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作者: 2019-05-21 14:12
《论语》中的孝道可谓是发人深省,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深深的印刻在了后代人们的心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则馀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敬老人,出外要尊重长者,谦虚谨慎且讲求信用,博有爱心且亲敬仁者。这些基本功都做好了,才可以让他们去学习书本知识。”由此可知,孔子是十分尊崇孝道的,就连学习也要以孝道的基础。在孔子的那个时代,学习如何做人,可能就是入孝而悌、谨信而爱。做人离不开“孝”,学习也离不开“孝”。
孔子还曾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观察他的品行,三年不改变父亲的事业,可谓是孝了。孝,在古代,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对于孔子的这段言论,我觉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来说,都是过于迂腐的“孝道”了,更不用说现当代了。在古代的时候,因为落后的思想观念,原始又封建的政治制度,想改“父道”,那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失去生存之本,所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算说得过去。而这一直持续到了民国时期,比如说北京天桥,唱戏的孩子继续唱戏,说相声的孩子继续说相声,杂耍的孩子继续杂耍。不是不想变,而是变的风险太大了。民国时期尚且如此,那可想而知,两千多年来,“无改父之道”是多么重要的生存条款了。孝,是一种独立的情感,不管子女在干什么,都是可以尽到一份孝心的。相反的,我倒觉得孔子的前半句话在今天读起来更有意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父母亲永远都是孩子的榜样。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孩子从小就在膝下长大,在孩子的心中,父母一直都是独立的,是不需要自己牵肠挂肚的,这会慢慢的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当孩子长大,远在天边的时候,常常只是思念父母,而很少担忧父母,甚至于,有时父母生病了,孩子们也感受不到。因此,孔子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将父母的身体健康放在心上。
“孝”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的,共有6章,而其它的则是论述了“孝”与其它事物的关系,如学习,做人,礼仪等等,甚至于还有关于治国的,可见,“孝”是十分重要的。
孔子对学生们讲求“孝道”,于是,学生们中辞别孔子,回家赡养双亲的人,就有十三人。所以说,“孝道”对当时的社会影响之大。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孝道”无一不贯穿每一个朝代,甚至出了《百孝经》。在清代时,更是出了“百善孝为先”,这样脍炙人口的俗语。而在这么多年孝道的传承中,《论语》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孝道,在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洗礼之后,已深深植根于千万炎黄子孙的内心土壤,成为我们最当积极践行的善行。
《论语》中子女怎样敬养父母?
一是消除父母的担忧。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健在,子女不可远游。子女守侯在爹娘的身边,早晚请安,问寒问暖,尽其之孝道,使年迈的双亲在晚年能够含饴弄孙,其乐融融。另外,那个时候通讯交通很不发达,常年在外的人,捎个信儿回家去都很困难,一旦做了他乡的孤魂野鬼,痛断心肠的是家乡的二老。若不得已要远行,要向父母告知去向。《论语》认为,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忧牵挂。“父母在,不远游”,在古时农耕社会,人们很少外出。现在为了事业工作,子女要到远方从业或者读书。当然,今天社会高度发展,交通业迅猛发展,出门难不再是外出的问题了。但是外出要随时联系父母,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行踪,不要让父母牵肠挂肚。
二是对父母要态度谦和。
中秋佳节本是万家团圆尽享天伦之乐的好日子。然而,松溪县一位七旬老人却想在中秋节结束生命。在公安民警的耐心劝导下,老人放弃轻生念头,避免了不幸的发生。经民警了解,老人叫蔡某进,因平时子女对蔡老不好,时常打骂,蔡老认为子女不孝,一时想不开想寻短见。
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反问的语气表达否定的态度。孔子认为,替父母做事,先让父母品尝好酒好菜,并不算做到了孝敬。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才是孝,也是最难能可贵的。人的脸色,是由心决定的。子女对于父母,必然有深切笃定的孝心,由此才会有愉悦和婉的面容。凡事都可以勉强,惟有面色不大容易伪装,因此说最难,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可以说是真孝顺了。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因此不应该求之于外,要求之于内。
三是把父母装在心里。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孔子叮嘱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的年事应当念念在心,并且抱以喜忧参半心理。喜的是父母健在,享受了人生的寿延;忧的是人生的大限总是无情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儿女报答父母的深恩又是日少一日了。趁父母健在时好好孝敬 ,“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已来不及了。要记住父母的年龄,还要记住父母的生日,而且每年都要进行祝贺。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民风醇厚了。 这句话说明了曾子对于丧祭之礼的高度重视。在儒家观念里,对于鬼神的存在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虽然怀疑鬼神的存在,儒家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儒家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形式。“慎终追远”的丧祭之礼有如下作用: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丧祭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例如历史上大战之后对于战死英灵的祭祀,某人去世后其生前的团队为其开追悼会、追思会等等。三是对于国家而言,领导者高度重视丧祭礼仪。在古代和现代,领导者重视丧祭之礼,能够有力的倡导孝道、不忘历史的社会风气,增加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比如古代皇帝要定期祭天祭地;我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定期献花;每年的二战胜利日各国首脑一般要跑去给战死者祭奠,日本人建立靖国神社定期祭祀,我们搞的祭黄帝陵、祭孔子等等,都表现了“慎终追远”这一丧祭之礼的重要作用,说到底,唯有不忘逝者,方能更好的教化生者。
《论语》中的孝道精神在现实中培育人们的感恩意识。
感恩, 是社会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道德天平, 是道德良性互动的一种润滑剂, 也是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知恩、感恩、报恩, 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关系的正确认识, 也是在这种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责任感。知恩、感恩、报恩, 是一种美德, 是一种修养。假如每个人都能心怀感恩, 社会就会减少很多埋怨、牢骚、摩擦和仇恨, 个人也会减少烦恼和痛苦。人与人的相处, 如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 仇恨嫉妒便会消失于无形, 是非烦恼自然匿迹无影。以感恩的心创造快乐的人生。
《论语》中的孝道精神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是由不同的家庭构成,每个家庭都美满幸福了,那我们的社会就能和谐。孝道思想饱蘸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心和爱护, 富有人文主义情怀,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