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不仅营造出浓浓的仪式感,更具有强烈的共情感 一场“敬师礼”的活态传承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孟一 王芊 高源 周慧喆 2024-12-31 09:37

  记者孟一通讯员李想报道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敬师礼”活动现场。

今年,我和团队在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上首次推出了“尼山敬师礼”活动。秉承着“古为今用、继承创新”的原则,我们创新性地将小场景演出、无伴奏合唱等青年一代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与传统礼乐仪式进行了有机结合,2575名师生同行“敬师礼”、共致《祝文》。

  呈拜师帖、行拜师礼、敬感恩茶、奉六礼……近日,一场拜师礼在曲阜孔庙上演。“早就想来曲阜‘拜师’了,今天终于达成愿望,不虚此行。”来自济南一家职业学院的学生小陈告诉记者,之前无意间刷到了“尼山敬师礼”的视频,来曲阜“拜师”就成了他的愿望。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首次推出“尼山敬师礼”活动,一时间,来曲阜“拜师”掀起热潮。究其原因,不仅因为活动营造出了浓浓的仪式感,更因为那些充满创意巧思且科学连接了现实生活的环节设计,让观众沉浸其中,具有强烈的“共情感”。

  “看到‘尼山敬师礼’这么受欢迎,我们与有荣焉。”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济宁市执委会尼山敬师礼组工作人员高岩说,他们团队耗时近两个月,不断考据、创新、精炼,精心打磨出了这一活动。

  “接到任务后,大家一方面跃跃欲试,想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年轻态表达、在各国嘉宾面前秀上一把中式美学;但又怕拿捏不好传承与创新的度、诠释不出中华礼仪的精华。”高岩说,仪式之所以是仪式,就是因为它必须遵循严谨的礼制流程,在这样一个“框子”里搞创新,难度倍增。难题既陈,高岩和团队成员选择从拉近敬师礼仪式与受众的距离入手,让古代礼仪与现实生活产生交集。

  活动开场环节,100名手持济宁各中小学校旗的旗手排着整齐的队伍、满身朝气地跑步入场,在巍峨的孔子像前,迎风招展的校旗方阵与尼山圣境中轴线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大的“中”字,寓意中华文脉源远流长。

  谈到校旗列阵环节的设计初衷,高岩解释,敬师礼现场的参与主体是青少年,未来身负文化传承重责的主体也是青少年,当他们看到自己学校的旗帜在这样国际化的展示平台上飘扬起来,不论是对师长的敬重,还是对教育的感恩,都会被迅速激发出来,有了这个情绪作铺垫,再去讲述古代礼仪的内涵就容易了很多。

  情绪铺垫到位,精心烹制的“主菜”就该上桌了。在巴黎奥运会冠军李越宏、孙梦雅的带领下,2575名师生齐声诵读《论语》经典名句并同行“敬师礼”,一场与先贤孔子跨越千年的对话就此开启。

  不过,即便在领诵人选这样看上去并不复杂的“小事”上,高岩和团队成员们也没少费心思。

  “不论是领诵《论语》的奥运冠军代表,还是在后续环节出现的道德模范、行业代表,都展现了奋勇拼搏、担当作为的新时代价值风貌。让他们唱主角,古代仪式所传达的文化深意就接轨了新时代、拥有了新内涵,能更好起到激励青年发奋学习、开创未来的作用。”高岩说。

  文化“两创”要深入人心,不仅需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更考验创新者对时代脉搏的把握。近年来,济宁一直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路径,打造了新时代中式婚礼、学礼、节礼、敬师礼等新礼仪样板范式,在活态传承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时代魅力与活力。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