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书院的学术精神对现代人才培养的启示
晚清时期,在中国教育史上延续千年的书院被突然废弃,许多有识之士惋惜不已,就连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也感慨说:“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胡适:《书院制史略》,《东方杂志》第21卷3期)中国书院精神体现在许多方面,而“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确实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而且,这一点书院的学术研究特色,也是书院的人才培养的特色。
著名教育家杨昌济曾在岳麓书院读书,后来又留学英国,他最早发现并且指出:英国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与中国书院的生员培养方式十分接近。这是因为,传统书院与现代大学的研究生院一样,它们既是人才培养的中心,也是学术研究的中心。二者均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均强调培养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我们因此会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宋代以来,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发展,包括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王湛心学、清代的乾嘉汉学。这些学术思潮的发展、学术派别的形成,都是以书院为基地发展起来的,书院成为每一新兴学术思潮的基地,也是相关人才培养的基地。
为什么书院能够形成“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一方面书院有外在的制度条件。书院发端于士人藏书读书之所,书院在经费来源、山长选聘、教学内容与形式都有一定的自主权,而且,书院往往有充足的学田作为经费支撑,不仅可以解决教师的“束脩”和学生的“膏火”,还可以购置和收藏丰富的图书资料,可以出版书院的学术著作。由于书院具备一定物质条件、故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形成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这是学者能够拥有自动研究精神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书院师生还必须拥有对知识创新的内在动力。书院形成于宋代,与宋学的形成、发展是一种共生关系。宋学学者特别强调“为己之学”的精神追求,即来书院不是为功名利禄的科举考试,也不是为了炫耀才华群居闲谈,而是为了自己内在的人格完善与知识渴追求。主持书院的学术大师勉励学者超越固有的学术传统,使书院成为新的学术思潮的大本营。宋学学者通过重新阐释儒家经典,打破汉唐经师对儒家经典解释的垄断地位,推动了宋代理学思潮的大发展。明代阳明心学大兴,王阳明及其弟子希望进一步突破宋儒的“支离”,在南北各地的书院大讲“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术主张。清代书院与乾嘉考据学思潮也紧密相关,清代考据学家为了知识求真,也通过书院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推动了新兴学术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见,书院具备相对完备的办学条件和宽松的学术环境,特别是创办书院的学术大师倡导知识创新的内在动力,使得书院师生可以潜心创新学术,特别是追求一种“为己之学”的精神,推动了宋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导致宋代理学思潮、明代心学思潮、清代汉学思潮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传统书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办学历程,它凝聚了中华文化教育的精华,形成了一套既有特色又有生命力的书院精神和书院制度,这是中国书院的重要文化遗产。书院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典范,它有非常重要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今天我们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大学不应该是片面模仿西方大学,中华文明是重视教育的,是一个有着悠久教育传统的民族。如何在现代化的教育体制下,让传统书院在今天的教育体制内继续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传统书院应该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高等教育学术领域在花大量精力研究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和精神,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要回过头,进一步研究中国一千多年书院的制度和精神。梅贻琦先生所言:“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 (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强调,古代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跳板需要我们对其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文化精神进行系统总结.然后再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将传统书院与现代大学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由于现代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与中国书院的生员培养方式十分接近,如何继承、发展传统书院的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自动研究精神,更是我们迫切要做的重要事情。
岳麓书院是一所延续办学1000多年的中国古代著名书院,是传统中国的学术中心、教育中心,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地位。特别可贵的是,岳麓书院现在不仅得到全面修复,而且已经全面恢复了其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主要功能,成为当代中国的学术中心和教育中心。岳麓书院拥有现代专业教育的完整体系,正在继续发挥其人才培养功能,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功能。当代岳麓书院的师生们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挖掘和继承书院本有的学术传统与教育传统,使之成为现代优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中心。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传统书院先贤的追求,努力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积极培养知识创新的内在动力,使当代岳麓书院继续“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作者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