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孔子眼中的孝顺原来是这样子的
来源:“三千小童”公众号作者: 2019-05-21 14:21
《三字经》说: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三字经》又说: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三字经》中,对父子关系做了两个定义。一是相亲,一是相恩。
事实上,《三字经》作为蒙学总要,对父子关系的定义,是一个相互的关系,而从来不是单方的义务。这让我们想起一个孔子和弟子曾参的故事。
曾参除了是孔子的弟子,他更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孝子。曾参的事迹在《二十四孝》中的名字叫“啮指心痛”。
《孟子·离娄上》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孟子说: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有酒肉。将要撤席的时候,必定请示剩下的给谁。如果问:“有剩余吗?”一定回答:“有。”孟子评价说:“像曾子那样,就可以称得上顺从父母意志的奉养了。侍奉父母如果能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曾参孝顺父亲的故事。这次,孔子可就有些看法了。
曾参有一次种地误除了瓜苗,结果父亲暴怒之下打他。曾参呢,也不跑也不躲。结果父亲越打越有气,居然一棍子把曾参打晕过去。等曾参醒来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父亲道歉,说自己不孝,做错了事情,害得父亲生气,还得亲自打他,让父亲打他受累了。
孔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给曾参讲了另外一个孝子的故事。
这个孝子就是舜。
舜在《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名叫“孝感动天”。孔子对舜是非常尊敬和推崇的。不过他讲的这个关于舜的孝顺故事是这样的。
舜的父亲因为受到舜的后母挑唆,对舜一点都不好,也是动辄就打就骂。我们来看看,舜对于父亲的打骂是怎么处理的呢?
孔子说,父亲骂他的时候,他就听着,不跑;父亲如果用小棍子打他的时候,他也忍着,不跑。但如果父亲大发雷霆,用大棍子打他的时候,舜可是撒腿就跑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是这样解释的。他说,舜是这样想的。父亲小打,不至于把自己打坏打死,这个可以忍。而父亲在盛怒之下,用大棍子打自己,就可能把自己打死。
作为一个孝子,如果被父亲打死了,那么父亲必定会被人指责,这对于儿子来说,就成了不孝。所以,逃跑,是为了避免让父亲成为乡邻指责的对象。
讲完这个故事,孔子语重心长地跟曾参说,你父亲打你你不躲,结果把你打昏了,如果你不幸被你父亲打死了,你这不是把父亲置于一种不仁不慈的境地了吗?真够鲁的。
鲁,是孔子对曾参关于这件事的评价。
不过,千万不要误解了孔子的这个评价。事实上,孔子对孝顺有着自己非常清晰的看法。
有一次,子夏问孔子,老师,什么才是孝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有必要对子夏简要介绍一下。孔子门下有两个非常好学的学生,一个是子游,一个是子夏。这两个学生别看资质平平,但特喜欢问问题。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老师,一定喜欢提问的学生。所以子游、子夏非常受孔子喜爱。
每次子游、子夏问完问题,孔子的回答让两个学生非常赞叹。据说有一次老师回答的太完美了,结果子游、子夏听出了神,忘记了对老师的赞美。至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叫做“游夏莫赞”。
老师解答的好,通常还有另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学生问得有水平。就比如说子夏这个问题,他问的是孝,而不是孝顺。
那么这个区别在哪里呢?
关于伦理纲常,古人比现代人讲究的多。就比如说,孝和顺,其实是两个概念。适用的并不是同一类人群。古人讲究的是,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在《三字经》中被称为“十义”。
孝与慈相对。父母对子女要慈,子女对父母要孝。
和与顺相对。丈夫对妻子要和气,妻子对丈夫要恭顺。
所以说,孝,是对子女说的;顺呢,则是对媳妇说的哦。
那么,对于子夏这么有难度有深度有水平的问题,孔子老师是如何回答的呢?
孔子回答:色难。
这个意思是说,孝的基本表现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
通常说,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就看他对家人的态度。
平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人,平时在外边谈吐文雅,举止得体,谨小慎微,和颜悦色。一回到家中,立刻就像换了一个人。对待父母大呼小叫,好像训斥仆人,对待家人声色俱厉,好像对待仇人。
也许有人说,家是港湾,外面压力那么大,在家就不用装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父母之所以忍受你的大呼小叫,只是始终有一种情和恩,这就是开头咱们说的“父子情”、“父子恩”。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父母,无论他们生活多么拮据,无论他们地位多么低下,无论他们生活多么苦难,他们的心,都始终是能给儿女遮风避雨的最温暖港湾。
即使这个港湾外面已经斑驳陆离,内部已经千疮百孔,但他们始终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持着港湾内的温度。
儿女,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所以说,面对你的大呼小叫,父母也不过是尴尬一笑。这就是孔子对孝最深刻的解释,色难。
孔子对孝有着独特的理解,更加喜欢孝顺的人。所以,虽然他认为曾参有点“鲁”,但后来真正继承他衣钵的,正是曾参。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