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读语音成因浅谈及示例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王海兴 2019-08-30 12:48
摘要 文读是吟诵古诗文时很重要的原则之一,其成因比较复杂。其中,有些是因为叶音,有些是为了照应诗词格律,还有些是因为某些字本身属于多个韵部,它们看起来字形相同,但字音和意义往往有差异。明白了文读原因,可以有意识的借助韵书等工具,提升吟诵时的精准性。
关键词 文读;叶音;韵部
王海兴,北京景山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口语表达和读书时的发音往往不同,也即读书中的临时改读,这种现象被称为文白异读。文白异读的成因比较复杂,一些学者多从方言区读书人模仿官方雅言的角度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文读的形成还应该有其他因素,本文将尝试阐释一两点。
从位置上来说,改读的字或为韵脚,或处于句中。前者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需读为“xiá”;后者如“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胜”,需读为“shēng”。
从改读原因来看,某些韵脚的临时改读又分两种。一种是因为叶音,前人也称为叶韵。一种是因为一字属于两个或者多个韵部。下面我们分别讲述。
先说叶韵。“叶”也作“协”。叶音早在魏晋六朝时就已存在。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协韵,《楚辞》及《选》诗,多用协韵。”郭绍虞先生校释曰:“盖由时人不知古音,故创为协韵之说。《楚辞》及《选》诗犹合古音,故沧浪谓‘多用协韵’”。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有些学者按照当时的语音诵读《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结果发现好多句子都不押韵了,为了使韵脚和谐,他们就临时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押韵字的读音,例如,《诗经·关睢》末章: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清代阮元刻《十三经注疏》附《释文》说:“乐之,音洛,又音岳。或云协韵宜五教反。”这是因为诗里“乐”与“芼”(mào)押韵,“乐”念 yào(即五教反)最和谐。
再比如,《诗经·我行其野》中的一段: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其中“野”“家”今天读起来是不押韵的。所以古人进行叶音改读,“野,叶赏吕切,音shǔ”;“家,叶古胡切,音gū”。
再有《楚辞》的诵读也是如此。宋代洪兴祖对原来《楚辞》创作时期押韵,而宋代读起来不再押韵的字,都采用了叶韵法。如: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屈原《九章·惜诵》)
为了和“情”押韵,洪兴祖说:“正,音征,叶韵。”
胹鄨炮羔,有柘浆些。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历而不爽些。 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楚辞·招魂》)
为了和“浆”“鸧”“餭”“觞”押韵,洪兴祖说:“爽,音霜,协韵。”
诗歌之外,文章诵读也有叶音一说。比如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一段话: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其中的“兴”“章”两字,有些私塾先生为了押韵,读“兴”字“叶虚良切,音xiāng”。
叶音产生的原因非常简单。主要是南北朝乃至唐宋时代,人们没有确立古今音变化的观念。他们在诵读先秦两汉典籍时,遇到应该押韵而实际感觉不和谐的地方,就临时改读成自己认为合适的读音。叶音说盛行于宋代,吴棫的《毛诗补音》是代表作,后来的朱熹《诗集传》采用了其中一部分成果。
不可否认,这种随意改读的方式是有一定问题的。随着音韵学的发展,明末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中开始彻底批判叶音说,他说: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另外,他还在《读诗拙言》中提出:
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语有递转,系乎时者也。
后来的王夫之继承了陈第的思想,并在《叶韵辩》中指出了“叶音说”的10种弊端。
虽然叶音说已经被证明是有问题的,但古人吟诵多是口耳相传,对很多字进行叶音似乎已经成为传统,今天我们学习吟诵,很难不受这种传统的影响。况且,正如朱熹所说:
只要音韵相叶,好吟哦讽诵,易见道理,亦无甚要紧。今且要将七分工夫理会义理,三二分工夫理会这般去处。若只管留心此处,而于诗之义却见不得,亦何益也!(《朱子语类》卷八十图表)
在我们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古韵不能相谐的方法之前,叶音似乎仍然是吟诵中无法回避、放弃的原则之一。
韵脚临时改读的第二个原因是某些字一字多属——属于不同韵部。有人称之为“多韵部字”。这类字又分两种,其一是韵部不同,而用法相同的;其二是韵部不同,意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前者如“看”,既属于平声寒韻,读“kān”,又属于去声翰韵,读“kàn”。无论读平声还是去声,它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具体读平声还是去声,必须根据诗歌格律来推断。比如下列诗句它就出于韵脚位置,必须读平声:
谁能唤得姮娥下,引向堂前子细看。(唐·元稹《八月十四日夜玩月》)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王昌龄《李四仓曹宅夜饮》)
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里看。(宋·陆游《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
旧是锦衣行乐地,江山真作霸图看。(清·朱彝尊《吴山望浙江》)
下列未处于韵脚位置,依据诗歌格律,就要读作去声:
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南唐·徐铉《自题山亭三首》其二)
此身闲得易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唐·司空图《闲夜二首》其二)
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唐·许浑《送宋处士归山》)
且欲相邀卧看山,扁舟自可送君还。(宋·王安石《和郭公甫》)
下列未处于韵脚位置,但依据诗歌格律,应该读为平声:
白屋渐看秋草没,青云莫道故人多。(唐·刘长卿《赠崔九载华》)
谢家兄弟重城里,不得同看雨后山。(唐·张籍《登楼寄胡家兄弟》)
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唐··李涉《看射柳枝》)
瘴山江上重相见,醉里同看豆蔻花。(唐·李益《与梧州刘中丞》)
多韵部字是吟诵乃至诗歌创作中必须要注意的,一旦读错,将影响到对诗歌韵律和诗人情意的把握。为了方便大家掌握,有学者早已将这些字罗列出来,现摘录部分如下:
(一)平声韵部里意义相同的多韵部字
1.般——上平十四寒;上平十五删
2.掺——下平十二侵;下平十五咸
3.车——上平六鱼;下平六麻
4.呱——上平七虞;下平六麻
5.槐——上平九佳;上平十灰
6.饥——上平四支;上平五微
7.瞢——上平一东;下平十蒸
8.蛩——上平二冬;上平三江
9.坛——上平十四寒;下平十三覃
10.推——上平四支;上平十灰
11.崖——上平四支;上平九佳
12.涯——上平四支;下平六麻;上平九佳
上述韵字究竟读什么,必须要看前面的韵脚都属于哪个韵部。比如“涯”字,既属于“上平四支”,又属于“下平六麻”“上平九佳”。它的读音就需要细细甄别。看下列这首诗: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悲”“时”“知”属于“四支”韵,那“涯”字自然也属于“四支”韵。因此吟诵时,发音就应该为“yí”,不应该再读为“yá”音。
还有一些字,它们分属不同平声韵部的原因是意义不同。这些字对于吟诵和创作诗词的威胁最大。现罗列如下:
(二)意义不同且分属不同平声韵部。
1.陂
上平四支——地名,黄陂
下平五歌——阪也,斜坡,池塘,湖边
2.参
下平十二侵——参差,人参
下平十三覃——参考
3.差
上平四支——参差
下平六麻——差错
上平九佳——差使
4.冲
上平一东——“冲”,冲迈,冲寞,冲融,冲虚,冲衿
上平二冬——“冲”,冲天,要冲,冲锋
5.单
上平十四寒——单纯,简单,单调,单薄
下平一先——单于
去声十七霰——姓
6.丰
上平一东——“丰”,丰盛,丰收
上平二冬——“丰”,丰满,丰腴
7.冯
上平一东——马行疾也:冯冯;大,盛:冯怒;徒步过水:冯河;通“凭”:冯资;冯神
下平十蒸——古地名;姓
8.邯
上平十四寒——地名;水名
下平十三覃——邯淡,丰盛之意
9.函
下平十三覃——容纳:函夏,巨蚌函珠
下平十五咸——书函
10.机
上平四支——木名
上平五微——“机”,机关,机阱,机柄,机勇,机要
11.泷
上平一东——古水名,即今山东省孝妇河,又,水流湍急
上平三江——水名,即今武水,又名武溪
12.纶
上平十一真——垂纶,经纶,纶理(伦理)
上平十五删——纶巾
13.彭
下平七阳——众多:行人彭彭;雄壮有力:四牡彭彭
下平八庚——鼓声,军器,地名,姓
14.黔
下平十二侵——神名,姓
下平十四盐——黑也,黎也:黔首;地名
15.蛇
下平六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画蛇添足
上平四支——委蛇
16.屯
上平十一真——困难也,屯蹇
上平十三元——屯兵
17.湮
上平十一真——落也,没也,通作洇:湮佚,湮沉,又水名
下平一先——塞也,湮塞
18.征
下平八庚——远行也,伐也:征途,征讨
下平十蒸——征召也,求索也:征求,征引,征验,征兆
19.追
上平四支——追随,追剿,追溯,追寻
上平十灰——雕琢:追琢;又钟钮
在吟诵时,必须要注意它们属于哪个韵部,才能确定其读音;在创作时,必须要注意自己想要表达的意义,才能确定其韵部,以避免出韵。
除此之外,还有平仄不同,意义相同的多韵部字,以及仄声韵部里意义相同的多韵部字等几类,这里就不再罗列了。总之,要想吟诵和创作诗词时少犯错误,就只能多翻韵书。
以上我们主要谈的是韵脚的改读,同时也简单谈谈了句中某些字的改读,如“看”字的例子。它们临时改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协和格律。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上述知识,先将一些常常改读的例子在分别罗列几个。
(一)韵脚改读的,如下列几个例子
1.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俱浊我独清”(仇远《醉醒吟》),醒清同为平声,表示醒了酒、清醒的意思念平声。再如柳宗元的“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也是如此。
2. 陆游《社日小饮》:“世事恰如风过耳,微聋自好不须治。”动词治作平声,音持,如治国平天下。
3. 苏轼《咏史诗》:“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连绵叠字浪浪,读阳平声。沧浪亦读平声。如唐代高蟾“惆怅浮生不知处,明朝依旧出沧浪。”(《晚思》)既是如此。故《沧浪诗话》不能读成沧(làng)诗话。
4.连绵叠字漫漫,读阳平声。如唐代刘长卿《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
5.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看此处读作平声。
(二)句中平仄改读的,如下列几首
1.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 (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一十四)这里的“跳”字念“tiáo”音,不能念成“tiào”音。再有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亦是如此。
2.金朝赵秉文《游崆峒四绝》其四:“不嫌云气湿,来此凭栏干。”唐代杜牧的“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冬雪夜吟》)其中的“凭”应念“bìn”音,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类似的字还有很多,比如“思”“裳”“并”“忘”“阿”“吹”“烧”“和”“乐”“恒”等,这里不一一讲述了。
除了押韵,协和格律等改读原因外,通假,或者方言发音也会造成某地某些字发音的改读。前者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需要读为“凭”。后者如某些地方读“厦”为“xià”音,读“他”为“tuō”音,“六”读为“lù”音等。
文读的另一原因是某些姓氏、地名、人名的约定俗成。比如单于、月氏、大宛等。鉴于这是常识,我们就不展开说了。
对于需要文读的字,旧时私塾教师多要求弟子在相应部位用墨色或者朱色笔圈点标记,甚至一些校勘印刷比较好的本子,在刻书时就已经标记了需要文读的字。古人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他们深深懂得,某些字一旦误读,会直接导致对诗词格律以及诗歌情意的错误理解。我辈学习吟诵不可不慎!
参考文献:
[1]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康瑞琮点校,陈第:毛诗古音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m]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田松青编校:佩文诗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8]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