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第三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暨儒家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研讨会闭幕式

来源:贵阳孔学堂作者:贵阳孔学堂 2015-08-27 15:15

    时间:2015年8月20日(上午)

    地点:贵阳孔学堂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

  主题发言

  主持人:李存山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司仪: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老师,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孔学堂,参加第三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暨儒家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下面进行的是大会发言。

  首先,有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存山先生主持今天的大会发言。有请。

  李存山: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道朋友,按照会议的日程,今天上午首先是大会发言。发言的名单和题目大家都有了,我不念了。利用这点时间,我说说,作为非儒学团体代表,其实我还是长期担任中华孔子学会的副会长至今。我来之前,中华孔子学会的常务副会长王红江(音)教授跟我说,最近马上要进行改选,让我代表中华孔子学会来参加这个会。虽然我的工作单位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但也是中华孔子学会的成员。

  占用一点时间,我做这么个证明。

  下面,请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朱康有教授发言。大家欢迎!

  朱康有:我的论文在论文集第433页,由于论文可能理论性强,我在这儿稍微对围绕论文做一些说明。

  最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连续有几篇文章,5月27日有一个著名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接受记者采访,一个整版的题目居然是:专注于等差是孔孟之道的核心。这个文章一开始不疼不痒,说了几句要继承弘扬优秀的儒学成分。但是接下来这个结果,绝大多数正文的内容似乎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一观点。该教授在同样的报纸7月14日再发这样一个高论,认为四书五经的每一个范畴和每一个命题,均被植入了君臣之义的文化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他的同事,一位更为有名的教授,在7月16日的同样报纸第一版最显著位置发表《复兴儒学是文明的提升吗?》,这个文章整篇用了大概25个问号,向我们这些研究和弘扬儒学的同志反问。

  对传统的曲解的印记,至今深深地留在某些学者的头脑中。说到底,他们并没有被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批判走出多远。习主席在去年的儒学大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有重要启示。他讲了15个方面,其中大部分都是儒家文化价值的蕴含。

  在这里,我并不想以意识形态这样一个口味去衡量不同的学术见解。对此,我们只能叹息说,有知学成的偏见比起无知者来说可能更远。

  最近几年,我作为国际儒学委员会的委员,与其他同志一道走访了一些开展传统文化比较有特色的农村、企业、中学、高校等地方和单位,深有感触。如果我们的专家和教授能够深入实际,可能观念就会大不一样。群众的生动实践不但是丰富多彩,也经过走到了我们理论研究的前列。本月13号,我在山西临汾看到,一位民营企业家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正在培训来自体制内的正规中学的90多位校长和老师。15号,我到北京延庆参加一位村支书倡议举办的已经是第12次传统文化的公益论坛。从很多参加传统文化论坛义工的恭敬,与会者专注的神情,大会会场秩序井然的气氛中,我深深感受到基层群众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一种饥渴症。所以传统文化不止是存在于课堂讲授、理论文章中,更是存在于文化实践中,群众做到了,行为改善了,风气进步了,这就是儒家文化的价值。

  就在今年,我陪同林会长到巩义市叶林村(音),他们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民风大变。所以我觉得,我们作为专家教授,应该放下身段,先不要对社会上有些现象,比如对他人鞠个躬,给父母洗个脚,在祖先面前磕个头,穿汉服唐装等这样一些现象下结论,我们要先看看它在实践中的效果。

  弘扬传统文化绝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争论,要关注人们对于幸福人生的需要。我会呼吁更多的专家教授走出我们的书阵,要更多的从事文化自救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践来论证说明传统文化的意义。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内心的呼声,对维护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针对部分人丢掉根本、抛弃传统、魂不守舍的现状而言的。

  今年6月14日,由中宣部、全国妇联主办的: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城召开。这样一个交流会背后的用意,我想是不言而喻的。越来越多的人,必将从实践中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它能够为复兴的明天铺垫更加厚实的文明基础。

  一百多年来,我们一些知识分子失去了阳明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的理念。有网友讥笑我们某些人的新儒学,变成了新辱学。北大调查过,说70%研究传统文化的不是把它作为参照,而是把它作为批判对象。有一位老教授说,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也一样,如果有20%的人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那我们的党就不是这个样子。这些数字可能有些夸大,但是它确实反映了这样一种状况,就是当代大部分人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千百年来留下的文明传统的敬意。我们把很多该是今人负责的失误归结到古人身上,我们一边享受到五千年文明带来的红利,一边口中咒骂着古人。一百年来,我们骂得够多也歧视够多了,大家知道它不但交了合格的答卷而且是极为优秀的答卷。

  现在这几年,中国把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重中之重,显然我们的价值构建又走了一条老路,大家都看到满街都刷满了相同的标语口号,这个效果不敢说很好。价值观的树立不是铺天盖地的一阵风,而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涓涓细流。我们目前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混乱乃至颠倒,尤其是腐败的严重事实,这样下去亡国不敢说,但亡党亡军是可能的。革命者一辈子都在改造外部世界,回过头来才发现最应该革的是自己的命,改造自我世界。所以以修身为本的传统文化,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功能。

  正如西方文艺复兴激发了整个近代的发展一样,我们讲复兴,也要接续自身的传统,这或许能改变西方发展的模式,为人类探索出一套不同的可知道发展的新的文明来。

  我的发言到这儿。谢谢大家!

  李存山:谢谢朱康有教授的发言!朱康有秘书长讲得很实在,他首先讲了中国社会科学报连续发了几篇文章。其实中国社科院有研究人员很多也感到困惑,因为有学者说这是他们一贯的观点,但是连续的发这么几篇文章,我感觉也有一点似乎在反嘲弄,这让我们也感到很困惑。实际上,这一派的观点在前几年关于国学的讨论中,就提出了这些质疑。我记得我跟吴光先生写了三篇文章在光明日报国学版曾经和他们商榷,我觉得现在也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说我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通过我们的研究、实践,来更多的去增加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共识。

  下面,请浙江省儒学学会副秘书长王宇教授发言。大家欢迎!

  王宇: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各位社坛的负责人,各位儒学同道:

  首先,我感谢贵阳孔学堂这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会议环境和周到的会议服务!

  我今天是受浙江学儒学学会和吴光执行会长的委托,向大家报告一下浙江省儒学学会从2013-2015年两年多时间的工作情况。具体内容都在会议论文集650页。我不照着念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简单的向大家报告一下。

  这两年,我们学会的工作应该说继承了2007年以来工作的总体思路,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我觉得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重点,算是亮点。

  第一,坚持学术为主,学术主导。我们学会的主要骨干,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都是专职从事儒学研究的学者。主要的形式就是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2013-2015我们做的重大科研项目,主要的是编写《浙江儒学通史》,大概有四卷的大书,一共115万字。我们希望在2016年能够把这套书正式出版。

  第二,开展推广普及。普及工作主要的形式和载体是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各类讲座。比较成事业的讲座是与浙江图书馆合作的文人讲坛(儒学系列),已经连续举办过一年多时间。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讲了六场。因为浙江图书馆的读者比较多,受众比较有保障。学会的各位专家到下面企业和乡镇去讲座就非常多,不一一细举。

  二是编写各种普及读本。2007-2013年期间,我们编写了一套《儒学普及小丛书》。2013年以来我们做的工作,是由吴老师牵头,还有我跟王副秘书长做的《干部儒学读本》,这个书已经编好,今年国庆前能够出版。这也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央对提高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质的要求,我们编写的。

  第三,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目前,我们现在有一个感觉,地市一级虽然也成立了儒学学会,和我们也建立了团体会员关系,但是现在看来绝大多数的地市儒学团体不是很得力,他们对下面市县区、乡镇的儒学开展是不力的。现在我们经常跟基层的儒学团体合作,指导他们,给他们提供服务。我们现在做的比较成熟的是三个乡镇:一是杭州市萧山区移行镇(音);二是台州市路桥区黄绾(音),也是一位农民办的;三是2013年霞宝村(音)的农民自发的孔庙。他们要求我们定期到当地农村去给他们讲课。接下去我们还有一种形式,直接到农村、乡镇去开我们的年会,而不是老蹲在大城市。

  第四,进行了儒学骨干培训。从全省的团体会员中,由他们推荐和自愿报名的有32名集中到杭州来,由我们提供食宿和培训。张会长对这次培训提出了真学、真读、真训、真用的四真要求。总体来讲,培训的效果还是可以,但经验还需要总结,以后我们还需要继续改进。

  第五,扩大对外交流。我们要跟其他省和海外的儒学团体进行交流,情况不具体介绍了。我们还在摸索,现在在逐渐改进。2014年6月时,我们配合浙江省文史馆发起了黔浙文化论坛,这项活动以后要常年开展下去,学会也是作为浙江方面的学术支持的角色,继续发挥作用。

  以上我讲的五个方面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和亮点。

  我简单讲一下,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吸取社会资源、争取社会支持方面的工作,都是坐着等人家上门来,而不是自己主动跑出去,因此,学会有些工作就不是很连续。

  第二,群众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从学会内部来讲,普通会员的作用和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学会外部来讲,还应该继续扩大,增加有实力、有热情的团体会员更多的加入学会,扩大群众基础。

  第三,人才培养。这不是学术,而是指既有对儒学真正有信仰和一定的理解,同时又有经营策划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我相信所有的儒学团体都是需要的。但这样的人,往往不可能作为学会的专职工作人员来替你工作,往往他有自己的本职,不可能百分之百把精力放在学会的工作上。因此,这样的人其实是制约着学会长远的良性发展的瓶颈。怎么去找到发现这样的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的介绍就这样。谢谢!

  李存山:王宇教授的报告,可以看出浙江省儒学学会做了很多工作。

  下面,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教授做报告。大家欢迎!

  韩星:首先非常感谢大会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的发言,主要是想谈一下《儒家经典与核心价值观》。

  按照我的基本看法,中国文化是有核心价值的,而且这个核心价值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化。儒家形成以后,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还是来源于儒家经典。

  孔子在当时把他能够见到的古代典籍都进行了整理,形成了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六经。孔子当时整理六经之时,他在《论语》当中所说的:述而不作。也就是说,他只是整理而不是创作。我们现在看,实际上他在整理过程中,通过自己重新的编撰和整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实际上他是有述有作。孔子开创了这个学术团体,对中国今后的学术尝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孔子以后,历代的大儒都是通过对传统的经典进行注释,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像西方这样的哲学家,自己把前人推翻,然后重造一个学术,不是这样。

  孔子对六经的诠释,最具有典型,最具有开创性。六经,我们知道它是古代圣王留下的文献资料,也可以说是古代圣王的档案记录。正像孔子认为的那样,六经原本可能只是政教的历史资料,但经过孔子的整理以后,这些历史资料就成为经典。原来可能只是纯粹的文献资料,但经过孔子整理以后,就使我们后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以我觉得,孔子通过六经,在他这种诠释方法下,一方面发扬了我们古代圣王的大义;一方面,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后来,他整理的六经,后来还有四书,后来还有十三经,都成为中国上至历代帝王下至百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

  孔子继承的从远古到他那个时代的古代圣王的精神遗产,开创了儒家学说。这个精神传统,历代的儒家经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历史上,皇权要以经史作为治国理政的依据,也是民间的乡村民规,因此儒家经典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儒家经典就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根本,经学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为什么叫“经”,王国维说:经者为也,可为后世××。对于古人来说“常”就是不变的意思,“经”就是常道、常法。经,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另一方面,经可以不断的诠释,不断丰富,与时俱进,成为后世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的大道大法。

  孔子生长在一个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他主要是通过对礼乐文化的历史反思来悟道。孔子的道实际上就是古圣先王之道,他就代表儒家文化的价值理想和典范。当然,在儒家道中,孔子把它传承下来。

  我们现在说的儒家体现的道或者道统,我觉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核心价值。我们现在所说的核心价值概念,实际上是一个舶来品。它原本指的是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具有内在性,独立于环境竞争要求和管理的时尚。核心价值是从一个组织区分于另一个组织的不可替代的最持久的那部分的特质,也可以说是组织中的DNA。现在我们说的核心价值一般广泛意义上的概念,就是任何社会都具有核心价值,社会的核心价值实际上指的是社会中的理念、价值标准、价值指向。社会的核心价值是指能代表社会全体人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人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我们今天的传统不断以儒家经典为主形成了很多的价值,比如五常、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者爱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患意识、生生不息、诚信为本等等很多很多。这些价值都是我们从儒家的经典中概括出来,而且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价值在今天仍然对我们实现民族统一,实现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应该说仍然是我们现在社会的基本行为标准。当然,现在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习总书记也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他还讲:要认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特别他提出了: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他还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发扬的关系,重点是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固有根本,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源泉。我们今天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这个源泉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我概括地讲,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我觉得应该在继往的前提下开来。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觉得还值得讨论。比如儒家提倡的仁爱,没有在这24个字中体现出来。还有,24个字好像也太多了,不太好记。这都有待于我们在不断的研究中进行讨论和进一步的发挥。

  总的来讲,我觉得30多年来我们经济改革、人民生活提高,我们综合国力的上升,社会的开放、自由度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立,我觉得它关系到中国整体的软实力,关系到中国能否富强起来毅力于世界之林。我们要内发于心,外化于形,当然我们要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吸收传统价值的精华,以传话价值作为基本的资源,赋予它新的内涵,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够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的动力。

  谢谢!

  李存山:韩星教授讲了儒家的常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很深入的阐发。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传承和弘扬儒家的优秀传统,实际上就是要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常道。儒家文化常道可以有不同表述,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六条,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非常重要的。

  前两天,广东人民出版社出了一个小册,在中山市有一个首发式。比如说讲仁爱如何去讲,就以三字经的形式。我做了译文和注释,实际上这些都是从儒家经典里面的集聚,用三字经的形式来表达。如果我收到书以后,我争取给大家寄。

  下面,请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周桂祥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周桂祥:各位专家,各位同行,今天,我受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会长的委托来参加这次会议,我感到非常高兴。来这儿时间不长,但是对我有两点印象很深:一是贵阳孔学堂的规模建筑,包括它对传统文化的归位,对我印象很深。二是贵阳孔学堂在服务上认真周到细致,包括各个环节,这在我参加的全国和国外的会议上是没有的,所以我的印象很深。

  我是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这一次我把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上一次杭州会议以后近三年来的工作,给大家做个汇报。

  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学习。学习学什么,主要是学习儒学文化的经典原著;其次就是学习中央领导同志以及上级的有关精神;再就是学习报刊杂志上的有关重要文章,以及全国社团的交流文章。

  二是抓研究。要普及和弘扬儒学文化,首先要搞好对儒学文化的研究。2013年以来,我们先后以儒学孝道礼仪文化为主题,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儒学学术研讨会和报告会,以及儒学学术年会,效果很好。根据每次研讨会上提供的论文,我们总共出版了三集儒学文化丛书,第四集将在年底以前出版。儒学文化的内刊创刊五年多来出版了19集,我们始终坚持政治性、方向性、学术性的原则,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起到了推动和弘扬儒学文化的作用。我们从2012年开始,坚持每年举办一次中华国学高层论坛,每次论坛都要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三至四名作为主讲嘉宾,参加人员在2000人以上。同时,由于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承办,先后举办了四届儒商论坛,效果很好。

  三是抓宣传。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弘扬儒学文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3月,促进会正式成立了儒学文化宣讲团,先后吸收有专家教授和工作在第一线的儒学爱好者50多人,参加到宣讲团。宣讲团成立四年多来,先后被邀请到城市农村、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各地办的儒学大讲堂进行宣讲,收到好评,已宣讲1500多场,受众是30多万人。2014年10月,我们经过精心筹备,成立了河南国学书画院,通过书画艺术形式,来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书画院成立以后,创作了不少作品,举办了四次大的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四是抓典型。近年来,河南出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涌现了不少的先进典型。我们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宣扬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其中命名的示范学校63个,示范新村和社区7个。还有行政单位,包括县委宣传部,县检察院,他们一致要求给他们命名。我们也命名了4个行政单位。为了表彰推广他们的经验,我们先后在洛阳市劳动局、唐河县、漯河市以及雄县召开了四次河南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学校现场经验交流会。交流会上,大家听取了经验,而且进行了实地参观,观摩了中学学生,进行了经典诵读,观看了传统文化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出,与会人员都感到很震撼。2014年9月28日,今年孔子诞辰2565年的纪念日,我们举行了颁奖仪式,表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土地的十位同志为孔子教育家。

  五是抓队伍。一是班子队伍,二是科研队伍,三是宣讲团队伍。班子队伍有一个好处,特别是学会要有一定的规格,我们2015年第二届选举,我们聘请了5位省级领导作为名誉会长,8位厅级干部作为委员。到地市县开会时,当地的市委书记、市长、县长都要到现场来参加会议,这对于扩大影响来宣传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数学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谢谢大家!

  李存山:河南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我们非常希望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能够推动河南省的儒学研究和普及。中原地区的儒学复兴,也能够带动促进全国儒学的复兴。这是我们的祝愿。谢谢!

  下来,请北京四海孔子学院院长冯哲院长给大家作报告。大家欢迎!

  冯哲:各位师长,各位师友,各位道友,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到孔学堂。

  我从北京飞到台北,从台北飞到贵阳,我感觉一直沉浸在很浓的儒学氛围当中。到这里来,首先非常感谢中国孔子基金会和浙江儒学会,他们搭建了一个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我是第一次参加,但是我非常的向往,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儒学社团,大家共学的一个平台。

  到孔学堂来,我可以说非常欣喜。前天吴光老师说让我发言,我就想到了一句话,叫:圣学日新,真儒无敌。看到孔学堂这样的一个规模,做这样的事情,我体会到儒学,我们所讲的日新又新,与时俱进,可以说我们在这里感受到儒学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再看到诸位,包括孔学堂全体同仁在会议阶段,我也体会到秉承儒学的精神来行事,这让我感受到儒学的力量。

  吴光老师让我说说孔子书院的理念和经验,我非常忐忑,因为我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不过我也很想给各位来报告一下。

  四海孔子学院是在北京的西山,在香山的北坡,是2006年创办,今年马上就要进入第十年。此前,这个书院的前身是因为四海有一个“四海教育和四海传播中心”,此前在整个中国大陆推动了叫“儿童经典诵读工程”,也出版了一些儿童经典诵读工程的教材、图书、音响。四海一直是致力于四海经典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从1998年开始在大陆,当然还有海外的华人社区来推动儿童经典诵读,十年之久。后来为了让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落实,所以我们就选择在北京的西山,开办了四海孔子书院。

  书院,顾名思义就是继承中华传统的文化教育精神,尤其是儒家教育而开办。书院的现状,因为书院是一个半文教的实体,目前我们是从4-18岁的学生有200名,80多位老师,加上后勤行政,大概有300人。分成了五个学部,从孔子院到孟学部到弘义堂到研经阁。基本上书院的定位,就是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体系。同时,基于儒家的立场、书院的平台,它既是教育的实体,也是传播的平台。

  按照上任总理温家宝说,书院基本上是三个中心:一是学术中心,二是教育中心,三是文化中心。按照这三个中心,可以说四海孔子学院也是朝这个方向努力。一方面,我们要构建一个中华文化的文教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做一些基于中华经典的教育教学和教研,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研究课题——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国学和书面教育这部分。再来,基于这种传播,我们也积极的参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项目,四海之前参与了一个项目“汉英对照的大中华文库”,把中华文化的经史子集选出善本,译成白话,传播把世界各国去。这获得了中国图书奖的最高奖。我们和北京的外国语大学、山东骊山书院,我们做了儒学的国际中华识字班。每年,四海一定会组织我们的老师和海内的学者走出去,这两年我们是和德国的公民学、科隆大学办中德哲学对话,跟国际儒联合作办中澳哲学对话,中德是每两年一届。

  中华文化的传统教育在台湾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书院每年都和台湾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经验很丰富的机构合办,从读《论语》、教《论语》,到儒学的生命教育,还有两岸的经学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教育。今年,我从台北飞过来,就是因为我们还办了一个海峡两岸的“少年君子营”,就是能够背完四书的小朋友,选一部分孩子到台湾,跟台湾同样有这种教育经历的学生,来做两岸的国学营,这个效果也非常好。这些基本上都是出于在承担日常的国学教育之外,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做的儒学文化的交流。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儒学团体,我一直认为,儒家是充满了实践的学问,所以书院就秉持儒家的精神。我们书院的院训是:沉静谦和。书院每个学部各在一个园子里,所以我们有沉园、静园、谦园、和园。每一个书院的学部、学区都针对一个特定的年龄段,基本上从班名,比如说有青年班、沉静班、名成班,就按照儒家的内涵来命名这个班的名称。几乎每天学生的一日作息,因为书院是全日制儒家教育的学校,提到这点我要非常感谢政府,因为四海孔子学院在北京海淀,是海淀教委、民政联合给予办学执照,据北京市教委说可能是北京市唯一的一个在民间办学,而且以孔子命名,他们说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不管怎么样,书院试图要构建一个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体系,所以就要从教育、教学、课程、师资、管理,把它变成一个系统,每一点一滴,都要继承儒家的传统。从这点来看,教育我们把它视为是人类生存的枢纽,而教师是核心,所以对于老师的培养是书院里的首要任务。我们希望到明年,我们的老师可以有100名,学生有200名就可以了,大力发展老师,控制学生的规模,一定要使老师的素质有大幅度提升,日常都会举办各种老师的学习。我们书院的开放性体现在哪里,老师和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可以做到同步,我们每周都有亲师共学会,吴光老师我们也曾经邀请过。同时,对于书院的老师和愿意学习儒学的家长,我们也办“四海《论语》同学会”,每天早上半小时,坚持读《论语》、背《论语》、解《论语》,给师生营造一个非常好的静教的环境。

  除此之外,我们还坚持开办一些学田。四海书院每年的经费大概将近900万,但是学生的收入大概只有600万,将近两三百万的缺口怎么办,我们就开办书院的现代学田,比如四海的出版,我们就出版系列的中华经典读本,参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把汉英对照的大中华文库发行到世界各地。还有,我们开办一些符合传统文化精神的小实体,比如我们推动健康饮食,四海大概办了四家素食餐厅,其中一家叫百合素食。素食餐厅里面附设了孔子学堂、儿童读经班、书店,还有传统文化的体验项目等等,它是复合式的以餐厅的形式来做中华文化的体验中心,这部分也会给书院带来一定收入。再来,儒家非常注重礼仪之道、服装之美,我们也开办了中式的衣坊,不管是汉服、长服、礼服、便服,我们也做手工的生产,织物的轧染等等。所以书院基本可以做到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老师们也比较安稳,尤其是最近两年几乎没有什么流动性。这样以来,书院就可以慢慢构建一个儒家的礼乐、诗书、耕读,构建一个非常好的静教的环境。因此,书院就从整体上实现了秉承儒家的文教内涵的团体。

  这样的实践,也赢得了当地政府从观望到有兴趣了解,到现在开始支持,而且加入四海。像海淀区大概有40多位政协委员一起到书院,研究怎么来推动传统文化。当地政府会把年轻的公务员,大概有160多位,每个月有一次集体到书院去,一起跟书院老师共学。这些都是在书院立足的区域,要承担起所谓的移风易俗,从诗书到礼乐到耕读,慢慢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小环境,也慢慢得到了当地政府、民众对它的理解,到现在,我几乎可以说“向往”。当地一个政协主席说,他退休最大的愿望是办一个像我们这样的书院。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在当下的时机,国运使然。如果再有一群愿意致力于学的人,在对于儒家这些经典、精神的理解,去身体力行,就会慢慢的像空谷幽兰一样,达到移风易俗。作为一个儒学团体,它的确需要除了立足于学之外,儒家非常注重行,怎么样能落实这些观念,通过我们的理解把它给做出来,我相信自然就会让人产生向往。

  我引用了汉代杨雄的一句话:果真儒者,无敌于天下。儒家信善,透过信心行,对儒家特质的理解,我们说是可以能够在这个新的时期,真正秉持儒家精神,真正移风易俗,改变社会的力量。我愿和越来越多的同道,一起走这条路,而且我相信走这条路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我觉得基于儒学的基本特质,它真的是具备了人类的普世价值。我常常在想,如果《联合国宪章》也能突显代表全人类的价值,我认为它没有办法绕过儒家,儒家是根植于人性,它真正具有普世价值,儒家绝对不是属于东亚,也不是属于中国,我认为孔子是属于人类的,《论语》是永恒的。

  总结一句话:我认为,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真正即将到来的昌明时期。我到台北去参学,我的老师说:21世纪会迎来中国人类又一次文化的昌明时期,甚至超过汉唐时期。应该说,我们公逢盛世,我们应该在这个时代走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李存山:冯哲先生长期从事儒学的工作,积累了很大成就和经验,他说儒学是属于人类,所以四海之内皆兄弟。

  下面,请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会长李奎良会长发言。大家欢迎!

  李奎良: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向大家报告的是《关于董仲舒研究的几个问题》。

  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成立时间不算太长,现在搭建了三个平台:学会、衡水学院、特色××。目前的成果,文章发了150多篇,组织了几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得到了国内外董仲舒研究专家的响应。从目前看,专家们评价基本上都很正面。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感觉有三个问题,这里也提出来跟大家共同讨论:

  第一,关于董仲舒思想的研究和推广、实践,需要一些条件。一是经费。这次会上也有不少同志讨论到这个问题。大家知道,文化本身是一种消费,它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从古今中外来看,文化的发展是一种事业。要想这个事业发展壮大,或者是以商养人、以官养人,中国究竟怎么办。现在很多学会的经费问题都非常头疼,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是平台:研究平台、推广平台。要想推广一种思想,形成一种教化必须有场地。现在贵阳孔学堂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典型。昨天大家谈到宗教的问题,任何宗教都是有场所的,现在想拿儒学来教化人民,尤其是教育年轻人,没有场所不行。

  三是要有一定的依归,这种依归要有基本的统一性,不能谁都可以搞一套。我感觉这三点是必备的前提。

  第二,董仲舒的思想很庞大,且不论春秋繁缛有没有修人往里加东西,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也很庞大,如果拿来教育年轻人不太适应,所以必须进行高度的凝练,化繁为简。我们就是把整个董仲舒的思想用四个字来概括:正义宁道。这样再去跟学生讲,学生们才能够接受。

  第三,关于当今中国文化建设和董仲舒思想的关系问题。我们的想法是,要进行文化战略的选择,要往前看,不能光看当下,应该从新文化运动看起,那是中国文化一大变。从那儿看起往后看,看民国时期的新生活运动,看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再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种思潮的兴起,从这个过程来看我们的文化选择。我们的结论就是,现在很类似于西汉武帝时期,就是各种学说、各种思潮都在发展和影响着人们。怎么办?我们觉得这就是文化抉择的技术路线问题,技术路线就应该是吸纳古今中外的有益经验。我就谈一下,我们从董仲舒那里学什么东西,可以对今天的文化建设有所启示。

  第一,阴阳平衡。物质社会的发展和精神社会的发展,事实上构成了一阴一阳。这个阴阳不平衡,就是今天最大的社会问题。物质发展了,道德滑坡了,事实上就是阴阳不平衡的问题,如果用阴阳平衡的理论去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就会有一个新的思路。这是我们从董仲舒那里得来的遗产。

  第二,构建一个新的理论必须要有主干。董仲舒构建的新儒学的主干是儒学,但是他吸纳了百家。正因为吸纳了百家才有生命力,正因为以儒学为主干才能够有它的根基,我们今天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到底以什么为主干,我们吸纳了中国的、国际上的,这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选择这个技术路线的时候,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考虑中国的圣贤文化,可是这种圣贤文化已经不是百年前的自我封闭时代,现在是一个全球交流交互的时代,我们还应该考虑欧洲的启蒙运动。欧洲的启蒙运动,实际上有一个很强势的派别,它是主张学习中国文化。《论语》和《道德经》在欧洲的兴盛,实际上就是从启蒙运动开始。那个时候,他们从中国的文化中吸取了很多好的东西。启蒙运动就是反神权、反宗教的,正因为有了启蒙运动,所以才有了基础伦理。中国现在到了选择我们今天的文化框架的时候,这些经验教训我们都应该考虑到。

  第三,研究这个问题时,我们感觉东方的圣贤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人文主义,而西方很多的学说,尤其是宗教是神本主义。我们以人文主义为基点,能不能还吸收别的东西,这值得考虑。

  我们在搭建董仲舒理论框架过程中,我们研究董仲舒为的是我们今天的需求,所以必须按照今天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来选择董仲舒思想里面的精华部分和对今天有益的部分。

  谢谢各位!

  李存山:我老家就是衡水,我们老家在汉唐出了两位大儒,汉代有董仲舒,唐代有×××。我也感到非常骄傲。

  下面,请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兴邦发言。大家欢迎!

  刘兴邦:大家上午好!我来自广东岭南心学研究会。前面听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我很受启发。

  我们这个学会才两年多时间,是新成立的学会。岭南心学两年来做的工作和其他学会相比较,肯定是小,但是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讲有几点:文化节,特别是大前年的文化节,有很多专家都去了。去年文化节也一样。今年我们还要做一次心学论坛讨论会,大概在11月份。

  我简单讲讲岭南心学。大家对阳明心学很熟悉,对岭南心学不一定很熟。实际上,岭南心学有三次转换,岭南心学和岭南儒学的转换。秦始皇统一以后,才慢慢传到岭南,有一个儒学岭南化的过程。唐代的张九龄、韩愈,到宋代的×××,到明代以后白沙(音)起来了建立了白沙(音)儒家学术流派——岭南心学流派。儒学岭南化到岭南儒学化的转换,这是第一次。白沙(音)建立了岭南儒学以后,他的弟子张有水(音)影响了王阳明。王阳明不提白沙(音),但是王阳明和张有水(音)是非常好的朋友,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这和王阳明讲的致良知是两条不同的路线。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这是岭南心学,成为传统,走向现代。岭南心学的核心思想是自德,自德就是讲规范、讲秩序,既讲个人价值又讲社会价值。我们今天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白沙(音)心学,包括岭南心学实现现代化的转换。实现现代化的转换路很长也很艰难,我们今天讨论岭南心学或者中华传统文化,这个转换确实路很长也很艰难,大家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李存山:明代的儒学至白沙(音)而始,后来有王阳明心学,非常重要。

  下面,请长春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由兴波会长发言。大家欢迎!

  由兴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我提交的文章是《中华价值观与个人成长》。为什么提交这篇文章,因为有感于想到几十年前小个子伟人提出:我们的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的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德正本,主要谈道德修养问题。第二部分,学固源,谈教育终身问题。第三部分,书化人。第四部分:艺修身。艺术修养对于一个人精神塑造的重要性问题。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为大家节约一点时间。

  谢谢大家!

  李存山:非常感谢由兴波先生为大家节约了时间。

  下面,请岳麓书院秘书长李兵教授。昨天上午他发言了,他在书院方面可能有取之不尽的经验。

  大家欢迎!

  李兵:谢谢!各位同仁、各位领导,我昨天已经讲过,我的论文我不讲了。我讲的是岳麓书院最近在做什么,解决了我们最近的尝试问题。

  岳麓书院的研究、教学、旅游,我都不讲,我讲去年开始我们做什么。去年3月份开始,我们跟凤凰网联合办“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这个活动从7月11日启动9月29日颁奖,奖金+所有费用是763万。在这个基础之上,今年8月6日,我们又跟凤凰网联合办“凤凰国学”,现在大家打开凤凰网首页,在屏幕最右边有一个“国学”,这个办公室在岳麓书院,所有的技术平台在凤凰网,在北京总部。人员安排,我是学术主编,我下面招5个研究生。技术,凤凰网派一个人在长沙,北京那边两个人负责。费用,我负责5个研究生的实习费用,其余的费用全部由凤凰网承担。

  为什么这么做?国学传播,前提是有研究,研究基础之上,可能适应现在新媒体的需要。现在我们扪心自问大家看电视的时间有多少,我用微信、用网络,而且我走的是门户网站,绝不自己建网站,因为投入经费太多。我找一个门户网站凤凰网。岳麓书院不是没有钱,但是现在的财政报帐制度之后用不了,我所有的费用都找企业赞助。

  下半年举行的活动,9月28日岳麓书院与凤凰网联合倡导:全球华人祭孔。我们与凤凰各地的地方频道为依托,如果你在的省份有凤凰的地方站,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做图文直播,我们不需要电视,因为它需要卫星联播,费用太高。我们用网络直播,凤凰网。我们的倡议发出之后,在座各位可以跟我们联合,由我们负责,我们是总部的一级频道,我们可以跟地方站协调,不需要你付费,你只要按我们的时间来做,形式不同。这是一。

  接着还要做很多事。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要吝啬大家所做的事情,把你们所做的事情发给我们的国学频道,我们国学频道尽可能的帮大家传播,帮大家呈现。有可能你的网站只有几个人点击,但凤凰网的流量绝不是几个人。

  谢谢大家!

  李存山:岳麓书院实际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因为时间关系,所以李兵教授讲得很简要。我想,大家可以和他多交流,他有很多的经验。

  大会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进入下一个程序。

    

    

  

  

编辑:张云轩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