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的远方
——关于吟诵进校园的调研及分析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张文菁 2019-08-30 13:41
摘要 此文旨在对东北地区吟诵进校园的状况、成果进行调研分析。首先,从学理的角度对吟诵做以介绍,包括何为吟诵,吟诵的基本技巧,此种技能文化传承上的意义、在文本体悟和传播上的特征和优势,以及恢复叶音、破读传统的必要性。然后,以采访和调查问卷为依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对当下学校吟诵教育的主体(教师)和教育对象(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前者包括教师对吟诵的态度、吟诵技能的掌握程度、吟诵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效果评估等,后者包括学生对于吟诵的学习态度、对课程意义的认识等。系统梳理和评估当下吟诵进校园的开展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吟诵;东北;中小学;教学双方
作者 张文菁,中国戏曲学院,学生。
近年来,许多文化学者提倡重拾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持续热播,社会上各类国学研修班、经典诵读班的不断涌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一代。随着国学热的升温,中小学也陆续增设了国学类课程,教育并引导广大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华传统礼仪和行为规范。这些文化活动引领人们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再一次学习和解读中华文化经典。
国学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青少年主动探寻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学习和传承民族精神。吟诵,对于学习文化经典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吟诵,讲究平仄、韵字、叶音、破读。它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诗文作者的情感,欣赏诗文韵律的精妙,领悟作品的深意,并有助于记诵。目前,政府对于这项文教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很多学校也开展了传统艺术进校园的相关探索和实践。戏曲、吟诵、剪纸、书法等传统艺术纷纷走进社团、纳入校本课程。
东北地区自古被视为蛮夷之地,关内移民和各民族人民的融合使其本土文化较为复杂,传统文化底蕴相对薄弱。对于很多东北人而言,“吟诵”是个陌生的概念。此外,北方方言和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字,又增加了吟诵普及和推广的难度。在此条件下,东北仍有少数中小学尝试成立吟诵社团,讲授吟诵方法,复兴传统文化,实为难得可贵。且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古代汉语学习思维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此文选取东北地区的3所中小学对吟诵教学进行调研,梳理吟诵进校园工作发展的现状,探索吟诵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希望吟诵能在青少年身心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文以张本义先生的《吟诵拾阶》、陈少松先生的《古诗词文吟诵导论》等研究专著为理论基础。在全面了解吟诵内涵的基础上,面向大连市甘井子区魅力小学、大连市金州区春华小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3所成立吟诵社团的学校师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采访部分授课教师,搜集关于吟诵进校园工作开展情况的一手资料。
一、吟诵与吟诵推广的必要性
(一)吟诵的内涵
吟诵,即吟咏诵读,是中国诗文特定的展读方式。《关雎·序》疏中,唐代孔颖达指出,“动声曰吟,长言曰咏,做诗必歌。”所谓“动声”,即振动之声,一般指较微小的声息,而“长言”指将词句的音节拉长,也就是所谓的咏。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咏”为“歌也”,“歌”为“咏也”,二字转注互训。可见,吟是小声哼读,而咏则如歌一般,有旋律、有节奏、有情感地大声唱诵。此二种吟咏的形态在学习或展演中交互运用,不仅提高了中华文化经典传习的效率,更给人以美的享受。
孔颖达《周礼·大司乐》疏也为“诵”做了解读,“以声节之曰诵”,即有节制地念出字词间的抑扬声调和徐缓节奏。因此,吟诵诗文时,不必都以歌咏的方式,依照字的本音和基本规则念诵也可。在对前人文献的梳理中可见,古人在展读诗文时往往夹吟夹诵,依诗文情感、心境变化等处理,故将“吟诵”连缀在一起使用。
(二)吟诵的特点
如今,很多人在舞台上或电视机前接触吟诵,自然地认为吟诵是一种表演形式,实则不然。吟诵首先是一种读书方法,其次才是古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古人学习、记诵、欣赏、创作诗文都离不开吟诵。朱熹提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口到”即指读书、学习要在用心的基础上,将看到的文字读出声来。熟读至背诵,其中的深意已然明了。古代文人之所以将吟诵作为传统的诗文口传方式,是因为汉语在音节上简洁明了,平上去入四声读法和语速的徐疾变换便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色彩,加之吟诵调的音乐美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而这些都需要以声音为媒介才能够得到完美的呈现。
了解过吟诵的基本概念,还需要强调吟诵与歌唱的区别。
首先,每首歌都有其固定的歌谱和唱法,而吟诵不同,各地区的人因其方言差异,吟诵调就有所变化,甚至同一个人的两次吟诵,也可以有差别,只需遵循吟诵的基本规则即可,也就是吟诵的地方性和即兴性。京剧表演中,演员出场自报家门中的定场诗,往往夹吟夹诵,其表现手法也从吟诵中得以借鉴。然而,如今的吟诵书刊上常附有音谱,这样的做法是否背离了传统吟诵呢?并非如此,音谱是便于吟诵推广和学习的产物,目的在于使更多零基础的学生走近吟诵,开口吟唱。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鼓励学生脱离音谱吟咏,以训练学生掌握吟诵方法。其次,一份歌谱往往只对应一首歌词,具有独创性。而一份吟诵谱则可适用于平仄格式相同的诗篇。因词牌限定了词的格式,其吟诵调以及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相似,故可通用。最后,吟诵讲求依字行腔,这一点会在下文详细述及。这也是吟诵区别于歌唱的特点。
(三)吟诵基本规则
1.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调,其中上声、去声、入声均归为仄声。现代汉语入派三声,只有部分南方方言依旧保留了入声字的痕迹,所以吟诵普及与教学在东北地区尤为困难,大部分人无法分辨入声字,甚至不知道它的发音方法。传统诗词注重入声字。一旦将其中的仄声读作平声调,便会破坏诗文原有的韵律和美感。
为何古诗词唯有在吟诵中才能重焕光彩呢?我们如今多用普通话朗诵诗词,节奏上并无差异,听者也难从其中受到触动。以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为例,这首词作于红军长征时期,描写红军艰苦转战、以弱对强、攻占娄山关,激战惨烈的场景。“西风烈”“霜晨月”“喇叭声咽”“残阳如血”,每句尾字均用入声,声音短促,强烈,发声时有阻塞感。无论是吟诵者还是听者都会感同身受,进入诗词描写的战争场景。《诗经·小雅·蓼莪》中,结尾数句连用入声字,语调凄婉悲凉,也表现作者对父母离世,未尽孝道的无限悲痛与悼念。
2.叶韵
押韵,是中国诗词形式上的特色。明陆时雍写道“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由此可见,韵是诗文的魂,使诗文饱含文学性与艺术性。
“叶”也作“协”“谐”。叶音即改变字的读音,使诗文诵读时韵脚和谐。这个概念由宋儒朱熹提出,且大量应用于《诗集传》。此法在历史上遭受了多家批判,指其乱改字音,乖剌不合。但纵观朱子著述及其他文献,可见叶音的根据。也就是说,朱熹的叶音都是有语音上或音理上,文献上的根据的。叶音,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不仅使诗文朗朗上口,也是音韵和谐、吟咏记诵的需要。
3.破读
部分字词除常用读音外,还有其他的读音,诗文中常见于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吟诵时,字词因词义、词性、韵律需要而采取的文读读音即为破读。《弟子规》中的“出必告,反必面”,“告”字破读为[gù]则有了请求的意思,表示外出前需向父母请示,不同于长辈对晚辈的“相告[gào]”,才符合礼的要求。
4.依字行腔
即在吟咏过程中需遵循字的本音,将字词原本的调值呈现出来,不得“倒字”。区别于歌曲演唱,也就避免出现许多歌曲听过歌词却不解其意的现象。
“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是吟诵调的普遍规律。平声易于延展,抒发或豪迈、或平和的心境。而仄声往往表现哀怨、凄凉、如泣如诉的情感。正如《四声歌诀》表述,“平声平调莫激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四)吟诵推广的必要性
古人学习读书都离不开吟诵,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学校才断绝了吟诵之声。有人认为这种读书方法已经过时,或者说与今天的社会需要格格不入。吟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古人创作、记诵诗文的形式,一种学习、读书的方法,一把探寻古典文献的钥匙,非但没有在如今的教学中得以良好运用,反而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不仅是学习诗文韵律、体味作者情感的一种缺失,更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倍受遮蔽、冷落。年轻人舍弃传统文化的滋养,就仿佛千年古树断了根。汉语的上古音,每一个字的声韵调都是有规则、有意义、有系统的,文化之源一旦被切断,中华文明将面临断层和缺失。
如今这门古老的艺术面临失传,真正随先生在私塾中学习吟诵调的传承人也年事已高,平均年龄高达90岁,吟诵这一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与复兴迫在眉睫。
吟诵的教学,甚至传统行为规范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在今天对学生学习方法运用和学习习惯养成的方面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学习诗文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更要学会倾听作者的心声,包括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和选词用字的讲究。让学生从心底抛出疑问:这个字为什么这么读?它的本义是什么?这样的呈现方式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带着问题思考和学习。探寻诗文背后的声音不仅对古汉语学习有一定帮助,更是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渠道,有助于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虽然东北地区传统文学底蕴相对薄弱,但一些中小学校仍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成立吟诵社团,聘请吟诵教师,为学生渗透国学知识,足见吟诵的魅力和它给予学生的知识的力量。笔者对大连市甘井子区魅力小学、大连市金州区春华小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3所开展吟诵社团的在校师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对部分授课教师进行采访,现将3所中小学的调研成果整理如下。(部分中小学成立吟诵社团,开设吟诵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吟诵学习或表演的平台,此本文将这种教育活动称之为“吟诵进校园”。)
二、东北地区吟诵进校园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学校开展吟诵教育情况及教师采访实录
此选取东北地区引入吟诵校本课或成立吟诵社团的学校进行调研,对3所学校的4位教师进行了电话采访。
1.大连市甘井子区魅力小学 贺博媛(语文教师)
魅力小学致力于打造特色国学课程,开设了国学、礼仪、围棋、快板等丰富的校本课程,意在给学生们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一代生根发芽,并于2018年11月落成“辽南吟咏”大连市传承基地。学校设有专门的吟诵社团,团员覆盖各年级学生共30人。魅力小学聘请大连市吟诵学会会长孙甜老师定期对本校语文教师和吟诵社团学生进行指导,在孔子诞辰日、庆中秋迎国庆等节日为学生打造展演的平台。吟诵,切实渗入到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课间铃声也采用了“魅力小学赋”“长歌行”“鹿鸣”等吟诵篇目。
在常规语文教学中,偶尔穿插与吟诵相关的知识点,抑或传统文化、行为规范上的渗透。贺老师反馈,孩子们兴趣十分浓厚,学习吟诵像唱歌一样,不仅加快了背诵效率,更把吟诵挂在嘴边,随时哼唱。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行为举止有所改善,积极向上,有礼有纪。由于校方引入吟诵时间不长,暂时未形成健全的教学体系,学校正积极探索,为语文教师提供吟诵培训讲座,加快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
2.大连市金州区春华小学 徐晓妹(音乐教师)
春华小学于2012年成立了大连市首个少年吟唱团,是辽南古诗词吟咏传承基地校,曾赴人民大会堂吟唱中华经典,积攒了丰富的表演经验,更宣传了学校“和美润心,诗书养智”的校风。学校开设吟诵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使用自编教材授课。教材由外聘孙甜老师和春华小学音乐教师合力完成,更具针对性。与魅力小学不同,由教师选择三至六年级,学习习惯好,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参与春华少年吟唱团。
徐老师表示,孩子喜欢吟诵,喜欢通过简单的旋律吟唱诗词;学校重视吟诵,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孙甜老师在每周校本课讲解吟诵技巧和文化传统,学生们很快就能熟练背诵所学诗词。这不仅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文化底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相信吟诵的学习会为学生成长和诗词、音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杜雪晶 任燕(语文教师)
北师长附吟诵社团成立近3年,由本校语文教师杜老师带领20多名学生进行学习。杜老师曾在北师大南山诗社跟随辅仁大学中文系孙永忠教授学习吟诵,参加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篇目以中小学必背古诗词为主,首先理解诗的内涵,再做用韵、平仄方面的讲解,一方面使吟诵与课堂教学结合得更加紧密。另一方面通过吟唱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吟诵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一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有助于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学习。
校文化中心主任任老师曾跟随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学习吟诵方法。她在所带班级的早读课中渗透吟诵知识,鼓励学生把古诗词学习看作一件快乐的事。孔子诞辰日,任老师身着汉服,为学校师生介绍传统礼仪与文化,也让学生在一点一滴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二)中小学师生调查问卷整理及分析
1.教师问卷整理与分析
(1)教师问卷整理
本次调研面向东三省教师发放“东北地区中小学吟诵教育现状调查”电子问卷(统计结果见附录),共回收109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未听说过吟诵的教师不在调查范围内)。其中87.5%的教师喜欢吟诵,绝大多数教师支持在学校开设吟诵课程(在语文课中加入吟诵),接近半数的教师认为即使没有国家政策导向,学校也会继续推广和普及吟诵。数据显示,通过学校吟诵课、观看现场表演、亲朋好友熏陶等方式了解吟诵的教师有更大的概率喜欢吟诵。也有32.69%的教师表示,吟诵可以作为兴趣培养,但对学生学习成长并无实用性;11.54%的教师认为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吟诵已经过时。其中,30岁及以下教师更倾向于持有上述两种观点。
对于学校组织开办吟诵普及类课程及社团,多数教师表示,师资匮乏是阻碍吟诵传播的主要问题,吟诵宣传力度不足、感兴趣人数较少、缺少实践机会等,也影响其高效教学。总体而言,大多数教师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或社团中学习吟诵,认为其对中小学生成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2)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A.接触吟诵的方式会影响人们对吟诵的态度。近距离欣赏、体验吟诵,或在现场观看吟诵演出更易于带领人们穿越千年体会传统文化经典的韵味,视听冲击也让人们有更多的兴趣了解和关注吟诵。吟诵进校园可谓正确接触吟诵行之有效的方法。
B.认为“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吟诵已经过时”的12位教师中,10位教师肯定了吟诵作为学习方法的益处。那么,吟诵因何而过时?摇头晃脑的形式?亦或是现代教学中已不再强调的“叶音”“破读”“入声”?吟诵并不是人们印象中呆板、迂腐的背书调,它可以实践于日常学习,低声念诵,也可以走向舞台,表演吟唱。至于叶韵、破读,不仅有助于记诵,更利于解读文意,为学生独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图1)。
C.且持有上述观点的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占比达到半数。一方面反映年轻教师有更多元的手段,更新颖的方法教学;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反思,传统教学方法如何借助新媒体的手段让更多学生易于接受和学习。
D.师资不足是目前学校开展吟诵课程的最大问题。现有成立吟诵社团的学校也主要依靠外聘教师为学生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这主要源于各地吟诵学家年事已高,吟诵接班人却少之又少。故急需青年教师学习传播(图2)。
图1
图2
E.值得注意的是:年纪大、教龄高的教师更倾向于“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导向,则学校不会继续推进吟诵的普及与推广”的观点。可见,这些教师对吟诵教学本体并没有真正认可。从上述教师的采访反馈中得以看出,学生们是热爱吟诵的,综合素养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不会耽误学生们正规的学习进度,反而会培养学生对文化经典的兴趣,使他们事半功倍地学习(图3)。
2.学生问卷整理与分析
(1)学生问卷整理
学生调研围绕“东北地区中小学吟诵学习现状”发放电子问卷及纸质问卷(主要面向上述3所学校学生),共收回电子问卷727份,纸质问卷49份,总计776份,其中有效问卷706份(未听说过吟诵的学生不在调查范围内)为便于统计整理,现将纸质问卷作答情况录入电子系统(统计结果见附录)。
图3
近半数的学生在学校首次接触吟诵。85.55%的学生表示喜欢吟诵,希望学校举办吟诵相关的课外活动。63.88%的学生认为吟诵普及是所在学校的主要文化特色。多数学生表示,如果学校开设吟诵课程,更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和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其中,小学生偏向于通过学校开设的课程学习吟诵,会吟诵的基本规则以及经典古诗文的吟诵;而初中生则偏向在社团或兴趣小组中进行学习,较大概率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欣赏、审美和创作方面的能力。至于在吟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反馈感兴趣的人数较少,缺少实践机会。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A.学生们是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和学习古诗文的方法的。这也印证了我们提倡普及吟诵教育的核心目标。不一定要求所有的人必须会吟诵,掌握多少技巧,至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接近传统文化,探索传统诗文的创作形式(图4)。
图4
B.学生学习吟诵的形式也应针对其年级进行调整。小学生对新奇的课程总是充满兴趣。可以适当在语文课、音乐课或校本课程中渗透吟诵相关知识,为学生播放或演示经典诗文吟诵的片段,使其对吟诵有初步的认识。初中生由于课程压力较大,可以为有兴趣的学生组建吟诵社团,不占用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图5)。
图5
C.与教师反馈不同,学生们认为感兴趣的人数较少,缺少实践机会是目前吟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活跃的同学,也要积极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唱多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实践中。
三、东北地区吟诵进校园面临困境与整改建议
通过教师采访以及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们普遍认可并喜欢吟诵。它有助于古汉语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且对自身修养和行为规范有益,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东北地区进行吟诵进校园的实践案例较少,但就目前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多数学生采取这种学习方式加快了学习效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从数据中我们也发现了部分不容乐观的现状,需要教学双方在探索中一步步完善。
(一)东北地区吟诵推广面临的困境
1.教师人才短缺
有一种观点认为吟诵已成绝学。培养有教学能力,乐于投身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是抢救并传承吟诵的首要工作。只有教师对吟诵有了系统、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吟诵教学健康、顺利的开展。显然,如今师资队伍断层,基本只能依靠少数外聘教师负责多所学校的教学。许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吟诵似懂非懂,很难将吟诵知识汇成体系,学生们仅了解到吟诵的皮毛,以至于难以高效学习。
2.教材资源不足
东北地区目前没有采用统一的吟诵教材,各校教师采用自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教师发挥自身教学优势,但在东北地区很难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有碍于各中小学之间的学习交流。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吟诵教材,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吟诵基础,如破读、入声字等的难度。
3.活动形式单一
学生们渴望学校在开设吟诵课程的同时搭建可以展示表演的平台。部分学校开办吟诵社团时间较长,并由教师挑选有专业基础的同学培训,使学生在短期内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果,且有更多的机会在校内外展演学习。也有部分学校可提供专业展示的机会较少。长期仅限于课堂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削减学生的学习动机。
4.教学形式单一
部分学生反馈对吟诵感兴趣的人较少。从教师采访中可以看到,目前学生学习吟诵的方式比较单一,吟诵课基本等同于语文课加上吟诵基本技巧的学习。“入声”“破读”“依字行腔”等中小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术语的讲授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以至于这些学生认为吟诵是与当下学习生活相去甚远的难以掌握的技能。
(二)关于进一步做好吟诵进校园工作的建议
1.培训教师团队
学校可以聘请吟诵专家为语文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使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宽阔的眼界。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不断丰富专业技能和教学手段,以拥有复合型的专业能力,将知识多角度,有层次的呈现给学生。即使吟诵技巧没有在语文授课中得以应用,对语文教师自身素养和知识储备也是一种提升。
2.丰富课程资源
为保证语文学科的学习进度,满足学生兴趣多样化的需求,中小学可以成立吟诵社团或开设校本课程供学生自行选课。支持吟诵学习但不强制。在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渗透传统文化和古诗文的赏析,省略吟诵规则等理论知识。
3.建设吟诵教材
东北地区成立吟诵社团或校本课程的中小学可以使用校本教材或由徐健顺、陈琴主编的《我爱吟诵》等规范的古诗文吟诵教材。各校吟诵授课教师有必要建立联系并交流本校吟诵课程开展的进度和成果,对良好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分享,构建有效的吟诵学习体系。
4.创新教学手段
学习不仅限于在课堂上讲授吟诵的基本规则,还要让学生近距离欣赏吟诵,多听、多看、多感悟,使吟诵与时俱进。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经典咏流传》等与吟诵相关的节目视频引入课堂,或把同一首诗词(如《水调歌头》)的歌曲和吟诵调进行对比,带领学生探索吟诵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探索并更新教育方法。在学生有兴趣学习并且会简单篇目的吟唱后,再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后期,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行创作诗词并吟唱,达到吟诵学习与诗文创作的融会贯通。在保证正常教学进度的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附件
一、东北地区中小学吟诵教育现状调查统计数据(教师版)
老师,您好!我是中国戏曲学院2015级本科生。为了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中小学生吟诵学习的基本情况,分析吟诵开展现状和教学实际情况,推进吟诵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故此请您抽出宝贵时间,如实填写以下问卷。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年龄 □30岁及以下 £31—40岁 £41—50岁 □51岁及以上
3.您的教学科目或担任职务
£语文 £物化生等自然科学类 £艺术类
£数学 £政史地等社会科学类 £体育类
£英语 £教辅人员 £其他
£管理人员 £外聘教师
4.您的受教育程度 £本科 £硕士 £博士 □其他
5.您的教龄
□0—5年(包含5年) £5—15年(包含15年)
£15—25年(包含25年) □25年以上
6.您听说过吟诵吗?
£没有 £听说过
£知道并了解一些 □了解并且会吟诵
7.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吟诵的?
£学校有吟诵课 £在电视、电脑、手机里见过
£看过现场表演 £亲朋好友的熏陶 £其他
8.您喜欢吟诵吗? □喜欢 £不喜欢 □没感觉
9.您对吟诵的认识?(多选)
£吟诵是一种学习方法,是探寻中国古典文献以及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吟诵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培育学生道德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利用吟诵的形式能够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对语文学习有重要的帮助。
£吟诵可以作为兴趣培养,但对个人升学和成长没有什么实用性。
£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吟诵已经过时。
10.您是否支持学校开设吟诵课程(在语文课中加入吟诵)?
□支持 □不支持 £无所谓
11.您认为中小学生最适宜通过哪种方式学习吟诵?
□学校开设吟诵课程 □学校社团或兴趣小组
□拜师学艺 □观摩演出等
12.如果您所在的学校开设吟诵课程,您认为难易要求上达到何种程度为宜?
£会经典古诗文的吟诵 £了解吟诵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规则
£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和创作能力 £其他
13.您觉得学校组织吟诵普及类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感兴趣的人较少 £占用正常课程学习时间
£师资匮乏 £教学形式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 □缺少经费支持
£缺少实践机会 □对学习没有促进作用
£家长不支持 £其他
14.您认为吟诵进校园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多选)
£学会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增强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 £进一步了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在学习吟诵中收获快乐 £占用正常学习时间,影响学生成绩
£没什么影响 £其他
15.您认为吟诵进校园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哪些作用?(多选)
£丰富文化活动 £陶冶个人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提升师生综合素质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促进学风、校风建设 £增强集体荣誉感
£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没什么作用
16.您认为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导向,学校会继续推进吟诵的普及与推广吗?
£会 £不会 £不清楚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二、东北地区中小学吟诵学习现状调查统计数据(学生版)
同学,你好!我是中国戏曲学院2015级本科生。为了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中小学生吟诵学习的基本情况,分析吟诵开展现状和教学实际情况,推进吟诵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故此请你抽出宝贵时间,如实填写以下问卷。本次调查以不记名形式进行,问卷回收后仅作为研究使用。我们将对数据进行严格保密,敬请放心。感谢你的支持与配合!
1.你的性别 □男 £女
2.你的年级 □1—3年级 £4—6年级 £7—9年级
3.你听说过吟诵吗?
£没听说过 £听说过
£知道并且了解一些 □了解并且会吟诵
4.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吟诵的?
£学校有吟诵课 £在电视、电脑、手机里见过
£看过现场表演 £其他
5.你喜欢吟诵吗? □喜欢 £不喜欢 □没感觉
6.你对吟诵的认识?(多选)
£吟诵是一种学习方法,是探寻中国古典文献以及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吟诵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培育学生道德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吟诵可以作为兴趣培养,但对个人升学和成长没有任何的实用性。
£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吟诵已经过时。
7.你认为普及吟诵是你所在学校的主要文化特色吗?
□是 □不是 £不清楚
8.你希望学校举办吟诵相关的课外活动吗?
□希望 □不希望 £无所谓9
9.你是否支持学校开设吟诵课程(在语文课中加入吟诵)?
□支持 □不支持 £无所谓
10.(如果)学校开设吟诵课程,你最想学到什么?(多选)
□吟诵的规律和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
□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其他
11.你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学习吟诵?
□学校开设吟诵课程 □学校社团或兴趣小组
□拜师学艺 □观摩演出等
12.你认为吟诵给你带来的影响?(多选)
£对学习古汉语有一定帮助 □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
□对自身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有益 □浪费了我的课余时间
□又多了一种兴趣爱好 □影响不大
□其他
13.如果你所在的学校开设吟诵课程,你认为难易要求上达到何种程度为宜?
£会经典古诗文的吟诵
£了解吟诵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规则
£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和创作能力
£其他
14.你觉得学校组织吟诵普及类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感兴趣的人较少 £占用正常课程学习时间
£对学习没有促进作用 £师资不足
£教学形式单一 £缺少实践机会
£父母不支持 £其他
15.你认为吟诵进校园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哪些作用?(多选)
£丰富文化活动 £陶冶个人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促进学风、校风建设 £增强集体荣誉感
£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没什么作用
£其他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你的支持和配合!
参考文献:
[1]张本义:吟诵拾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2]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7.6.
[3]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4]王力: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4.3.
[5]赵敏俐:中华吟诵的抢救、研究与当代传承[J],文学与文化,2016年02期.
[6]陈少松:从事吟诵教育二十四年感言[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5年02期.
[7]秦德祥:吟诵传承的价值、疑难与设想[J],中国诗歌研究动,2009年01期.
[8]陈少松:让传统走向现代——弘扬古典美文吟诵艺术断想[J],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01期.
[9]孔颖达:毛诗注疏·卷一[M],收入《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
[10]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年.
[11]朱熹:童蒙须知[M],收入《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2]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中华书局,1983年.
[13]刘晓南:论朱熹诗骚叶音的语音根据及其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4期.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