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佾舞服饰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1-09-22 13:38
祭孔乐舞中,舞生和乐生的服饰,是构成祭孔乐舞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祭孔舞生和乐生的服饰相同,身着绯袍,头戴展角幞头,足蹬皂靴,腰紧革带。按:“绯袍”(红色)的装束,是明代四品公服,“革带”原是士人佩物。其祭孔乐舞生的服装,乐生是红色,佾生是黄色。明人认为这种搭配最适合、最醒目。其配件有衣(穿衣)、裤(穿裤)、 鞋子(纳履)、帽子(戴冠)、腰带(系带)及领由(中单)(左上右下)等六件。配套服饰包括:
1.冠:执事人员之冠为爵弁、青缨,延前不挽。
2.衣:诸执事人员皆衣无文绀缯“单衣”。
3.中单:类同今之衬衣。
4.大带:古之礼服必束带,有大带、革带,革带悬系附饰,然后加大带。(现曲阜孔庙仅用同衣色衣质之大带。)
5.履:执事绀缯“履”。
6.裤袜:古之祭服,裤袜皆绛(大赤)。(现曲阜孔庙因绛色过强烈,今皆从黑。)
由此可见,孔庙乐舞生的装束,其实正是乐舞等次及其身份的标志。
清代舞生的服饰,虽然款式和颜色与乐生相同,都是“补袍”(官服),但乐生和舞生两者的袍子质料有明显差别。即:乐生为上,舞生为次,执事生又次之。所以说,两者袍子的质料和前后的“补子”图案,就是区别乐舞生的标记:
乐生袍子用红缎质料做成,前后方襕绣黄鹂。
舞生袍子用红绸制成,前后方襕绣金葵花。
乐舞生均足蹬皂靴。
舞生腰系绿色绸带,而乐生则系绿色云缎带,二者形制相同。
乐生和舞生的“冠”有冬式、夏式之分。冬冠用骚鼠皮制成,冠顶镂花铜座,上植明黄翎;夏冠顶部装饰与冬冠同。
乾隆三十一年,朝廷颁布的各直省乐舞生服饰与国学乐舞生相同。
民国时期祭孔佾舞突出礼容的特征,是在袁世凯1913年大倡孔教,所谓保存国粹、发扬国性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
民国初期乃至20世纪30年代,曲阜及各直省孔庙乐舞的服饰,也就是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保存至今的服饰,即:袍子是用藕荷色的麻绸质料制成,上有绿色图案绘无叶花,黑色腰带,黑色方形平顶帽,皂靴。
1968年,台湾进行祭孔活动,在服饰方面进行了改进。其参考史书《宋史》、《大明集礼》、《乐律全书》、《乐学轨范》、《南雍志》、《三礼图》等史籍,进行了充分研究,突出“礼”、“容”特征,礼生、献官未做变更,沿袭原制,着:蓝长袍及黑马褂。
乐生服:冠黄梁青缨民黑介幘,着红绸以称其袍,澜绸腰带,白绸裤,足蹬黑靴。
(佾)舞生服:冠采明朱载堉著《元代小舞谱》及《棂星小舞谱》载童子发式,戴明式假发,顶髻插白色骨簪并束红缎带。着黑金边黄绸袍,绿绸腰带,白绸裤,足蹬黑靴。
麾生服:(麾与节皆是旌旗之一种,在祀典中作指挥用。麾以浅红色丝帛做成。释奠礼设麾生二人,于祀典开始“各司其位”令后,分别引导东、西列乐班由两侧向中庭成对前进,升东西侧阶就位,并在奏乐中指挥演奏。)装扮与乐生同,唯衣服颜色作草绿色单绸袍。
节生服:(节,亦旌旗之一种,祀典指挥用。佾舞时,佾舞生前方有二人持节,为“节生”,或“旌节生”。与麾生相同,其作用为发号施令。露台左右两侧的被称为“东节”、“西节”。祀典开始“各司其位”令后,分别引导东、西列乐班由两侧向中庭成对前进,升东西台阶就位,并在奏乐中指挥“起舞”和“止舞”。)发型与装扮与舞生同,唯衣服颜色与麾生同作草绿色单绸袍。
曲阜孔庙和台北孔庙目前按明代《南雍志》、《泮宫礼乐疏》等文舞图谱排演使用的是明制“六佾舞”,其服装式样仿明制礼服。国内其他孔庙的服装式样也有采用清代布料礼服者,其色彩均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倾向于暖色。目前四川德阳文庙、吉林省吉林文庙、上海文庙等地普遍采用此类服饰。
而台南孔庙、云南建水文庙则是使用冷色布料礼服,以黑、白色为主色调。其中台南文庙是黑白装束,云南省建水文庙则是黑蓝装束。也有的文庙则是采用古代丝绸戏装,如韩国一些乡校的祭孔。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