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食堂”的幸福时光 寿光市政协推动农村居家养老蹚出新路径
来源:联合日报作者:宋宪霞 吴钦景 通讯员 张明 2021-10-12 16:43
9月26日,寿光市台头镇北孙村。
90岁的陈香兰今天格外高兴,9点刚过,便迫不及待地关好门,骑上三轮车直奔村委大院。此时,往日宽敞的大院已人头攒动,老人一排排齐坐,天真的孩童正在表演节目;就在一墙之隔的房间里,30多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忙活着,和面、拌馅儿、擀皮……手指翻飞间,一只只白胖可爱的饺子“诞生”。1个半小时后,热腾腾的饺子被盛到盘子里,端到餐桌上;被装到保温桶里,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跟着饺子一起配送的,还有当天食堂的特供菜——虎头鸡。
类似的一幕在“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频频上演,圣城街道、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台头镇等60多个村子的3500名老年人已不再陌生,这得益于寿光市“幸福食堂”农村老人助餐试点尝试,而其中则凝结着寿光政协人的探索与担当。
“一箪食”引发政协牵挂
“这个报告很好,要认真研究。”去年11月9日,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作出批示,并点名由市政协主席武治强牵头,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成立工作专班进行深入推动。
赵绪春所指的“这个报告”说的是寿光市政协《关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视察报告》,这是近年来,寿光市政协第N+1次将目光聚焦养老。而成立工作专班推动的即为“幸福食堂”。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底,我省65岁以上人口为1536万人,占15.13%,而寿光市65岁以上人口为18.9万人,高达16.3%,其中农村老年人占69.8%。按照国际人口老龄化标准,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即进入老龄化,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这意味着,寿光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养老,尤其是农村养老,已经成为寿光市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幸福食堂”这个切入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最开始的“饺子宴”到现在焕发勃勃生机的“幸福食堂”,都凝结着该市政协的智慧和力量,是政协人多年来的接力探索。
早在2014年,寿光市政协原主席王茂兴便开始倡导“孝老敬亲饺子宴”,以饺子宴为切口,倡导孝老敬老好风气;之后,寿光市政协持续瞄准“农村养老服务”这个切入点,先后围绕深化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农村卫生室建设、全市医养康养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开展20多次专题协商活动,为农村养老服务积极建言。在此推动下,寿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寿光市镇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老年人公益性助餐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对发展农村养老给予政策保障,推动了农村养老事业加快发展。
2020年初,在研究年度协商计划时,寿光市政协党组再次将目光聚焦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进行重点安排部署,在动员会上,武治强强调,“大家要提前做好功课,深入研究全市政策,结合市内视察、省内外考察学习,把我市工作短板找出来,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推动全市农村养老工作落到实处。”
之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武治强带领领导班子成员、部分驻会常委、有关专委会人员及部分政协委员多次深入圣城、文家、台头、双王城等镇街的农村幸福院、“幸福食堂”助餐点现场进行调研,和老人聊天,与村支书、服务人员对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武治强还和党组副书记寇振彦带队到桓台、邹平、成武以及江苏无锡、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安徽合肥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当年6月底,一份沉甸甸的《关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以政协党组名义报送至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案头。报告中全面剖析了全市在推行农村养老工作中部分镇村存在的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平衡、措施不给力“三不”问题;部分农村养老存在的无人养、无精力养、无地方养“三无”现象;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的怕有麻烦、怕添负担、怕“凉了场”“三怕”心理,并提出了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总体规划、适度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多措并举解决养老服务发展经费问题、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等建议。
正是因为直击痛点、难点,这份报告引起了寿光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让赵绪春下定决心,以专班形式推动“幸福食堂”建设,这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创新、构建完善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促进了寿光养老事业的发展。此后,武治强多了一个习惯:时不时就会趁老人们吃饭的时候去食堂转转,和老人拉拉呱,了解情况后及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提升。
自此,寿光市“幸福食堂”推进迈入快车道,仅圣城街道就增加了近20家,“年底有望再增加10家。”寿光市副市长陈湘颖表示,“报告中,建议全面推广‘幸福食堂’。有条件的村继续推行建设助老餐厅,建议年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今年都要建设老年公益助餐点,明后年要覆盖年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争取2025年实现‘村村养’。这是市政协的建议和期盼,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所在。”
“四个问”直追为民初心
推广“幸福食堂”,首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钱从哪里来?据悉,按照每人每天10元左右的伙食标准,采取“市里补一点、镇街拿一点、村里筹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午饭+晚饭”两顿就餐服务。不同的村结合村情,针对不同群体的老人实行分类收费服务,多数试点均对75岁以上老人开放,个人收费在1元至2元不等。寿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荣新表示,寿光市财政每年将养老服务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给予积极保障,今年已累计拨付150万元。“我们实行政府购买助餐服务,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餐补助 1.5元,90周岁以上每人每餐补助2元。此外,还会根据就餐点就餐人数多少给予2-4万元不等的补贴。”孙荣新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每餐5元标准计算,财政补贴1.5元至2元,老人自己拿0.5元至1元,其余的由村集体承担,“寿光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以上,完全没有问题,更何况还有爱心捐款。”
有了钱就是运营问题,如何保证更好、可持续运营?自设立之初,“幸福食堂”就采取托管运营,试点开始就参与其中的寿光养老集团承担多数“幸福食堂”运营,集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元治说起“幸福食堂”,重复最多的两个词就是“精打细算”“可持续性”。王元治表示,前来吃饭的多数是农村老年人,所以首先要保证食材安全,而为了让老人吃得更好,就要注意老人们的口味,且价格不能过高。为此,食堂食材统一从大型超市采购,为防止价格虚高,“过段时间就会派专人去批发市场询价,确保采购价格合情合理。”“菜谱一周公布一次,中午荤菜、晚上素菜,都要配粥,原则上不能重样。”
此外,“幸福食堂”还采取多种运营方式。每个食堂得有50位以上的老人吃饭才能满足运营需求,村里老人多、有场所的,单独配备厨房、食堂,老人数量不够、没有场所的村子怎么办?王元治也想了个好办法——建设“中央厨房”,6到10个村子共用,工作人员也是在当地直接招聘的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或家庭妇女,“这些人都要办理健康证,而且要进行培训,之所以在当地招聘,一来经济成本低,二来也方便,使用‘中央厨房’村子里老人的饭菜就可以由这些人直接配送,降低运营成本。”
如何监管?除了上述采购、人员等环节外,“幸福食堂”的监管很“硬核”:所有的“幸福食堂”都统一安装了视频监控,并纳入全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统一监管;每餐食品均会按流程进行留样,保留三天,万一出现问题随时可以溯源;市民政局、市场监管局每季度都会进行食品安全检查,街道、村、用餐老人子女联合组成督查小组,定期对饭菜进行查验监督,确保老人吃得舒心、子女放心。
“幸福食堂”需要村集体经济支持,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的村子怎么办?武治强直言:“‘幸福食堂’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各村的实际,能办则办,关键是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这些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村‘两委’领办合作社等形式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可以采取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开放‘幸福食堂’,让年轻人、孩子们都来吃,正常收费,利用村办食堂来反哺‘幸福食堂’;还可以通过社会捐助来补贴‘幸福食堂’的运营。”
“一面旗”写满履职担当
“自从有了‘幸福食堂’,老人们就有福了!”说起“幸福食堂”,北孙村村民于俊荣连连称赞,儿子儿媳工作早出晚归,照顾85岁婆婆和接送孙子上学的担子都落在她身上,一般都是她给婆婆做饭,村里开办“幸福食堂”后,于俊荣第一时间给婆婆报了名,“每天2块钱,午、晚两顿饭,有肉有菜有粥,顿顿不重样,我也轻松了。”
“‘幸福食堂’真的是民心工程,不管对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是大好事!”寿光市政协委员、北孙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军告诉记者,自己在市政协开会时,知道了这件事,便回到村里倡议,没想到“一呼百应”。“有了‘幸福食堂’,老人们吃上了热乎饭,营养也跟上了,有些老人都吃胖了。”张富军笑着告诉记者,最关键的是,老人们坐在一起吃饭,能拉拉呱,精神状态大为改善。此外,老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儿女们也能无后顾之忧,放心地工作,家庭关系也更加和谐。
在每处“幸福食堂”的墙上,除了菜谱,记者还看到了一个捐赠榜。谈及此,台头镇南兵村党支部书记苗乃东连说“没想到”,“一说要建‘幸福食堂’,解决老人们的吃饭问题,大家二话没说,多的捐10万元、1万元,少的也有100元,热情空前高涨。”这一幕在设立“幸福食堂”的村子频频出现。
圣城街道为“幸福食堂”筹措启动资金550万元,采取村民、成功人士、爱心企业捐款的方式,村村设立“孝老敬老基金”,总额达400万元,全街道70个村有38个村建起了“幸福食堂”;双王城在镇级设立“和顺致祥”孝老基金,涵盖了辖区内所有村庄,实现了全域养老;台头镇三座楼村100万元爱心基金每年增值部分补贴“幸福食堂”……“幸福食堂”凝聚起社会力量,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助老爱老孝老的平台。同时,村里的志愿者服务也被调动起来,仅圣城街道先后就有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和村民近万人次参与到孝老志愿活动中,除饺子宴外,还有文艺演出、义诊、理发等,简单的午晚餐变成“文化宴”“感恩宴”,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从“孝老敬亲饺子宴”到“幸福食堂”,村子里老人脸上的笑容多了,家庭难题少了,群众的满意度更高了,村级组织的公信力、凝聚力、号召力也得到大大提升。据悉,在今年的基层组织换届中,设立“幸福食堂”的村级组织成员均高票当选,连任率大大超过其他村子。“原来想干点事挺难,现在一说想干啥,大家都说,这事好,赶紧弄,没钱我们带头捐款。”采访中,张富军不无自豪地说。
“看起来只是老人在一起吃吃饭、拉拉呱,但实际上对村风村貌的改善、基层社会治理都起到了大作用。”寿光市政协委员、圣城街道李二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全告诉记者,老人在一起吃饭,彼此有了对比,孩子就对自己家的老人更用心,好媳妇、好婆婆频现;部分老人因家中有事或腿脚不便,不能到“幸福食堂”就餐时,村民会自发结对,帮老人带饭,无形中,村民之间更加友爱。同时,各村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孩子要是不听话,你们跟我说,我回去说他们”,有了老人这座桥梁,干群关系更和谐。
“值得高兴的是,‘幸福食堂’已经纳入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拓展的一部分,年内镇(街)建成数量和运行质量、市直部门单位参与情况等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武治强表示,“农村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一步,要立足寿光实际,结合镇情村情,采取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社会捐助等方式,继续关注、持续推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个个“幸福食堂”就像一面面旗帜树立在最基层,展示政协履职为民初心。“政协工作看起来距离群众很远,实际上我们的协商重点都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合人民群众的企盼,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群策群力,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全力打造责任政协、有为政协、活力政协,努力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武治强的声音坚定有力。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