身体更好,让家人更放心。”

  桑建华是本村人,平时从事小区物业工作,闲暇时在幸福食堂做工,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

  “老人们的饮食习惯与年轻人不同,更适合软一点的食品。在烹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今天吃的就是虎皮豆腐。就把老人当做自己的爹妈照顾。挺好的。”

  说着说着,桑建华的眼眶湿润了。一个人照顾35名老人一日两餐,长期的站立,反复重复的动作,让她手腕、腰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伤病,而为了老人,她都在坚守着对于老人的那份孝道与关爱。

  不仅如此,在太仓村志愿队的队员们也时常来到幸福食堂,照顾老人的饮食,打扫卫生,与老人们聊家常,让老人在食堂的每一天都感到幸福。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早来一会儿打开空调,让老人进来的时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有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

  食堂就餐的老人们,也时常拉着志愿者的手,讲起往昔生活的不易,告诫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把幸福当成“寿光模式”成绩单


  近年来,寿光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示,创新载体,活化形式,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核制度、培训骨干队伍、编写经典教材、开展“五进”活动,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爱家爱国、文明礼貌的社会风尚。

  寿光市关工委主任王茂兴介绍,“这几年的传统文化宣传工作不只在嘴上说说,更落实在了基层,全市几乎每个村集体都设立了专门服务老年人的‘幸福食堂’。”

  “大爷,您幸福吗?幸福。”“大娘,您幸福吗?太幸福了。做梦都没想到。住楼了,有食堂,有人管,这还不幸福吗!”食堂里回荡着老人们幸福的笑声,老人脸上的皱纹被笑容抚平,枯燥的老年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太仓村“幸福食堂”只是寿光市61家“幸福食堂”的缩影。

  为保障落实工作的扎实推进,寿光市委组建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市15个镇(街区)、145个市直部门、975个行政村,68家大中型企业,成立了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体系。既掀起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热潮,同时,打造了传统文化宣传样本的“寿光模式”,让新时代文明之风真正地吹进寻常百姓家。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