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杨朝明:落实“两个结合”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济南日报作者:杨朝明 2021-12-02 16:35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历史文化、适合中国社会现实的宽广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述大力彰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自信,指明了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与方法,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展望。

  “两个结合”是历史总结 更是未来瞻望

  “两个结合”的表述,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洞察历史、远观未来的卓越识见,是建党百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功实践的切实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求,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近些年来,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看到了中国作为一种“文明”的存在及其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把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境界,我们应该在这样的意义上加深对“两个结合”重要论述意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主要是在现实层面,是指应当直面当下的现实状况、基本面貌、内外实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主要是在历史层面,因为文化体现在历史里,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形成之后在社会上相沿已久,它一定又活在当下。因此,我们必须从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出发,结合具体实际,以生动的实践,更好地践行“两个结合”。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每个人都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就要铺染属于中国自己的生命底色,有自己的道德和价值。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具有充分的文化自知,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从而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领会和把握“两个结合”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正因为这种思想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才使得它在不同的时空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与指导价值。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又遇到了具有博大胸怀的中国文化,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有的宗教与信仰不具有这种开放精神与包容意识,因此带来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什么是“文明蒙尘”?在现实中,一些人还存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肤浅认识,有一些迷茫需要进一步冲破。不少人不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内涵,甚至建议在研究上削减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史,以及古代思想史的支持,他们认为许多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几乎毫无现实意义。“多了解世界文明”自无问题,“少一点中国历史”则显示出对自身历史的厌倦与无知。看起来,类似这样的表述似乎不缺少“世界眼光”,但缺乏“中国意识”,显示了对中国文化的不自知、不自信。2021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文化自信问题时曾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文化要有机融通、全方位结合,把握传统文化精神实质。要了解儒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了解儒学与诸子各家的关系,了解区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必须看清脉络,抓住要领。“贤者识其大”,要“先立乎其大者”,从时代发展与国家意识的高度去把握文化问题。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能现象本质分不清,一味突出地域而不兼顾国家。文化建设重在立德、树人、化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不知从何处着手,往往会大起小落,不见成效。

  经过一百年来的探索,我们终于走出迷茫,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政治生态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我们要从理论逻辑、思想逻辑、实践逻辑讲清楚今天的时代特征,讲清楚今天遇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把握理论重点和思想难点,在想不明白、说不清楚的地方多下气力。

  踏实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精神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着眼于立德树人,要将其有效融入国民教育、家风家教、社会治理等具体的工作中。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学教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一种人;儒学要求人们提升格局与境界,用智慧解决问题,用境界消灭问题;儒家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要彰显人性的光辉,用明德引领风尚。孔子说“君子不器”,又说“君子藏器于身”,所以《礼记》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说法。要知道,这可不是轻视“艺”。“德”与“艺”的关系,就像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可以说,“工匠”意味着技术,“精神”说的是心性。没有一流的心性,哪有一流的技术?教育是耕耘土壤的过程,有好的土壤,种子才能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术上需要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应当总结以往“中华文化标志城”重大工程项目的探索,理解其初心与用意,继承其中有益的成果。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社会上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相对较少,建议充分发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作用,以世界儒学中心为依托,适时建立“中华经典研修中心”,培养立足当今时代,既有世界眼光,更有中国意识的中国文化传道者。世界儒学中心还应是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儒学传播人员集训,国际儒学交流推广,海外华人儒学研修。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需要弘扬家教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就是关于家的文化。中国人注重孝悌,就是要把在家庭中培育的爱与敬的情感弘扬到全社会。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他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尤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中国人历来讲究“大孝尊亲”“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包括家训在内的丰厚的中国传统家教文化资源,大力培育新时代的君子文化。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里需要弘扬君子文化。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要着眼于立德树人。传统文化的弘扬,干部是主导,学校是主场。传统文化要润物细无声地走进青少年的心灵,走进中小学的课本、课堂、校园。应当鼓励各地各类学校积极探索,甚至宽容各地各类的各种探索,重视基层工作的创新与创造,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特色,形成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合力,适时总结,大力推广先进典型,利用好各类传统文化优秀人才,走出自己的路,办出自己的特色。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