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柯远扬 钟兴言: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孔孟仁爱、民本的传统

来源:贵阳孔学堂作者: 2015-08-27 16:17

  作者简介:柯远扬,男,福建闽侯人,1938年生,195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马来西亚儒学国际联合会理事、福州市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顾问。著有《孔学新说》、《闲话夏商周》、《秦汉人足迹》,合著《八闽文化》、《台湾文化》。发表研孔论文80余篇。

  钟兴言,男,1971年8月生,福建福安人,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知我们: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春秋初期,齐国的宰相管仲指出: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这是春秋时代的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由此可见,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乃国之灵魂,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切不可等闲视之。

  春秋后期,孔子时代以“仁”与“礼”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的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呢?当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经过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直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在党的十八代会议上才正式形成。毛泽东以人民利益至上,以平等、富强、“不断革命”等为核心价值观;邓小平以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价值主体,以共同富裕,思想解放,效率优先,发扬共产主义道德等为核心价值观;江泽民以人民群众为本,以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为核心价值观;胡锦涛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观等为核心价值观 。这些论述特别强调了民本的思想,也涉及到仁爱的范畴。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党十八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中各方面的智慧,经过认真讨论,反复征求意见在综合各方面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共有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亦即建国的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回答了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要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回答了培养什么样公民的价值要求。这是一个既立意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核心价值观。

  我国古代儒学经典《大学》 指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段话所概括出的“八条目”,体现出的逻辑关系,前言是后语的“因”,而后语是前言的果。从一定角度分析,“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这与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受儒家文化统合一体 的思维导向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精神命脉。” 2014年9月24日,他在《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的讲演词中,又再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众所周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脉中,孔子所创立的学说及其相应的伦理是这一脉络的主流,以儒家伦理为根基的中华传统美德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脉,滋润着历代人的心田。这一脉络的主流孔孟之道自然是极其重要的关节点。要把握这文脉的基本走向,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首先应立足于孔孟之道。现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孔孟仁爱、民本传统的关联,作如下的论述:

  一,讲仁爱

  生活于春秋后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亦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奠基人。他不满于当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局面,一心想变天下无道为有道。他提出了“为政以德” 的理念。他认为只有把政治统治建立在道德教化的基础上,才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走上正道;而依靠法制、刑政,民众虽然不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

  孔子在自己确定的“为政以德”的理念指引下,认真地观察了当时的社会,从社会变革和动乱中悟出了一度被奴隶主阶级泯没了的人的价值,他反对用俑 ,即反对人殉。有一次马房失火,孔子只问:“伤人乎?不问马” 。这里的“人”显然是指喂马的奴隶和平民。在五个奴隶才能换得“匹马束丝”的时代,一个奴隶的价钱抵不上一条马腿。马房失火,不关心马,而只问人有没有伤亡。这充分证明了孔子冲破把奴隶当做“会说话工具”、牲畜与牛马同栏的旧传统观念。他站在时代潮流前列,代表人类理性智慧的发展,为恢复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第一个站出来承认人是人,不是牲畜,不是“会说话的工具”,公开地宣布了他关于“仁”的学说,提出了人性的理论。

  何谓“仁”呢?古代“仁”与“人”同义。甲骨文里没有发现仁字。西周金文里是有的,其写法仌,有人认为下面两小画是另一个人字代号,这很有意思。我们今天碰上连绵字,就是这样写的,古代也是这样办。如石鼓文中的“子子孙孙”就写成“子 孙 ”,因此仁即是人人。先秦典籍常有“仁者,人也” 的说法,与金文的写法是一致的。由此可知,根据金文及古书记载,孔子之前早就有了“仁”字。《诗经》曾两次出现“美且仁” 其“仁”字含义,主要是指有人样子,有男子气魄,强调外貌英俊威武,似乎不具有道德含义。《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一句,应是说仁是指周公的容貌气质,举止很像祖考,似乎也不包括内在的德性。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从仁的用法分析,仁的内涵有了很大的变化,已完全是一种道德观念,因为“人之为人”就在于他是一种道德动物,在于他是追求一种道德生活。正是这一点,人将自己与其他动物从本质区别开来。从文献资料看,当时的仁或不仁,常常用来评价人的行为。如“不背本,仁也” “大所以保小,仁也” 。一种行为被称为“仁”,便认定它是大家所认可承认的,同时也是值得人们去实践、完成的。同样,一种行为若被称为不仁,如“以怨报德,不仁” ,“幸灾,不仁” ,便意味着不被人们观念所接受的,也是不应该去做的。

  “仁”的含义是什么呢?许慎:《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本指两人之间亲密无间,后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敬。这种解释将“仁”人际化,认为“仁”是表示人际关系的概念,这明显存在着偏问。在《论语》中,孔子则赋予“仁”新的含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在孔子看来,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所以,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但爱人、推己及人都不是空洞的。根据社会上各人的身份、地位不同,仁的要求也不同:如要求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对一般人而言,仁要求其表示现为恭、宽、信、敏、惠、敬等。总之,在孔子创立的“仁”学思想里,仁包含着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各尽其责,都要演好社会不同角色的含义。

  我们根据《论语》中,孔子对弟子问仁的不同回答的记录材料,可知他所说的仁德包括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敬、无怨、訒、先难后获等具体道德,而仁是上列诸德的总体,必得诸德必集,而后始成为仁。仁者,“先难后获” ,“仁”代表“成己”“爱人”超越过程,不是一蹴(cù)而就的。这是孔子谈“仁”的独特之处,也是理解孔子“仁学”的关键所在。

  孔子谈“仁”,另一个明确的含义是“克己复礼,为仁” 。其实这是古已有之的观念。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这说明,“克己复礼,仁也”是古已有之的观念,所谓“克己”就是要克除已身中的私欲、缺点等不利实现仁的内容,而“复礼”则是要求恢复礼乐的文明秩序。这表明要行仁,要求个人自我克制、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也就是仁要落实于个人修养、品质之中。据《论语》记载:“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者訒’。曰:‘其言者訒,斯谓之仁矣乎?’‘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据《仲尼弟子列传》,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要求他“其言也訒”,说话要谨慎。当然,“其言也訒”,本身并不等于仁,但能克服自身的缺点,便可达到仁。在古人看来,“体仁是以长仁” ,只有体会、理解仁,按照“仁”的要求去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人。

  其实,在“仁”字概念中,应包括“成己”,在《论语》中不难发现,对“身”与“己”的关注。如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 。孔子强调,“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没有“立己”,何以“立人”,不能“达己”,何以“达人”?这种思想被子思概括“成己,仁也” “成己”与“爱人”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爱人”恰恰源于己的自觉、自反,所以爱人的实现,同时即是“成己”、“立己”的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仁”的基本内涵。

  仁与礼,本是两个东西,而孔子把两者合二为一,认为仁裡而礼外。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父、子各行其道,本是礼,但它所体现正是君正、臣忠、父慈、子孝的伦理规范,所以又是仁。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恭、敬本是礼,然恭敬的背后却隐含着爱人的心,隐含着对他人的关爱,所以又是仁。两者的关系是:礼以仁为根本,是仁的外在表现;仁以礼为形式,是礼的根本内核。

  战国中期的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姓孟,名轲。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性善说”是孟子学说的基石。他主张仁政,他认为:为政仅有“仁”(善)心,是不够的,还要施仁政,不行仁政,不能平天下。他强调,仁政要从富民开始。“黎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财不可胜用,这是仁政的基础。同时,他亦强调民皆行仁,才是完善的仁政。

  从孔子创立仁学,主张“德治”到孟子提出“仁政”,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大发展。孟子的“仁政”学说,在经济关系方面主张“制民之产”。他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 。“制民之产”的具体办法是井田制。滕文公派毕战请教井田制的内容,孟子回答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其意是:实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每一方里的土地为一个井田,每一井田有九百亩,当中的一百亩为公田,以外八百亩分给八家作私田。这八家共同来耕种公田。先把公田耕种完毕,再来料理私人的事务,这就区别官吏与劳动人民的办法。这种“助”的办法,就是将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农民助耕公田,统治者收取公田的农产品作为税收。其实“助”即劳役地租,税率相当于十分之一,这是当时最好的税收制度。丰年统治者可以多得收入而不影响农民生活;灾荒年成,统治者可以少收入些,不加重农民负担,使农民能活下去。孟子把井田制下小农的生活状况描绘得相当美好,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豕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一段名言,其实是孟子所构想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图画。

  孟子倡导仁政学说,主张“王道” ,反对“霸道” ,着眼于尽力争取民心,其目的在于“保民而王” 。在他看来,依靠道德来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象七十子归服于孔子一样。孟子曾对齐宣王说:“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大意是说:商汤统一天下时,从征伐葛伯开始,天下人都很相信他,因此先向东方进攻,西夷的伯姓就不高兴,先向南方进攻,北狄的百姓便不高兴,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人们盼望商汤,正好像久旱望乌云和虹霓一样。……他的来到,正好像天及时降下甘霖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

  总之,从孔子主张“德治”到孟子提出“仁政”,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大发展。孟子将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的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重民本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孔、孟主张仁爱为纲,以民为本,是历代儒学的命脉。孔子把殷周的民本思想提升到了新高度,赋予“民”的新涵义。周公重民、保民,还只是把“民”视为被贵族役使的低贱整体,与人不在同一个阶层,而孔子则进一步承认“民”是具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把这种独立人格和意志抬高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在孔子“讲仁爱”中已述,孔子的仁学思想的核心是“爱人”,“爱人”的表现是由内而外,由近而远多层次的。“爱人”首先应关注人的生命权。马棚失火,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表明他对人的尊重,对人生命的重视。孔子将对人之“爱”超越家族界限,推向“泛爱众”的层面。只有“泛爱众”,才能“亲仁”,当然也只有达到“仁”的境界,才能有“爱众”之举。这种“泛爱众”的仁爱精神上升到政治领域的表现,就是“为政以德”。可见“爱人”、“爱众”是民本思想的基石,亦是孟子谈“仁政”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民本”,也就成立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据司马迁《史记》载:“夏太康失国,兄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五子怨恨,于是追述夏禹的明训,写了一组诗歌。在这五项内容中,其一曰:“民可近,不可下。民维邦本,本固邦宁”,责备夏启之子君主夏太康的错误,借此告诫太康:对于民众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这种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这段话已经把民与国的关系说得很清楚了。孔子认同夏商以来的这种传统观念。当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时,孔子谈了一番道理之后,接着说:“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段话把民与君的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话意是君主行正道百姓就拥护他,如果不行正道亦可以推翻他。

  孟子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表达最完整、最正确的还是那句千古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国家构成的三个主要成分中,孟子认为,人民第一,国家第二,君主第三。在君主绝对统治的封建社会中,这一提法显出孟子敢于破除陈见的革命创新精神,也表现了他足够的勇敢、大无畏的精神。孟子甚至主张对倒行逆施的暴君,人民可以杀了他,不承认他是君主,说他是独夫民贼 。

  我国古代在《尚书》中,就声明了得民得天下的观点,如果“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 一个嫉贤妒能的君主,不用君子,任用小人的话,不但会遭到人民抛弃他不予保护,而且上天也会降罪于他。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他曾明确地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将“得民——得民心——得天下”比作一个链条,步步扣上,缺一不可。而要得民心,就要满足人民的要求,做民希望做的事,不要做民反对的事。一个君主与民“同忧同乐” ,便能得到人民的拥护,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与人民乐忧相同,就符合人间道义,就会得到大量的人民的同情与支援。孟子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孔孟的民本思想蕴含了爱民、重民、安民、富民、惠民、利民、教民等方面。“所重,民、食、丧、祭” ,“重民,国之本也,重食,民之命也。重丧所以尽哀。重祭所以致敬。” 重丧礼和祭礼,是教民以德。孔子十分赞赏子产“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的行为,认为只有爱民、惠民、利民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自己修好身心,再去安定别人,自己做出榜样,才去安抚百姓。他认为治国达到最理想的程度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要安民,就要做到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的精神以及孟子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精神。只有做到安抚百姓,社会稳定,才有可能达到“近者悦,远者来” 。此外,孔子还有个“庶”→“富”→“教”的治国三部曲 。国学大师、北大张岱年教授指出:“先富后教,足食在先,去兵去食惟信不可去的观点是非常深刻的。”

  究竟如何富民呢?孔子提出了三条措施:一是“使民以时” 。孔子提出执政者要合理安排好农民的施役,爱惜民力,使之不误农时。二是“敛从其薄” 。孔子主张税收要“中”为度,反对季氏聚敛、苛捐什税等等,孔子的学生有若建议鲁哀公改变税制,恢复徹法,十分税一,这些都体现了这种精神。三是“政在节财” 。齐景公问治国之术,孔子明确提出“政在节财”,主张轻赋、去奢、从俭,特别是灾荒之年,更应节用薄敛,实行宽惠的经济政策。

  与孔孟主张安民、利民、富民精神一致的另一面就是反对暴民、残民、祸民。《礼记?檀弓下》所记人们最熟悉的孔子控诉“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孔子反对暴政的坚决态度。《孟子?梁惠王上》所载,反映出孟子把那些发动战争、残害人民的人比做食人的野兽,极力鞭挞,可见孟子对残民、害民无比痛恨。因此,孟子主张“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一个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认真办事,节省用度,有礼貌地对待臣下,尤其是对百姓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标准,一定的限度,不能多取、滥取,更不能强取、暴取。

  三、传统与价值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人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限于篇幅,本文着重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孟之道讲仁爱、重人本两个重大课题,现把其与24个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联简要地叙述如下: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创立仁的学说,倡导“仁爱”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良知、重道德、相互关爱的民族品格。“仁”是儒家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与和道德准则。仁者“爱人”是孔子关于“仁”的最本质概括。我们知道,仁爱是以人的善良本性为根基的爱,它是以人的良知为核心,依据亲疏远近关系向外层层扩展而形成的自爱 、爱亲人、爱大众、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

  孔子文化大家、曲阜师大骆承烈教授指出:“仁学是协调、稳定社会各方面关系之学”。“仁的目标是追求和谐、协调” 。这个观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追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是一致的。

  孔子仁学以仁为纲,尊重人的生命存在与价值,追求包括人与天地万物整体和谐。认为人的自身和谐是整体和谐的核心因素。“没有人的自身和谐,就实现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既无法讲生态平衡与社会和谐,也无法‘协和万邦’的世界和平与人间的真正、自由平等;就连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均无法建立。” 由此可见激发人的自身和谐,是孔子仁学的主题核心,是开启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世界和平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怎样才能激发人的自身和谐呢?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足以使人’。” 只有具备了仁的思想,实行恭、宽、信、敏、惠,就能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理想,促进世界和平的实现。

  孔子的“仁”的思想与孟子“仁政”的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及的“和谐、民主、友善”是相通的,是一脉相承的。孔子讲“仁”的目标,就是追求和谐稳定,“仁”与“仁政”体现的人道主义与人文精神、人本主义与今天的民主精神亦相通的。孔子倡导以“恕”行“仁”的办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其二,“己所不欲,勿施欲人” 。这仍然是我们今天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亦即要“恕”的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推己及人,互相谅解,这样才能达到“人和事业兴”、团结和睦、与人友善的目的。这“友善”就是“恕”道精神的继承与创新。

  我国自古以来,立国之本在民。三千年前的夏朝,就出现了“民本”思想,确是难能可贵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到了十四世纪才出现了人本主义,所以中国历史上的人文关怀思想大大地早于欧洲。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我国古代的“重民本”的思想。把它看成完全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后最深层的文化基因,终极价值。

  毛泽东主席曾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邓小平主席曾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所为“共同”,也就体现出“公天下”的思想,“富裕”亦即利百姓,利民生,因此两者都反映出重民本的思想。

  江泽民主席说:“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稳定力量的源泉和深厚的基础” 。2000年2月,他又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其中有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都体现了他重民本的思想。

  胡锦涛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004年3月10日,他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又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以来,亦十分重视孔孟重民本思想的优良传统。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会议上讲话 时作了关于“坚持以民为本”的论述,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话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而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要认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源泉。在此,总书记再次强调了重民本的孔孟传统思想。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明确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具体为如何,他并没有展开论述,但他在2013年11月,亲自到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标志意义的曲阜考察。在考察座谈中,他曾一边称“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一边拿着孔子研究院编撰的《论语诠解》和《孔子家语通释》两书,意味深长地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 。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与赴曲阜考察的标识性的举动,不难看出,要把握“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孔孟之道是一个极重要的关节点。孔孟之道之所以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植根,立足于其中的“文化沃土”,当在孔孟具有丰富而鲜明的“大同”与“富民”的“民本”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三个层面的不同要求,都离不开孔孟的“民本”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植根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孟之道的“文化沃土”,也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合理因素,体现出它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相结合。

编辑:张云轩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