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吟诵的读书法将古诗文教学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赵雪莲 2019-08-30 13:37
摘要 吟诵本身是中国人传统的读书方法。但是吟诵已经在现代教学中基本消失,现在的师生都已经习惯了从西方引进的朗读法,那么为什么还要学它呢?那是因为只有用吟诵的方法才能够读出作者创作时所蕴含的真实情感,才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爱上古诗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吟诵;古诗文;教学法
作者 赵雪莲,女,北京市延庆区第四中学,高级职称,语文教师。北京市吟诵教育研究会教研培训部部长,研究会课程教研组核心成员。中学吟诵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在学校开设学生吟诵课,吟诵选修课,在网络上引导学生和教研培训部的老师吟诵,在延庆区上吟诵示范课,为吟诵课程设计小组的老师说课,给首师大诗歌研究中心吟诵师资培训班的老师授课。
古诗文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它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里面有无数名人雅士的喜怒哀乐,有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汉字几千年来传承不断的密码。可是,这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形式,时至今日,境遇却处在很尴尬的位置:老师想尽办法的教,学生费尽心力的学,可是怎么也记不住,古诗背诵下来不久就忘记了;古文学过几天就和没学一样。考试的成绩自然就不用说了,最可怕的是:走出学校后,如果不进行专门的文学研究或者专业创作,古诗文就彻底和我们脱离了关系,试问成年人还会背诵几首诗,还记得几篇古文?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古诗文教学落到实处,就成为了一直想突破的问题。
吟诵,是吟和诵的合称。是中国汉诗文创作和读书的一种方法。好的吟和诵都是将诗文的内容美、声韵美、音乐美创造性的赋于声音表现出来,都有曲调、腔音,但无固定乐谱;俗言之,都是以语声的抑扬顿挫、语势的轻重缓急,把诗文拉长嗓音唱出来,是介乎念读与歌唱之间的一种音乐语言表达形态。“吟诵是音乐艺术”(秦德祥,《吟诵音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打个比喻,念读好比红外线,歌唱好比紫外线,吟诵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组合多姿,变幻多彩,绚烂迷人。
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语言学家郭沫若先生释“吟诵”:“……那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无乐谱的自由唱。”(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郭沫若·序>》)。
看到这些理论知识,让笔者恍然大悟:为什么学生不爱学古诗文?为什么老师教古诗文方法单一枯燥,效率低下?原来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法,“吟诵就像唱歌”,读古诗文“就像唱歌”,就是这样一个读书的方法,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它让古诗文从朗读时的晦涩难懂,变成了吟诵时的灵动优美;从朗读时的毫无韵律,变成了吟诵时的婉转悠扬;从朗读时的昏昏欲睡,变成了吟诵时的如痴如醉。
吟诵本身是中国人传统的读书方法。但是吟诵已经在现代教学中基本消失了,现在的师生都已经习惯了从西方引进的朗读法,现在为什么还要学它呢?
一、吟诵: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其实答案很明确,第一就是它解决了教学的第一大的问题:兴趣。逼迫小朋友学习要有目的,告诉他学习是苦的。这其实很可笑,有些成人这样长大,于是他也逼迫孩子如此认为。有些学习为了功利目的,比如改变生活,那么或许真得很苦,却没有办法。有些学习为了攻克难关,表象上也很苦,而热爱它的人心里却很甜。这与本文所探讨的都不是一个问题,现在谈的是基础教学。在基础教学中,大多数孩子是因为“有意思”才学习的。在笔者运用吟诵教学法教授古诗文之后,一个小姑娘在作文本上写道:语文,现在成了我最喜欢的科目”。笔者给她的评语是:“这意味着它要成为你学得最好的科目了。”
吟诵是一种“歌唱”,古人读书等于就是“唱歌”。这是因为汉语可以用来歌唱。但是,它可以歌唱我就一定要唱吗?可以推断,古人之所以要用吟诵的方法读书,其实就是研究了教学法,古人称之为“心法”的乐音,让读书变得可爱。这改变了传道的状态。中国人怎么就可以想到这些呢?因为有“阴阳”的思想。如果说,文字内容是“阴”,它安静却深刻。那么就用唱的方式服务与体现,使之灵动而直接,这种吟诵的方法便是“阳”。阴阳结合,于是学习有意思了。现在许多孩子讨厌学习古诗文,并且不能理解古人为什么会有这些内容,古人为什么要学这些,进而推断古代的教学是落后的。其实不知的是,我们扔掉了很重要的一半内容。
反观开展了吟诵教学的学校或班级,他们主要改变的就是古诗文教学的状态,孩子开心的学习,不再仇恨古诗文。所以,笔者看也可以以次来检验吟诵教学是否正确。学生是否乐学,应该是吟诵教学是否成功的第一标准。
笔者接触和教授吟诵教学时间不长,但是吟诵教学是分步骤进行的。或许笔者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吟诵规则,不能讲清楚那些声韵的意义,但是先播放录音,让孩子先爱上吟诵,先“唱”起来。兴趣来了,记忆有了,他们对于古诗文的感觉会亲近起来,吟诵那最为浅显的作用也就有了。课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读法变了。以前读古诗文都是用朗诵的,而且也一直在不断的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朗读,可是结果却差强人意。如何有感情的朗读,好像除了强调重音和高低音的变化就再无他法了,可是这样的有感情的结果并没有对于诗意的理解上有根本性的帮助。而平长仄短的吟诵就不同了,吟诵首先就是让一个个僵化的文字变成了一个个有生命的音符,化为乐音,自然就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在平长仄短的规则中,再也不用为学生如何有感情的读文本而发愁了,因为只要他一按照这样的规则吟诵,自然就带出了感情。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的场景发生了变化。以讲近体诗的时候,一进入读书环节,就成了最无聊的环节,学生最不喜欢的环节,可是现在不同了,读书环节成了最美、最精彩的环节,优美的乐音,让学生身心都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
再次,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以前老师讲古诗文,关注的仅仅是字面本身的意思,通过字面意思进而关注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这是没错的,可是问题在于这些内容和学生本身的生活没有联系,无法让他们产生共鸣。所以读书就成了被迫而为的事,能少读就少读,能不读就不读。
可吟诵就不一样了,吟诵关注的是声音所传达出来的情感。通过吟诵,原来一个个僵化的方块字瞬间变活了,我们眼中的文学变得灵动而跳跃,每一个汉字都带着音符,组成一曲曲生动的篇章,瞬间将学生带入了诗中创设的意境,让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原本枯燥无味的读书环节马上就变成了最美的环节。吟诵古诗文的孩子,由原来的家长老师说“你们给我好好读书”,变成了现在老师家长说“我们能不能先读到这里”。
第四,对近体诗的情感理解发生了质的改变。以前对于近体诗的理解,都是通过字面的意思来把握,表面上说思乡我们就认为是思乡,表面上说繁华漂亮就认为是繁华漂亮。但是利用吟诵的基本规则去读书,我们通过声音去感受,才发现原来文字表面的背后却别有一番洞天。
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是什么,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恐怕这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的疑惑问题。笔者听过最温暖的、最人文的答案就是北京市吟诵教育研究会朱畅思老师的回答。他说:“学习古诗,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变成一个温柔敦厚的人。”学习古诗文,用吟诵的方法正确读懂古诗文,让孩子通过文本对于千年以前的古人产生一种文化上的关怀,那么,是不是就对身边的人也产生了关怀了呢?那么教育目的是不是就达到了呢?
实施吟诵教学1年多的时间以来,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境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感悟到了古诗文中的长短高低,进而就有了进一步发挥吟诵作用的机会。现在他们拿到一手全新的古诗文,通过吟诵,通过音韵分析,很快就能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1年的多的吟诵教学,不但为学生开启了全新的古诗文学习之门,还让学生如痴如醉的爱上了古诗文,学生见到古诗文就会不自觉的吟诵起了,习惯性地开始进行音韵分析。
二、吟诵:有助于古诗文的记忆
清华大学的一位专家曾经说过: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一会儿就没了。一篇文章、一段文字背下来,很快就忘了,从早晨到晚上,大概会遗忘80%。因为这样的记忆只是属于大脑皮层的记忆,你用力地背诵,好像是背下来了,可是其实你只是在大脑皮层上划下了一道浅浅的痕迹,而大脑皮层是会反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将凹进去的部分反弹回原来的模样。于是当大脑皮层恢复原样的时候,记住的知识也就忘记了。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学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背诵下来的古诗文,没多久就忘记了。
可是大家大概都会有这样的记忆: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你的思维中,时常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有的时候甚至这件事除了你自己,别人都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只有你记住了呢?那是因为那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你的情感,使得这件事杀开大脑皮层,进入脑干区,这就叫情感记忆。事实证明,情感记忆才是真正的记住。
如果说得专业一些,乐音带来情绪,情绪由脑干部分负责处理,乐音将内容带进脑干部分记忆,所以容易让人记得牢固。于是我们说吟诵有助于记忆。这是第二个好处了。
如今国学强势回归,我们都希望孩子多背下一些东西。但是背书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捂胸口背书法”,看一眼,捂在胸口上一下,这样是背不下书,或者说不能长久记忆的。因为没有读够。而反复重复一个内容,往往没有兴趣,也耐不住性子。这便矛盾了。美好的乐音,好听的吟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人爱读,就像唱歌一样,喜欢反反复复听和反反复复哼唱,于是不知不觉地背了下来。徐健顺老师讲课的时候总问大家,你背过歌词吗?但是你总能开口就流畅唱出几十首歌的歌词不是吗?所以,功利一点说,我希望挑选那些规则没有问题,在乐音上很容易被接受的吟诵调来学习。日后是否会“口味越来越重”那便是以后的事。
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课本上的古诗文同学在吟诵声中轻松的背了下来,不但如此,孩子们还背诵了60多首《诗经》,背下来了整部《三字经》,背诵了苏轼的30多首诗词和《声律启蒙》上部的前5个韵部。现在学生一张口“唱”就是古诗文,完全取代了流行歌曲的位置。
三、吟诵:有助于理解古诗文的情感
还是探讨一些吟诵高大上的好处吧。让你把歌词读出来会怎么样,估计你会拒绝;让你把戏词读出来怎么样,估计你不会感动。而唱出来呢?有人要流泪了。这是乐音带来的情感。但是中国文学的乐音,不是后加上去的,是文字本身带来的。汉语是旋律型的,虽然上古语音究竟是音高型还是旋律音高型,这存疑,但汉语拖长可成音调,文人对这些音调极为敏感,听之而发挥,遂成一些声音的意义。约定俗成,有意无意利用这些拖长的乐音给来创作。这声音的意义自然也就赋予其中。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个情况,不用乐音去感知诗歌,又怎么去理解诗歌呢?这便是第三大好处,吟诵有助于理解。
以往不谈声音的价值,故而也不需要吟诵。讲一首诗歌的时候,我们会讲意象、文法、炼字等,这些都没有错误。而韵字带来的感情特点呢?虽然笔者反对将其夸大,却不可忽略。几乎每首诗歌都有入声字,古人说做完一首诗歌,往往是要调整的,调整的内容就是入声,因为它读起来短促有力,算是汉语声音的一个“特殊分子”,所以它往往在句子中起到点睛作用。这个特点又有多少人会在课堂上提到?还有长短高低呢?近体诗有格律,平声与仄声利用其长短高低的语言特征在表情达意上有很精巧的用处,这又有谁会提到?之所以不提,是因为读的时候“一笔带过”了,如果夸张和拉长就会感悟得到。夸张和拉长,于是吟诵就产生了。可见吟诵是直接指向理解的。一个教吟诵的老师,刚刚开始,模仿调子,带着孩子唱一唱,值得鼓励。这不过是在学“象”,学“象”也很好。不过希望大家不能一直如此,总要过渡到利用吟诵理解诗文上来,那便是学“质”了。
学生拿到一篇古诗文,吟诵过后,他们在理解基本大意的基础上,立刻就关注文中的入声字和韵,并且初步通过吟诵的调子来推断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传达的情感,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接受教师的教授时间有限,学生在校首先应该学到的就是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人的终身学习。
四、吟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内在气质
到此,估计教学上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就都说完了。或许不易实现而最为重要的作用,那便是人的气质。吟诵是慢的,虽然根据不同文体与作用,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总地来说,比朗读慢,因为每个字都拖长了。中宣部王世明副部长说,这可以让中国人找回自己的慢生活。
“唱”一首诗,在速度上,一定是慢的。既然慢,这便有了回味的机会,回味带来的是一种气质。既然慢,于是便有了享受的机会,享受带来的是一种气质;既然慢,于是便有了欣赏的机会,欣赏带来的是一种气质。长此以往,气质就在举手投足而有所改善。所以吟诵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吟诵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吟诵不仅在外部,更在核心。所以也可以说,认识到这个地步的吟诵者才能真正的学好吟诵。
虽然吟诵不是万能的,但是对与古诗文教学来说,它确实是一把金钥匙,让教师和学生都穿越时空,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所以,学习吟诵,对于古诗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必须。只有你早知和晚知,理解得深和浅的区别。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