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温州话与古诗词文吟诵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洪一初 2019-08-28 10:44

  摘要 温州话是中国汉民族语言的“活化石”,它较为完整地的保留了中国古汉语的原貌,属中古音。吟诵是我国传统的美读诗词文的方法,是历代文人欣赏和教学古典美文的一种独特手段,它与古诗词文相伴而生,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和独特的腔调旋律,是传统的学习古诗词文的方法。自古以来,温州先民就用温州话去吟诵古诗词文,素有“比户书声”之美誉。今天,我们用温州话吟诵古诗词文,并积极探索吟诵的规律和方法,将其发扬光大,使更多热爱诵读经典的人,在音乐美的感受中欣赏古诗词文的节奏、曲调、趣味、情感等感受温州话之美,感受吟诵之美,从而养成君子之风,爱乡之情。

  关键词  温州话;吟诵;价值;传承

  一、引言

  吟诵就是拖长声调去读书,她富有音乐性,是中国传统的读古诗文的方法。自古读书皆吟诵,上溯三千年,所有的中国人读书都是吟诵。传统的吟诵主要使用方言。《温州市志》指出:“东晋至南宋大批入永嘉(温州古名)汉人,都以河洛中原人为主体,当年的河洛汉语,正是形成温州话的最重要的基础成分。这个基础,既有东晋时期中原人士保留的上古雅言成分,又有唐代洛下正音(《广韵》为代表)的中古汉民族标准语成分。正是这两种成分构成了温州话的共同性。”因此,探寻温州话古诗词文吟诵这一极富人文情怀和历史蕴涵的“活化石”现象,无疑是温州语言文化研究领域里不可或缺的课题。

  二、温州话的前生今世

  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

  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地引用温州话。

  了解学习吟诵古诗词文,必须要先了解温州话的起源和其演变历史。

  (一)春秋时期的温州话

  春秋时期,瓯越属于“越”,主体为“百越族”,说吴、越相通的古越语(属于侗台语),与齐国、楚国说的“汉语”不能通言。

  温州人说话时喜欢将修饰成分倒置在中心词之后,例如“板砧、闹热、墙围、笋干、人客、鱼生、菜咸”;“天色冷,天色热”;“饭吃添、你走好、你吃先”等等。在词汇方面,也有许多基本词汇跟现今的泰、傣、壮、侗、京语相同,如田野,温州话说“垟”;木筏,温州话说“排”;骂人,温州话说“謴”;阉割,温州话说“镦”,音同泰语。大锅,温州话说“镬”,音同侗语。鸟啄物,温州话说“咄”;酒坛子,温州话说“埕”;傻、蠢,温州话说“憨”,音同壮语。上瘾,温州话说“念头”;蓓蕾,温州话说“蕊”;抚摸,温州话说“捋”,音同越南语。这些都应该是古越语的残留。

  (二)秦汉时期的温州话

  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加强了对吴越的统治,东楚方言与古越语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汉语——“江东方言”,吴语的直接祖先。

  温州话中至今还保留着南楚沅湘方言,如发怒叫“惮”、游玩叫“嬉”、怎么样叫“訾那”等等,温州话中有两句最具方言特色的俗语词“吃吃嬉嬉眙眙戏”“牛拔过眙勿着虱爬过密密掐”都见于楚语。

  (三)东晋与唐宋时期及今天的温州话

  中国早期文明虽以北方为主,但自东晋“衣冠南渡”之后,北方文化屡遭战乱破坏,大量士人因避战乱南迁,中国文化中心就开始逐渐南移。据不完全统计,渡江南下的士族和百姓多达100万人以上。

  大批北方汉人南迁,使江浙一带的汉人人口大量增加。温州当时闭塞落后,原来的本土文化难以抵御中原文化的同化力量,首当其冲的便是语言,中原语言很快同化了温州话。学术界目前公认的说法是,我们如今在说的温州话发端于汉末三国,到北宋时趋于成熟,至南宋时期已经完全定型,与今天的温州话无多大的差异。

  当时的苏杭,本土文化已具规模,可以抵消随中原文化南迁的这股文化的冲击,两股文化融合,中原官话渗入古吴语,互相融会,而形成了今天的吴语。

  据考证,在南宋时期温州话已和今语很接近,南宋温州人戴侗的名著《六书故》(一部用六书理论来分析汉字的字书)大量采录家乡温州话,充分表明当时温州话已接近今语。如喉咙称“灵喉”,河豚称“乌狼”,鳎(tǎ)鱼称“鳎鳗”,臭虫称“茭虱”,篮类称“篰”等等。

  三、温州话吟诵的起源与发展

  温州话吟诵属于吴地吟诵流传下来的一脉,迄今为止,已有2000年以上的传承历史。考察其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吴地吟诵(古吴语吟诵),经唐宋发展,明清走向繁盛。

  汉魏六朝,是温州吟诵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由于声律论的兴起,人们吟诵时注意对作品音节美的玩味。西晋时候的陆机在《文赋》中第一次讲到作品的声律之美:“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即是说作品音节的更迭变化,就好象鲜艳的五色织成了漂亮的锦绣。到了齐梁,沈约、周颐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声律论,从而对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产生了重大影响。

  永初三年(422),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任永嘉(今温州)太守。现留存他在温州写的山水诗20余首,如:《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等名章佳句,千余年来脍炙人口,使温州成为山水诗的摇篮。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提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这一段话的前面几句讲写作诗歌时,如何使作品语言的声音做到“宫羽(相当于后人说的平仄)相变,低昂互节”“音韵尽殊”“轻重悉异”,在有规律的变化中表现出和谐的音节美;后面几句则从声律论的角度评价曹植、王粲等诗人的作品,赞美他们的那些名篇因为“音律调韵,取高前式”而历来赢得人们的讽诵传赏。与沈约同时的刘勰在他的文论巨著《文心雕龙》中专门写有《声律》篇,除阐发声律理论外,特别强调“声画妍蚩,寄在吟泳”,也就是说,谢灵运在温州任太守,游吟山水之时,他已经能通过吟咏辨别作品音节的美丑,从而选择更美的音节。“永嘉太守,游吟山水”对温州的吟诵产生了重大影响。

  至唐代,被誉为“最长的唐诗”的《证道歌》诞生于温州。作者温州高僧永嘉玄觉禅师不但深入浅出,生动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悟道见解,而且诗歌节奏铿锵有力,朗朗上口,1000多年来,这首诗歌在教内教外广为传诵,温州话吟诵流行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两宋时期,温州涌现了王十朋、曹豳、“永嘉四灵”“市井七子”等著名诗人,他们吟诵创作的大量诗歌,进一步推进了温州吟诵的发展。明清以来,温州文人名士辈出,有一代帝师刘伯温、南戏鼻祖高则成、清末大儒孙诒让、一代高僧弘一大师、词宗夏承焘等,温州读书之风炽盛,文化氛围鼎盛,由此可见一斑,难怪温州有“比户书声”之美誉了。读书风盛又带动了温州吟诵风盛,故温州话吟诵被很好地继承下来。

  温州话吟诵之风并且直接影响到一种曲艺的诞生。据温州鼓词泰斗阮世池先生介绍,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词曲吟诵与横阳里巷之曲合并而成”。横阳,即今温州平阳;里巷之曲,指的是民间小调,词曲就是指词曲的温州话吟诵。当时在野的文人与聪明的艺人,承受了吟诵的衣钵,并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创造了说唱形式。2006年5月20日,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种巨大的文化力影响一直延续到了近代,直到“五四”运动前,温州话吟诵不仅是当地文人在创作、交流和欣赏诗文时的通用方式,也是少儿学习诗词古文必不可少的入门工具。

  四、温州话吟诵的方法和规律

  我们的汉诗文,讲究的是言外之意。言外之意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是意象、典故、音义、形义而已。只有吟诵,才能把长短、轻重、缓急、高低这些声音的意义展示出来,才能理解诗文的言外之意。

  温州话吟诵注重感情的表达,强调气韵。大致可归纳为两种:一是“依照格律”,多适于近体诗和词、曲;二是“依照节奏”,多适于古体诗、古文。

  “依照格律”是把诗词曲中节奏点上的平声拖长,仄声(包括上、去、入声)缩短。因为格律诗有平起仄收和仄起平收两种格式,这样就形成两种不同的节奏。以七言为例,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只讲二、四、六3个字。

  这是指吟诵格律体诗文的时候,在二、四、六等节奏点上,平声长而仄声短,加上平声的韵脚也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变化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长短规律。比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节奏与现代的朗诵有着明显的差异。附带说明几点:

  1.一、三、五等非节奏点上的字不长,即使是平声也不长。

  2.仄声韵脚可以拖长(入声除外),这是在词曲的吟诵里是这样。

  3.仄声的非韵脚的尾字不能拖长。

  4.长短是相对而言的,二四六的平声相对更长而已。

  5.平长仄短的规则不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的,只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效。有时吟诵者会根据文意情绪做一点微调,比如有的该长的字并没有那么长,该短的字却比较长等,但是这种情况必须是个别的,如果肆意地破坏平长仄短的规则,就不能再视为是吟诵了。

  6.近体诗、词、曲的吟诵都是要遵循平长仄短原则的。

  至于旋律,不同的人是千差万别的。各人有各人的吟法,并且各自形成固定的程式。但因为都是循着一定声调的格式,其声调的抑扬起落有大体一致的旋律线,这不能别出心裁的。 

  “依照节奏”适合诵读的古体诗和古文。古体诗和古文,虽然不讲平仄排列,但它们也都是吟诵的。就古文而言,也都比较注意句式的排比和错落,注意文章的气势,注意声调的抑扬。文章内容的段落,往往也是文气与声调的段落。所以念诵古文时,要用声音的起落表现出文章的音律起伏。《醉翁亭记》里面的21个“也”字,就是用来体现文章的音律韵味的。古文中,文言虚字的吟诵处理尤其重要,正是因为这些虚字常用在句尾,它们各有不同的声调,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语气和情感、情绪,所以要在这些虚字上下功夫,要么重音处理,要么拉长声调抒发情感。

  比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这一句,如果把这句的3个虚字去掉,变成“子曰:学、时习,不亦说”,这样也完全说得通,语法上一点问题也没有。为什么要加3个虚字?难道是随便加的?“而”表示转折和期待,强调学和习是两回事。“之”是强调这个,强调学这个习这个,就快乐,那个不能学习,学了也不快乐。孔子是在强调学习的内容,只能是这个!“乎”表示欣赏、陶醉。这3个字必须读缓。这样长长短短地读,意思就出来了。不然,你就是在读字,不是在读书。

  如此一读,意思全出来了,温州籍作家琦君说夏承焘先生教学古文的时候,往往只是示范吟诵一次,这些坐在底下的学生基本都懂文章的意思了。不用讲,意思在声音里了,这就是吟诵。

  五、温州话吟诵的艺术价值及人文价值

  温州话,并不仅仅是交流工具,借其吟诵古诗词更是一种欣赏和享受。

  这得益于温州话接近唐宋音,是当时士大夫的语言,用其作诗填词,在平仄的掌控、押韵的谐调上更臻完美,更能体现吟唱文化的特质。

  今天用温州话吟诵古诗词文,就是还原了千年之前诗人们吟诗的画面。

  (一)温州话保留了古音里的“四声八调”

  四声,指古代汉语的4种声调:平、上、去、入。南北朝时,梁武帝曾经问周舍什么是“四声”,周舍回答那就是“天子圣哲”;这四字正好代表“平上去入”4个不同的声调。

  现行的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温州话则完整地保留了包括“入声”在内的古汉语的“四声八调”,分别是: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以“东”韵为例(限于温州话):

  “东阴平、懂阴上、冻阴去、咚阴入(方言,打锣鼓‘咚咚锵’)”;

  “铜阳平、桶阳上、洞阳去、峝阳入(方言,木桶与地面的撞击声)”。

  1.温州话里保留了古音里的“清浊音”

  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有句名言,他说“清浊本于阴阳”,也就是说清音为阴,浊音为阳。

  什么是清音和浊音呢?用温州话一读“清”“浊”就可以知道了。语音学中,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将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吴语(包括温州话)中保留完整的中古全浊辅音。

  唐五代之后,浊音在北方汉语中逐渐消失后,北方汉语的语音体系就发生了阴阳失衡。声母清浊不辨后,便只有靠声调来区别,于是声调起伏就被放大。沉蓄内敛的浊音清化后,说话变得容易,“扯着嗓门”的情况便出现了,变成了响亮的语言。

  浊音是非常优美而又低沉铿锵的声音,是非常富有磁性的声音,德语、俄语、日语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发音动听的语言;“吴语(包括温州话)在汉语方言中以发音优美而著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浊音的功劳。 

  下面这些字在普通话里同音,在温州话里不同音,前面为清音,后面为浊音:

  建—健;旦—但;镇—阵;报—暴;箭—贱;圣—盛;壮—状。

  浊音在温州话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温州一带,一般人讲话都是相当“软”,这实际是“浊音浊化”的表现。以瑞安为例子:温州其它县市区的人一听说瑞安人,首先就夸起瑞安话,称瑞安话“软”,很好听。而瑞安人的平常交谈中,也较轻柔。倘若声音大,音调高就要遭人指责,称“有理不用高声”。

  2.温州话能精准体现古四声的特点

  温州话能精准体现古四声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下边的字,按平、上、去、入四声的顺序排列,用普通话读就不能体现,而用温州话读就体现得特别好。 

  平 上 去 入

  孤 古 故 割

  东 董 冻 笃

  空 孔 控 哭

  巴 把 霸 伯

  微 尾 未 物

  阳 养 漾 药

  古上声的特点是高呼猛烈,高亢而响亮。比如“岂有此理”,4个字都是上声,用温州话一读,字字用力上扬,表达不满乃至愤怒的情感。

  普通话与温州话的最大差异,是前者有翘舌音却没有入声和浊音,后者有入声有浊音而无翘舌音。

  温州人说不好普通话的最大障碍,是学不好卷舌音,分不清前后鼻音。反之,北方人说不好温州话的主要原因,是不知入声和浊音为何物。

  四声和清浊音的完美体现,有降有升的曲折调,形成了用温州话吟诵古诗词的独特美感。即便不吟诵,就是念,它也是同样地表现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独特的音韵美的。

  用温州话念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词的开头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能非常好地体现出几个声调的变化,有降有升、抑扬顿挫,很自然地把李清照内心的凄苦落寞表达了出来。

  (二)保留在唐诗宋词里的“温州话”

  温州话来源于古汉语,从唐诗宋词中可以找到与当今温州话相同的词汇。

  唐诗宋词里使用了很多当时的口语,这些口语化的“温州话元素”,很可能是当时社会上共同使用的词语,其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温州话里使用。

  试举几个温州人经常讲的几句话和专用词。

  1.“吃罢也未”

  章太炎说:之乎者也的“也”照古音念,念“啊”的轻声。温州话正是这样念的。“吃罢也未”,念做“chi-ba -a-mei”。

  “罢”字,见于古诗文,温庭筠的词《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多么高雅而有诗意,若换出成“梳洗好,独自靠着望江楼”,这还是词吗?

  至于“未”字,用在句尾作问语,构成很有韵味的诗。见王维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吃不得也”

  温州人常常教育孩子不要乱吃东西的一句话“吃不得也”,就在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3.“天光、日昼、黄昏”

  “天光、天光早”,在温州话中指天亮的意思,也指上午的时间,“天光”还引申为早餐,比如“吃天光”。

  唐代诗人李群玉在《法华微上人盛话金山境胜,旧游在目,吟成此篇》诗中,有:“潮门梵音静,海日天光早。”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送韦十二兵曹》中,有“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日昼”,在温州话中指中午的意思,“日昼”还引申为中餐。

  唐代诗人戴叔伦在《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诗中,有:“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原意是“日到中天”的意思,与温州话意义相同。

  宋代诗人杨万里写下“睡思初酣过午强,起来四顾已斜阳。”诗中以《日昼睡独觉》为题,与温州话中的“日昼”相同。  

  “黄昏”这个词用温州话讲,音是“闲昏”,引申为晚餐,有“吃黄昏”的说法。

  在古诗中,“黄昏”一词追溯极远,早在《离骚》《楚辞》中,就有其身影。《离骚》中“日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楚辞》中有“意欲兮沈吟,迫日兮黄昏。”

  在唐诗宋词中,“黄昏”就更多了。唐代诗人韦庄的《春愁》有“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唐代诗人卢仝的《苦雪寄退之》有“柴门没胫昼不扫, 黄昏绕树栖寒鸦。”不再一一例举。

  (三)用温州话吟诵古诗词特别押韵

  温州话接近唐宋音,用温州话来读古诗词,在平仄的掌控上,押韵的谐调上更臻美满,尤其是仄声中入声的诵读特质,更突显出诵读的韵味。因为你要用普通话读一些古诗,有时候会感到很不压韵,而用温州话来吟诵,就非常地和谐押韵。

  比如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为入声韵。“绝、灭、雪”温州话读“yv、mv、xv”,都是入声,普通话却读成“jue”阳平、“mie”去声、“xue”上声,韵律不通,很别扭。

  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却)有晴。”

  这首诗用温州话一念,就会念出有降有升、抑扬顿挫的味道来,简直就像“唱”。

  普通话读其韵脚“平、声、晴”分别为:“ping、sheng、qing”,不押韵,用温州话一读分别为:“bbeng、seng、sseng”,不仅相当押韵,而且音韵特别悠扬,简直就是在唱。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由姜文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其中有一幕是主演周韵用温州方言念的《黄鹤楼》,听起来格外有韵味。

  电影中,用温州话念《黄鹤楼》时,其中的台词对白有几句是这样的:“你妈妈在唱什么?”“好像是在说,不是在唱。”“啊,你妈妈说的比唱的好听。”

  一个没听过温州话的“外人”认为,用温州话来念唐诗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温州话吟诵是中国古代诗歌吟唱形式流传于今的重要见证,它不仅展现了历史上文人阶层吟诵音乐的风貌,也很好地保存了中古音的音韵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与人文价值。

  六、温州话吟诵的现状调查

  20世纪初,吟诵艺术开始衰落,濒临灭绝。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自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学校取代私塾,延续数千年的“终日咿唔,不求解悟”的教授方式被勒令中止,代代相传的吟诵受到了很大冲击。

  近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则更为一针见血地点明:“自从废科举、创学堂以来,在语文教学上对诵读问题就渐渐淡漠了。”近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魏建功先生也说:“自学校国文改为国语以来,国语的读法未定,而国文的读法已坏”(《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记录》)。与此同时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朗诵诗盛行,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再加上建国后文革的影响,大陆的吟诵更是近乎绝学,不但比不上日本(今天日本的汉诗吟诵社团仍然有数百万会员,吟诵一直贯穿在其教育体系中,而且是一项庞大的文化产业)、韩国、越南对吟诵传承的重视,就是跟台湾地区也产生了差距。

  这3个月来,笔者选择温州市3所学校,“瑞安市第五中学”“瑞安市陶山镇中学”“瑞安市丰和小学”代表高中、初中、小学师生接受笔者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详见附录)。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发出390份,其中老师90份,学生300份;收回378份,其中老师82份,学生296份。根据调查访问数据统计显示,师生们 “会说温州话”的比例分别是96.5%与30%,“不会说温州话”的比例分别是4.5%与70%;“接触过或者听过吟诵”的比例分别是11%与14%,“没有接触过或者听过吟诵”的比例分别是89%与86%;“知道温州话与吟诵有什么关系”的比例分别是9%与13%,“不知道温州话与吟诵有什么关系”的比例是91%与87%;“会温州话吟诵”的比例分别是4%与9%,“不会吟诵”的比例是96%与91%;认为“必要让吟诵重归课堂”的比例分别是83%与79%,认为“没有必要让吟诵重归课堂”的比例分别是17%与21%;“如果学校开设吟诵课程,愿意来学习吗”的比例分别是54%与76 %,“如果学校开设吟诵课程,不愿意来学习吗”的比例分别是46%与24 %;认为“在今天有必要学会说温州话,学会用温州话吟诵”的比例分别是80%、83%,认为“在今天没有必要学会说温州话,学会用温州话吟诵”的比例分别是20%、17%;认为“我们有必要坚守并传承传统的吟诵习惯”的比例分别是83%、88%,认为“我们有必要坚守并传承传统的吟诵习惯”的比例分别是17%、12%。

  这一连串的数据告诉3点信息:1.在下一代孩子里,会说温州话已经不多,大部分属于会听不会说,温州话传承遇到危机;2.温州话吟诵以活动社团的形式在学校开办,有影响,但没有什么收效,温州话吟诵的传承任重而道远;3.师生们对于温州话吟诵真正进入学校进入班级,以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还是相当受欢迎,师生们对温州话吟诵重返校园,重回身边并发挥固有的文化潜力有着热切的期盼。

  七、温州话吟诵传承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针对上述的现状调查,笔者对温州话吟诵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做如下分析:

  (一)方言传承,遇到障碍

  如前面调查报告所述,当前温州话面临着逐渐消亡、亟待抢救的濒危时期。幼儿园的孩子,学会普通话早于学会温州话、使用普通话多于、优于使用温州话是相当普遍的情形,中小学校、高校更是普通话的天下。特别在是城市里,大多数会说温州话的家长,在家里也常用普通话与孩子对话。在社会上,普通话更是与外地人、与不熟识者最适宜的人际交谈语言。

  除去国家的大力推广普通话等因素之外,或许是因为习惯成自然之故,不少人已经形成了普通话好听,温州话难听的语言审美观念。数年前,笔者在当地一所中学里向语文教师们介绍温州话吟诵,教师中外地人与本地人大约各半,介绍结束后,外地教师反应“温州话听不懂”是意料中事,本地教师对温州话总该有亲切感吧,然而,他们说:“温州土话,不好听。”这令笔者异常震惊!事后细想,除了其他原因外,这可能与他们是语文教师有关,语文教学强调使用普通话,国家对于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求也高于其他学科教师,这便更为强化了他们的普通话审美习惯和情趣,相对地便对本地方言情趣淡然,觉得不美了。

  吟诵艺术是方言的艺术,在如此强势的普通话语言环境中,在温州地区进行当温州话的吟诵传承,其难自不待言。

  (二)吟诵作品,难以成套

  吟诵是一整套的调子和方法,而同样的调子在不同的诗文中是有变化的。要留下完整的吟诵调,就必须有足够量的吟诵录音,尤其是长篇的诗文,最好全文录制。然而,大多数会温州话吟诵的老先生年事已高,难以承受长时间的采录。多次分段采录,则互相不连贯,每次都不一样。再加上各种设备、环境条件的问题,就使得整套作品采录很难完成。

  不能为后世留下整套作品的吟诵影音,这对于吟诵的传承会是一个严重的损失。

  吟诵在古代的传承,是通过老师一首一首地教学生 ,学生慢慢领悟,再自成体系的方式。其中很少有理论的总结和讲解。现在吟诵已经很难通过这种方式传承了,主要是因为会吟诵的老先生太少而且年纪太大,没有这样的精力了。现在吟诵的传承,必须主要依靠现代科学的方式进行,即通过研究总结吟诵规律,再传授推广,学生掌握规律后举一反三,配合老师指导,最终形成吟诵能力。科研是吟诵传承的关键环节。而科研要依靠材料。如果一位先生的吟诵不成系统,总结规律就比较困难。比如20上世纪留下的很多吟诵影音,是只有吟咏没有诵读的。这样就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字这样唱,为什么这句诗的旋律是这样的。这样的吟诵,就很难举一反三去应用。这样就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不同的读法、节奏和旋律,而这些读法、节奏和旋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和方言文读语音又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是必须如此的,什么情况是可以调整或自由的,等等。这些研究的成果不系统的话,就很难传承这个先生的吟诵了。

  温州地区内,各县市区的吟诵是比较接近的,虽然每个县市区的吟诵不完整,但是每个方言地区的吟诵,也就是多位老先生凑起来是完整的,会形成一个系列的吟诵,但是这个目标现在也很难达到。

  (三)吟诵推广,阻力较大

  目前,曾亲身接触过吟诵传统的人已经不多,再加上温州话难懂,一用温州话吟诵,非温州人就很难听懂,能真正体会吟诵作用与效果的人日益减少,仅就意识观念而言,很多人会因自己对此一传统的无所体悟和了解而在心理上先就对之存有了一种轻视和反对的心态。朱自清先生曾说:“‘五四’以来,人们喜欢用‘摇头摆尾的’’去形容那些迷恋古文的人。摇头摆尾正是吟文的丑态,虽然吟文并不必需摇头摆尾。从此青年国文教师都不敢在教室里吟诵古文,怕人笑话,怕人笑话他落伍。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成见。”这段话真实地反映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整个社会对于吟诵的态度。从老师到学生,或是怕人笑话,或是不感兴趣,无一不是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更是绝大多数都没有听过吟诵,或者根本不知道还有吟诵。今日尚会吟诵的老先生大都在80岁以上,而且缺乏承传。如果再不对此一快速消亡的文化遗产加以抢救和传承,温州话吟诵即将在国内失传。即使年轻人渴望学会吟诵,有人对吟诵感兴趣,可是他们却将无从学起。

  更重要的是,由于教育部门目前还没有专门文件要求推广吟诵,使得很多不了解吟诵的学校仍然很难开展吟诵活动。

  今天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极少涉及汉诗文的声音形式,更不用说阐述吟诵;甚至很多古代文化研究学者也不了解吟诵,从没听过吟诵。2010年,温州政协提案中有温大老教授姜嘉镳、沈洪宝等多位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抢救和推广温州话吟诵的提案反响甚微。

  (四)吟诵传承,易入歧途

  温州教育部门近几年虽已大力提倡经典诵读,各县市区也都在开展诵读活动,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仍为朗诵,多数人一直认为汉诗文自古就是朗诵的。

  “五四”之后,我们用西方的朗诵方法来诵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形式和内容是两张皮,古诗文的神韵和内涵,已无法被体会。温州吟诵学会曾多次提交给地方相关部门或团体报告组织吟诵活动,但多数被当作“朗诵”处理。有的县市区无法成立吟诵学会,因为已经有了朗诵学会。媒体常把“吟诵活动”和“朗诵活动”混为一谈。

  此外,近些年在吟诵复兴过程中还出现了“古诗新唱”,这类唱法以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为代表。传统吟诵与“古诗新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古诗新唱”以今天的音乐作曲法去处理诗文,不依平仄,随意倒字,以登台演出,娱乐观众为主。但传统的温州话吟诵重在对诗文的理解、依照字词平仄,作者情感而发的曼声长吟,没有娱众的性质,甚至不考虑受众的感觉。

  至于现在的自创新调、新作古诗歌曲,多因不了解吟诵的规律,对语音的处理不妥,或对诗文的理解不深,水平也参差不齐,如果一旦成为温州话吟诵的主流,那就得不偿失了。

  (五)吟诵教学,亟待普及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现在多数学生不能欣赏古文旧诗、词等,又不能写作文言,不会吟也不屑吟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并认为“多数学生的这两种现象似乎不能不算是教学上的大损失”。可见吟诵教学对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意义。

  这几年,在温州的确有一部分教师学习了吟诵(主要以普通话吟诵为主),他们分别在自己学校里开展了吟诵教学。目前在温州吟诵学会里,中小学教师已达103人,实际开展吟诵教学的老师比这个数字要多,涉及到的中小学校至少超过50所。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鹿城、瓯海、龙湾、乐清,瑞安、平阳几个县市区,而且多是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吟诵教学的效果也初步显现,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和背诵量也大大提高,对品性修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等等。已经出现了一批骨干教师在本县市区传授吟诵教学经验。但是,吟诵教学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成熟的教学模式还不多,很多问题,比如讲解到什么程度,字音的吟诵标准、如何处理不同学生的差异,如何看待吟诵表演问题,等等,都还没有达成共识。

  这些吟诵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对于教育改革,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显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的探索基本上是民间的、自发的,基于教师个人的行为。地方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吟诵学习和吟诵教学还属少数。温州话吟诵教学真正的普及亟待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扶持。

  八、温州话吟诵传承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笔者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温州话吟诵传承有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一)温州话传承从娃娃抓起

  上幼儿园的孩子在语言方面,无论是温州话还是普通话,乃至外语,教什么他们就能学会什么,并不十分费事。他们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画上什么都行。所以在这个时候,教会他们说温州话,为后期的温州话吟诵打下扎实的基础尤其重要。

  首先,幼儿园和家庭应给孩子创造能说温州话的环境。在幼儿园低龄孩子集中的学龄段,除按照法律规定在课堂上要求说普通话外,可倡导教师、家长在课外、私人场合有意识地说温州话,教会孩子说温州话。

  然后,教育部门设计一些为温州话吟诵推广普及打下基础的方案,比如在幼儿园增入寓教于游戏的“温州话唱童谣”“温州话念诗歌”等活动,使小朋友们在童年更好地学习温州话并受到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下课时用温州话念着童谣或者念着诗词悠游自得地回家。

  久而久之,用温州话唱童谣、念诗词的习惯就会融入他们的生活,为今后的温州话吟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让温州话吟诵重回教育体系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先生认为:“吟诵归根到底,是一种学习、教育方法。恢复和发展吟诵传统的关键,就是使它进入教育体系,回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

  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就要解决读书问题,尤其是快乐读书、高效学习的问题,吟诵在此价值巨大。教育界需要向学生和各界介绍吟诵、了解吟诵,让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学者、教师,知道有吟诵、知道什么是吟诵。相信会有一大批有教育情怀、有远见卓识的人站出来,实践吟诵教学,研究吟诵教学。

  目前,由于吟诵研究者、吟诵传人、吟诵教师目前都很缺乏,在推广之前应开展吟诵教育的试验,最好以自愿方式进行。先从一个教师、一个班、一个学校做起,摸索试验经验,包括吟诵教学的经验,也包括和其他课程的关系以及整体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然后互相交流探讨,逐步推广。之后,温州教育部门需对吟诵教学试验提供政策的支持,允许吟诵教学试验的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制定相关政策。在此期间,教育部门可积极组织吟诵教育的研讨、吟诵教师的培训、吟诵教材的开发等工作,让吟诵教学的实验更有序效地进行。

  温州教育部门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温州各中小学阶段增设吟诵课;邀请温州话吟诵专家选录一批古典诗词作品进行讲解和吟诵,录制成视频音像资料以便推广;定期举办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吟诵培训班,展开吟诵教学的实验,设立吟诵进课堂的试点,探寻符合当代青少年特点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吟诵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随教者逐句模唱,如此教唱过数首同一格律的诗篇后。再如法教唱不同格律的诗,以后再进入吟词的教学。善于模仿是少年的天性和特点,因而是他们最乐意、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当今的流行歌手学唱新歌,亦多用此法。

  吟诵教学者面对一个教学班学生示范吟诵,或选择前辈吟诵者的音响供他们欣赏,不必要求学生当场学吟。事后如果有个别对吟诵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依据记忆自行哼唱起来,或进一步向教者求教,就应当说是了不起的收获。50位学生中有这样少数的几位自觉地接受了传承,其他学生对吟诵艺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广种薄收”的方法,当是可取的。

  赵元任先生曾说:“令人遗憾的是,吟诵诗和散文已很快变成一种无望的艺术。”我们不相信失传是吟诵的命运,是中国文化的命运。只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吟诵了解与关注,中国的“读书声”就一定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

  (三)借助媒体推广温州话吟诵

  邀请温州话吟诵专家录制关于古典诗词吟诵的系列讲座,在温州及各县市区广播电台或者电视台等媒体持续播出,肯定会收到较大的社会反响。也可以尝试举办一些吟诵展示之类的电视节目,以教育引入为基础,把吟诵引入普通温州人的生活中,起到怡情养志、健身养气、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现在个县市区政府部门和旅游部门都在制作宣传片,如果能把自己家乡古代知名诗人的作品用方言把它吟诵出来,放在篇首,这对于激发家乡文化的自信心,引发人们对温州话吟诵的关注和学习,会有很大的作用。

  (四)采录传统温州话吟诵,确保主导地位

  保持正宗、本色是传承温州话吟诵的基本出发点,探索与时代新元素结合的可能性,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如何继承和发扬它,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

  复兴传统温州话吟诵,采录是第一步。吟诵的采录最为关键的步骤是找到吟诵传人,这需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当地的社会力量,共同寻找,共同发现,及时采录,深入调研。现有的传承人寻找相当困难,没有系统的信息体系,只能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如果社会各界都行动起来,有望在数年之内把在世的吟诵传人采录完成。

  采录工作本身也可以动员更多人参与。当下最为紧急的就是把吟诵抢录下来,至于录像的画质、具体吟诵的探讨等标准都可以放宽。采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访吟诵的来源、学习吟诵的过程、吟诵的规律与特点等,采录各文体至少两篇作品,吟咏、诵读各一遍,全程录音或录像。把温州吟诵界前辈声音其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注意而过分宣扬一种似是而非的“吟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的结果反而会使真正的、传统的吟诵以一种异化的形式消亡。

  (五)处理好与“古诗新唱”的关系,共存共进

  以音乐为本位的“古诗新唱”,从总体效果来讲要比传统温州话吟诵更能体现音乐之美。因而从美听的角度来讲,它也更能被当代人所接受,更适合于宣传和表演。特别是一些人将某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包括西洋的音乐元素融合进去,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艺术,在当下社会自有其价值,也值得推广研究。

  我们不排斥“古诗新唱”,二者可以共同存在,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但是在抢救、整理、研究、传承传统温州话吟诵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住吟诵的本质特征,把握住吟诵发展的大方向。

  九、结论

  温州话吟诵是中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地域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等于传承民族精神,传递民族使命,是目前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发展温州话吟诵,温州话吟诵在当代社会以何种方式传承,在具体实践中还需广泛地借鉴成功经验,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附录:

  一、名词解释

  吟诵与朗诵截然不同,具体而言:一是它泛指读书;二是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三是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吟诵是介于读与唱之间的一种读书方式。吟诵不同于唱歌,但也是一种歌唱。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对汉诗文的诵读方式,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它是古代教育系统(私塾和官学)中唯一的诵读方式,也是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直到100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还都是吟诵的。

  二、关于温州话吟诵古诗词文现状调查研究表

  亲爱的老师、同学: 

  非常感谢你的配合,此次调查目的是为了真实地了解当下温州话吟诵古诗词文的现状,请你认真完成这份问卷(表1),谢谢!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音韵学[M],商务印书馆,1936年.

  [2]李珍华:唐诗吟咏的研究[J],载《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

  [3]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

  [4]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

  [5]郑张尚芳:上古音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6]李新魁:中古音系[M],商务印书馆  2005年3月.

  [7]沈克成、沈迦:温州话[M],宁波出版社出版,2004 年5月.

  [8]徐健顺:声音的意义[R],吟诵与教育, 2012年.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