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非遗里的“沂风朐韵”
来源:鲁网作者:王玉龙 2022-07-07 16:40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向上向善的文化是我们做好基层工作的精神引领。近年来,文化大省山东致力于“美德山东”建设,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站在了时代前沿,推动了全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发起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将深入山东各地,展示“美德山东”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切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传统工艺来源于生产生活,烙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遗资源丰富,民间有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为基础,潍坊临朐县让非遗融入生活,推动非遗手造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出了新的时代生机。
食在“朐遗”
临朐全羊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有着200多年的历史。除了继承大锅煮制现场食用的传统,数年前,当地就开始创新研发便于流通的新方式,真空包装、罐装礼盒……顾客买回家后,只需自备点佐料加热即可食用。
“起初我们选用玻璃罐装羊汤,因为玻璃易碎,后来改成了塑料袋和锡纸包装,但是仍没有解决保质期短的问题。几经探索,最后选定了铁罐密封包装,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羊汤的口感,又能大大延长保质期,且方便携带。”临朐全羊非遗技艺传承人高玉生说。
临朐县柳山镇,鑫鑫酿造厂的工人们正在精心制作酱菜。临朐酱菜由来已久,始产于清朝初年,以风味独特而著称。负责人介绍,它是以优质面酱腌制的各种咸菜为主要原料,精配调味品、佐料精制而成,有韭花酱、辣酱、酱茄子、酱蒜、酱黄瓜、酱花生、酱佛手瓜、香椿等几十个品种,香、甜、酸、辣,风味各异。“早上一杯料粥,来块酱菜;晚上一杯小酒,几块酱菜,舒坦!”
手造“非遗美食”以百姓需求为切入点,适应美食类文化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趋势。目前,临朐县已挖掘包含全羊、白酒、黄酒、酱菜技艺等在内的美食非遗项目多项。临朐柿子酒、临朐酱菜成功入选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临朐全羊入选“寻味齐鲁—百城千味”2021山东非遗特色美食60强;临朐全羊、临朐煎饼成功入选“全面小康奋进山东”系列主题发布会。
为打响“非遗美食”品牌,临朐人还搞起了直播,弄起了网上商城,促进线上销售和传播;在非遗“进景区、进酒店、进商超”活动中,重点推荐非遗类美食,融通“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百年秦池·头排酒”等独具特色的临朐文化产品出现在青银高速公路济南东、潍坊西等服务区,并同时走进景区、商超、酒店和各地非遗工坊,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视觉流量”,舌尖上的“临朐好礼”还通过这些窗口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现代生活。
用在“朐遗”
箅子,用高粱杆、梧桐木、竹子等材料编织成的生活用具。
“以前生活条件差,老百姓就地取材,用高粱杆制作锅盖、箅子等日常生活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铁铝塑料制品进入生活,箅子的制作工艺几近失传。”非遗传承人刘岳清说。
如今,刘岳清在家乡成立老刘家手工编织品加工厂,推出水饺箅子、元宝箅子、盖帘、蝈蝈笼等10大类几十个品种,为30多名残疾人和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年产值近40万元。
在临朐,近年来已挖掘整理蓝印花布、纯手工布鞋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117项,通过加强保护、成立组织、集中展销等举措,已有45个项目实现了市场化开发。
临朐冶源街道吕家楼手绘年画、北杨善剪纸历史悠久、特色浓郁。2019年,北杨善村开设了非遗传承课堂,成立合作社,发展研学游,培育起了100余人的专业化剪纸队伍,吕家楼则有40多人从事手绘年画产业,制作的剪纸作品由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等负责联系销售,形成了系统的产销模式,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老手艺焕发了新气息。
“我们根据重大节日和市场热点创作新作品,通过电商、礼品等手段打开销路,2021年牛刀小试,实现年销售收入20多万元。我们又投资160万元建成剪纸艺术馆,打造剪纸艺术研学基地,年接待中小学生2万余人次,成为潍坊市旅游示范村。”北杨善村党支部书记史成友说。
目前,临朐县已建设特色村40余个,年培养手造人才3000余人。全县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超5万人,万余农民借此实现‘家门口就业’,全县文化产业年产值超40亿元。全县累计研发黑陶瓦盆、蓝印花布、手工箅子等11个系列、1000余种文创产品。其中临朐手绘年画创建了“手绘传情”品牌,开发的手绘年画快客杯、抱枕、团扇等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实现了非遗与手造文创的创新性转化。
美在“朐遗”
临朐是红丝砚之乡。早在唐宋时期,临朐红丝砚就已备受文人墨客喜爱,声名鹊起,被誉为四大名砚之首,与端砚、歙砚、洮河砚齐名。
红丝砚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临朐这方土地上也走出了高星阳、张国庆、傅绍祥、刘文远、闫金鹏、冯曰宝、冯继正、尹杰、安同昌、王大成、李德雨、夏永等一大批制砚藏砚名家、工艺美术大师,他们为红丝砚的传承发展做出努力,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红丝砚精品。长1.23米、宽0.6米的《龙凤呈祥》红丝巨砚和高1.86米、宽0.8米的《真金不怕火炼》红丝石巨屏还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世界之最、中华一绝。
有大气磅礴的大型砚,有小巧玲珑的手把件,有机巧别具的墨床。临朐大唐红丝砚博物馆馆藏红丝砚566方,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馆长夏永说,博物馆还定期举办红丝砚文化展览、编著出版砚文化著作、开展砚文化讲座研讨,打造红丝砚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平台和教育基地。目前已举办展览40余次,开展教育活动20次,参观人数13.5万人次。
51岁的刘文远是临朐红丝砚手工艺人的代表者之一,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在继承的基础上,他大胆创新,创作出几十个品种1000余件砚雕作品,推动砚雕作品从传统实用型向观赏型转变。
2020年9月,刘文远经过三年精心设计和艰苦创作,大型系列红丝砚雕《一带一路》惊艳面世。该作品根据“一带一路”宏伟战略构思而成,涵盖66个第一批“一带一路”国家。作品精巧呈现每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文物古迹、动植物。砚背以文字介绍了各国政治、经济、地理、气候及信仰等。整个作品寓意高大,石质优异,设计巧妙,技艺精湛,当年10月入展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100名国家级大师全国展“中华大师汇”,受到同行们的高度赞誉。
近年来,红丝石产业作为临朐县四大文化产业之一,在当地得以蓬勃发展,全县仅从事红丝砚开采、加工、经营的业户就有200多户,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临朐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硕。随着“山东手造”的全面起势,临朐重塑手造产业价值,高效推进、高频亮相,以独特资源优势助力手造产业发展。
6月10日,潍坊市公布了“山东手造·潍有尚品”优选100名单,临朐县8件作品入围,其中《临朐手绘年画文创系列》《魯醤壹號·贵宾版》《百年秦池·头排酒》入选手造设计类优选100名单,《临朐手工蚕丝被》《左伯纸笺》《华艺青铜雕塑系列》等6件作品入选手造艺术类优选100名单。
临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丰厚文化资源优势,启动“手造+文创”模式,临朐将非遗传承与手造文创有机融合,不断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将手造融入民众生活、公共文化、文旅发展,打造临朐手造文化品牌,让美丽乡村因“手艺”更加兴旺,让群众生活因“造物”更加美好。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