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刘金祥:中华文化中的“以黄为尊”传统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刘金祥 2023-07-26 14:19

  色彩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颜色观念本质上是一个从属文化观念,不同色彩代表和诠释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意蕴。在悠久绵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黄、青、白、赤、黑是五种正色,而黄色排在五色首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将黄色奉为至尊色彩的深厚传统,黄色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维度。

  (一)

  黄色属于三原色之一,其与红色和蓝色平均分布在调色环上,位置距离相隔大约在120度左右,是可见光光谱中处于绿色和橙色之间的颜色。不浓也不淡、不艳亦不素,介于白与青和黑与赤四色之间,从而合乎逻辑地成为中央之色,所以,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号篇》中写道:“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这种突兀显赫却不十分刺眼的“中和之色”,非常契合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性格温和、心态稳健的中华民族,自然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首选之色。作为一种柔和温暖之色,黄色是构成缤纷瑰丽世界的重要色彩元素,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国人的认可、青睐与喜爱。在漫长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黄色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色彩,其内涵和意蕴更多地投射到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心理习惯、民俗民风等精神层面和人文界域,呈现出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

  “黄”字最初被创造出来时,其意并不是颜色,而是指射箭的箭靶,相传人文始祖黄帝时代的箭靶是用河里的泥浆制作而成,而泥浆大抵都是黄色,久而久之黄色便成为形容泥浆和土地的颜色。另外,以色彩命名人文始祖,这意味着黄色是中华文化的肇始之基,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向度。在中国古代的色彩体系中,黄色绝不是诞生伊始就是最高贵的颜色,先秦时各诸侯国官员的礼服大都是上玄下黄,说明彼时黑色的地位要高于黄色;从当时染色工艺来看,黄色染料的来源众多广博,在所有彩色布料中黄色几乎是成本最为低廉的颜色,因而汉代以前黄色服饰遍及民间草根,普通百姓的衣着穿戴多使用黄色。

  (二)

  由于黄色的原初色彩和先天属性,决定了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除了人们常说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黄皮肤是华夏儿女与生俱来的肤色等外部表征外,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行学说是使黄色成为中华文化有机成分的内在依据。汉高祖刘邦认为汉取代秦是土德运行的结果,而土为黄色且居于五行的中央位置,所以将黄色定为天子服饰的颜色,由此黄色进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繁复博大的体系之中。隋文帝杨坚登基称帝后,明确规定各种御用品一律使用黄色,正式将黄色提升为封建王朝的御用颜色,对此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有所叙及:“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李唐政权推翻隋朝之后,唐高祖李渊沿用隋制,仍以黄色作为皇室使用之颜色,宋代学者王楙在《野客丛书·禁用黄》一书中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到了唐高宗李治时鉴于朝野并用黄色带来诸多弊端,于是下诏禁止各级官吏和百姓使用黄色,黄色自此被皇族所独享,成为封建帝王的专用色彩。清代具有“崇黄”的深厚传统,其统治者定都北京后将黄色再度确定为皇家专用颜色。清朝灭亡后,随着封建统治的分崩离析,黄色回归于大众日常生活。

  (三)

  从魏晋南北朝和唐代开始,黄色还不断被用于传统文化艺术的诸多方面,我国著名三大石窟之一的敦煌石窟,至今保存着一万多幅极具艺术价值、史学价值和宗教价值的珍贵壁画,这些壁画大多以黄色为背景和主色调,金碧辉煌,明丽华美,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珍品和瑰宝。另外,黄釉被大量运用于唐代官窑陶瓷烧制,这种以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釉色促成了一代名品“唐三彩”的问世,明代弘治年间,黄釉瓷器以釉面光鲜、色泽淡雅、色彩绚丽名满天下,特别是鸡油黄成为古代瓷器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颜色。加之颇具象征意义和意象价值的“黄花”象征人们坚贞、纯洁的品格,往往被文人士子引入诗词歌赋之中,这些黄色在不同领域从不同角度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多维多样的品貌和深彻丰赡的意蕴。

  关于国人尊崇和敬畏黄色这一殊异而独特的文化现象,古代文献典籍有着众多记载和诠释:《周易·坤卦》说:“黄裳,元吉。”在这里黄色被看作一种吉祥的颜色,循着这一理念和思维,我国古代无论皇家抑或官府还是民间,均将和顺美好的日子称之为黄道吉日,这种文化传统甚至延续到当下。古人对黄色的解读呈现多种面向,意指黄色是一种相悖的事物可以互相对冲的颜色,它不仅符合自然界的本性和原貌,而且历经岁月流逝而未发生改变。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的“画绘之事”篇记述:“地谓之黄”,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子》在“天文训”中描摹:“黄色,土德之色”,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黄,地之色也”,这些不同历史时期文献的阐释与记述,表明人们由敬慕养育自己的土地进而崇尚土地的颜色。黄色在五行中为土,黄土孕育了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滋养着华夏儿女,对土地与自然的敬仰与恭奉,致使国人尊崇黄色,这种将土地颜色奉为圭臬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山海经》《世说新语》《太平御览》等众多典籍,都不同程度地记载了“女娲以黄土造人”的上古神话与崇尚土地之色的心理基因。

  黄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和本色,蕴含着端庄、典雅、高贵和富庶,象征着兴旺、昌达、辉煌和崇高等,“以黄为尊”的传统自古有之,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符验”篇中写道:“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我国古代以农业文明著称于世,受农耕文化的长期浸润和深刻影响,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土地为生命母体,对土地拥有一种深深的依恋。以黄土地为代表的中华大地,不仅生长着延续华夏儿女生命的物质食粮,而且涵育着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基因。

编辑:张懿程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