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经典 感悟生命 提高素养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刘爱军 2019-08-30 14:01
摘要 此文主要论述学生阅读经典的几点策略。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来培养丰富的情感,去感悟生命的美好,提高人文素养,进而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合格公民。这些策略分别是:一是用反复诵读的方法感悟经典之美,让经典的智慧在吟诵中渗入学生的灵魂,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二是用开放的思想解读经典,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尊重学生的独特性解读,读出经典的各种味道,挖掘出其中的宝藏,进而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三是、因为经典是人类历史的高度浓缩,可以说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要求学生读经典要经史互参,联系现实,并进而思考如何让经典指引未来。四是让经典开放,经典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也是世界的。要把它和世界先进文化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五是要发挥经典文化的德育功能,让学生读经和实践结合起来,做经典的践行者。
关键词 反复吟诵;滋润灵魂;独特解读;亲身实践
作者 刘爱军,山东滨州沾化区第二中学,中学一级职称,语文教师。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内涵丰富,包含着人生智慧,它能指导人们丰富内心世界,创造美好世界,能指引人类走向美好的未来。然而这些经典作品距离我们时代久远,似乎非常陌生,因为文字晦涩难懂,再加之古人的生活环境和现代大不相同,所以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常使我们敬而远之。其实这种畏难的心理大可不不必,虽然时间久远、生活迥异,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心灵是一致的。几千年的变化,生活环境是改变最大的,而人的身心变化是微乎其微的。而经典作品是阐释人心灵的,所以我们不仅能完全可以理解,并且能够融入其中。长期品读,就会受其浸润,以至改变气质,提高思想境界。
那么怎样通过让学生在学习经典中感悟生命,从而提高素养呢?
一、诵读经典
反复吟诵,慢慢体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很好的读书方法。现代国家倡导小学生读经,就是读100遍。一些具有旋律美的经典更适合诵读,比如《诗经》。当学生在诵读《芣苢》时,自己诵读几遍后,然后一起诵读,这首诗极适合齐诵,加上诗歌本身的往返回复,诵读中,诗歌中的画面就出来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就展现在眼前:风和日丽,平旷的原野,芣苢萋萋,一群劳动妇女欢欢喜喜地采摘、唱歌。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读着读着,感觉那劳动就不是辛苦了,而是一种快乐幸福。回味这种感受,就渐渐悟到生活虽是艰难的,但艰难之中总有许多快乐的道理,这样我们就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
然而这些感悟,非在反复诵读中而不能得也。诵读着《桃夭》,一幅鲜美的画面,一个热闹的婚礼,一个和谐的家庭就浮现在眼前;心中不由滋生了一种温情——和和美美的家庭温情。反复吟诵着《黍离》之诗,一个伟大的生命就有了厚度,一个悲壮的灵魂就更加孤独,历史的天空就越来越悠远苍凉,沐浴在这苍茫迥远的意境中,我们的心灵无不受到强烈的震撼!总之,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呼唤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生命的热烈和高尚。
二、读经解经
要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不可拘泥于一己之见。经典之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完全可以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此话不仅用于修身,用于解读经典同样如此;“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阅读经典也可以“经虽古老,枯树发芽”。教小学生只读经,不讲经,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教学生吟诵经典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这里面应是既有准确的解读,也有不准确的解读,甚至有误读,对于这些不同的解读,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辨别,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真理愈辩愈明,老师就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误读,也不可一棍子打死,有时误读,能够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这样经典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
比如学生在解读“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的时候,学生觉得这句话很简单,不就是说禾苗吗?老师就引导,这哪里是在说禾苗呢,而是一个比喻啊?于是学生开始思考比喻什么:事物华而不实;做事半途而废;世间有许多尸位素餐者列于庙堂之上,鲜艳光彩的上朝下朝,可没有为国家做什么贡献;又有多少的人和事像那些不结果实的禾苗一样貌似轰轰烈烈,其实什么事也没有干成;盖楼盖出了大批的“楼歪歪”,这不就是苗而不实吗?这些解读都合理,就要肯定。其实这句话孔子是在慨叹自己的得意弟子颜渊夭亡的话,然而这句话由于是比喻,于是就生发出了更多的新意。比如“贤贤易色”,这句话的本意是子夏从夫妻关系上来谈论人要做一个“好德”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自己的妻子要看重她的品德而不是姿色。老师如果一开始就按本意给学生解释,学生就不会再去思考了。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单一了。老师一解经,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局限了经典的内涵。所以要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字面上解释就是重贤轻色,即看重贤德和才能,轻视美色。
如果再往深里思考,贤德和才能有对人和对己两个角度,美色也有对人和对己两个方面。一般地只是从对人方面最初的意思来理解,就是看待妻子要注重她的品德,不要只是注重相貌。如果思考的细致一些,贤德和才能之人不仅指妻子,可以指一切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比如朋友、同事、下属、领导、亲人等,美色不仅是容貌的美丽,容貌的美丽是一种外表的诱惑,由此可以理解为堂堂的仪表,外界的一种诱惑,这种诱惑就多了,比如声色犬马,金钱地位。这句话其实就告诫我们要怎样识人和要抵制诱惑。历史上有很多人因经不住金钱地位,声色犬马的诱惑而自取其亡;又有许多王朝因为不知千里马而痛失国家。就现实来说,现代的年轻人处对象,应当是重色轻才较为普遍,一看对方花容月貌或风度翩翩,便不顾品德,岂不知这是很危险的。以上都是从对人方面来说的。
对待自己也应这样,要注重修养自己内心的贤德,不要把仪表看的过重,许多人在打扮自己上花费的精力太多,以致于喧宾夺主,华而不实。看人和做人孰轻孰重,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的确是言简意赅。经常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经典,可以锻炼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更能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进而进德修身,可谓一石多鸟。阅读经典,读而不解,反复吟诵,不断思考,往往常读常新,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三、经史互参
当阅读经典产生了诸多思考,如果再用一些历史故事加以阐释,理解就会更加深刻。经典作品是历史故事的浓缩,几千年来中国人生命状态的概括,里面蕴含着仁义道德、天地良知、悲欢离合、希望和失望、愤恨和喜悦、美丽和丑恶……用这些生命的故事来解释这些经典,学生就容易理解。比如学习《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是对一类人的高度概括,是长期观察社会中的人之后得出的经验。这类人善于伪装,表里不一,溜须拍马谄佞者较多。
学习时,让学生想一想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人,于是和珅、赵高、李林甫、蔡京、严嵩、李莲英等众人便纷纷登场,这一类人胁肩谄笑、心怀鬼胎,往往是祸国殃民的;想一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非常多。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一类人的外表和内心,可谓是高度的凝练。这样思考,学生就体味到了经典内涵的丰富,原来一句话里面既有许多的故事,也有识人的道理。比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这句话,可以用历史参证,贫贱穷困可磨砺自己的心志,年少的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改嫁,为锻炼意志,约好友同往太白山的苦寒之地读书。住破庙,吃冷粥,苦攻读,终成一代名相。范仲淹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脚。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坚强,促使他们积极进取,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心求安饱,则无暇顾及修身;一心修身求道,自然也不孜孜于求安饱。作为一个好学的君子,不应过分重视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否则的话,极易陷入物欲之中,丧失求学之心。
联系当今,像现在的孩子,为了学习,家长给他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专门的书房、精美的课桌、电子学习机器等,现代的学习工具可谓无所不有,虽然这不是陷入物欲,可这些优越条件并没有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求学斗志。物质条件的好坏,不是求学的关键。往往是越是追求物欲,越容易陷入安乐窝不能自拔。三国时的刘备可谓志向很大,可是在东吴与孙尚香结婚之后,享受荣华富贵,竟然几乎忘了回到自己的国家,多亏诸葛亮用计使之回国。可见荣华富贵,可消磨人的意志。这样经史互参,联系现实,正反对比,古今对比,学生不仅深刻感悟到经典的深厚,还可以时刻反省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四、拓展视野
以经典为轴心,拓展视野。传统文化虽然唯中国独有,但它并不是封闭的,学习传统文化,要体现传承的开放性心态和战略性视野,将之与我国现代文化、世界先进文化融合,拓展学生的视域,兼收并蓄,为培养具有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合法公民奠定基础。老师教学中把异域资源引入课堂,在人类文明的对比中,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文明,也更好地了解其他文明。比如《大学》有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学生明白了法制的目的是让社会没有诉讼,使社会达到和谐,但不可能明白怎样通过审理诉讼达到没有诉讼的效果,使无情者不得尽其辞。老师可以及时地把中外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人情与法治的关系,感悟人性。
第一个案例,明朝罗汝芳任太湖知县时,遇到一对兄弟争夺财产的诉讼。“民兄弟争产,汝芳对之泣,民亦泣,讼乃已。”(《明史》卷二百八十三)作为裁断者,本应置身事外,泰然处之,但他却感同身受,临讼而泣。之所以落泪,因亲兄弟对簿公堂,只为一点点家产,百姓的困穷可知;他更因自己身为朝廷官员,不能救民于水火而内疚。诤讼者被感动:罗大人与我们兄弟只是陌路相逢,尚有此深情;我等骨肉至亲,怎能争讼如此?为政者以高尚的德行征服了百姓,做到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正如周武王所言:“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于一人。”(《论语》)将百姓的过错,归咎在执政者的身上,做到了以德服人。这样对待诉讼,百姓们怎么还会亲亲相争呢?百姓不争,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第二个案例,在美国的纽约市,一位老妇人因偷面包而被告,她是为了自己的3个孙子不至于饿死才去做的。按法律规定是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老太太一脸痛苦地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3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的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向老太太鞠躬并让她接受10美元的判决。然后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并要求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说是为人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这样,法律在仁慈面前显得淡然无光,如果人人都凭良知做事,那么社会岂不多了许多温暖?那位状告老太太的面包店老板也应该有所醒悟、萌生善心吧。两位父母官都以一种悲天怜人的情怀,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照顾人情。
这两个案例,使学生明白了经典能够涵盖世界,是对人性的解读,是对正义的追求,是对和谐世界的向往;传统文化是中国独有的,然而又是人类共有的。
五、学用结合
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使学生读经和实践结合。学习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让学习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仅凭对经典的理解透彻是完全不够的,关键是要践行经典,通过实践固化自己的好习惯。孔子就强调“敏于事”,不在实践中提高的道德,是不靠谱的。所以教育学生时,应将经典中的道理让学生贯彻在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实现经典的真正价值。孔子的学生子夏教导学生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因为进德修身就是从基础小事开始的。所以教师教学时,要随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随时检察和督促,驱而至善。
有的学生不诚实,犯了错极力掩盖,在老师面前撒谎;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有的学生考试抄袭,等等。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就用《大学》中这几句话:“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用《论语》中的“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来告诉他们犯了错是掩盖不了的,自己觉得很隐蔽,但别人看起来却是很明显的,如同在光天化日之下。然后再用经典教导如何去做,告诉他们“过则勿惮改”(《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尊重老师,就用“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告诉他不以一种庄重的态度对待学习和老师,是学不好知识的。有的学生爱讲大话,但是不爱干活,老师就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来教导他;有的学生做事有畏难心里,有的学生学习不能坚持到底,老师就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来教导他……老师时刻用经典来指导教育学生做事,让经典时刻陪伴学生成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慢慢培养美好品德,天长日久,在经典的指引下,会成为一位高素质的合格公民的。
学习传统文化,就要吟诵经典,思索经典,回顾历史,联系现实,放眼世界,践行经典,让经典陶冶灵魂,伴随成长。
参考文献:
[1]文若愚主编:论语全解[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
[2]钱逊总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系列丛书·孔子[M],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2015年.
[3]沐言非主编:诗经图解详析[1],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