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座谈会发言摘登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 2024-12-04 09:15
11月25日,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座谈会在济南召开。摄影峰攀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11月25日,省社科联召开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座谈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团队代表,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科担当,激发人民文化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字化赋能文化建设,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和传播,地域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激发人民文化创造活力
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包心鉴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的目的是人。巩固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充分激发人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所以明确提出并矢志坚定文化自信,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文化主体性。这一文化主体性,是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是因为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才有了根本依托,建设文化强国才有了根本保证。
文化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创造,文化主体性归根到底来自于人民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光辉思想,是唤醒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觉悟、能动地推动革命与改革的锐利思想武器。作为上层建筑特殊组成部分的思想文化建设,尤其需要把弘扬人的主体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力作为根本任务和长期原则。正是从这一根本任务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支持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在弘扬人的主体性、激发人民创新创造活力基点上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处于深度变革之中。现代化转型与变革,既给广大社会成员带来有利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也给社会成员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现代社会病”对人们产生种种消极影响。这就向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思想文化战线提出一个重大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弘扬传承齐鲁优秀文化
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院长、教授 吕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滋养。我们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用价值,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更为浓厚的历史内涵、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并将其推向新高度和新境界。
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演进中,以齐鲁文化的影响最大,积淀也最为深厚。山东考古文化非常具有代表性,从后李到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序列非常清晰、连贯,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东早期历史文化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贡献。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可以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益启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列举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重要理念,都来自儒家经典。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阵地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主角是齐鲁诸子,诸子构建的思想文化体系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哲学突破,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的思想基础。
齐鲁文化的这些思想内容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为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借鉴。我国古代典籍记载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内容,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和追求,这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相融通。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富之”“教之”的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对物质财富和礼仪教化的重视,这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本质要求相融通。中国自古以来就流行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相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践行的“天下大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与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相融通。
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齐鲁文化的生命力,实现齐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立足新的实践发展的基础上,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齐鲁优秀文化进行改造,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更好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
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话语传播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教授 赵少峰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更加全面认识外部世界、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区域国别学是大国之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之学。区域国别学要从国家的现实与长远需求出发,科学把握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明确自身的学科使命、学科特色基础上,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的人才,为我们正确认识外部世界、促进自身与外部世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
区域国别学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结晶,也是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要通过区域国别研究,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以丰富的精神价值载体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外国民众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感受当代中国的活力。区域国别研究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快建构区域国别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经过长期建设,形成一批具有深厚学术传承、鲜明研究特色、较强引领作用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区域国别研究骨干人才,学术话语传播力影响力明显增强,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区域国别研究能力和人才储备。具体而言,一是坚持错位发展,发挥特色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围绕主要国家、区域、国际组织开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二是强化对策研究,服务大国外交。大力打造多方位文化交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地优化资源配置。三是培育区域国别人才,造就大批“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走出去”局面,相应地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接收方。重点高校、孔子学院和中华文化学院、民间文化组织、文化企业要在世界各国展开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
区域国别研究要做好国际话语建构。推进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要在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在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基础上,创新知识话语、研究范式、学术理论,让世界理解大变局中的中国抉择、中国担当。一是形成具有学理支撑、体系完善的表述方式、表达风格。创新中国学术话语,丰富和深化具有国际影响的标识性概念,宣传推介解决国际问题的中国方案。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中国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建立海外研究中心,引导国外学术团体研究中国问题,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
海外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深造。三是运用人类学方法持续开展海外常驻调研。充分利用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加大研究人员选派力度。四是扩大宣传交流媒介和学术共同体建设。加快科研成果的外译和外文网站、期刊的建设,加快国内外学术共同体建设。
“典”亮人心:
以优秀传统文化润心智养情操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宋立林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心智、养情操”的作用,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的文化,形成了儒道互补的结构,重视“生命的学问”,强调道器合一、情理交融、美善贯通,在“润心智、养情操”方面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典”亮人心,让经典智慧滋养心灵。经典为文明之源,内蕴文明密码,塑造人生价值。明代有人作喻,儒为五谷,道为药石。孔孟所言,修身立德,积极入世,担负责任,建构意义,成为大写的人。然而人生常遭困顿,或感压力倍增,不妨以老庄自医,习其无为、逍遥之心,使自我张弛有度,身心和泰。因此,《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经典,应成为全体国民必读书,其思想教益、智慧启迪,可滋养现代心灵,安顿现代人生命。
礼序乐和,让礼乐文化塑造人心。礼乐文明深深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必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礼乐文明若发挥时代价值,必须进行精神层面的新诠释,给礼乐赋予时代新形态,使其在个人修身、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发挥以文化人功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谓孔子生命教育思想的核心。“诗”兴发情感,“礼”规范言行,“乐”熏陶心灵和情操,最终使人成为一个完整而自由的人。
美善合一,把德育与美育贯通起来。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德育与美育贯通,才能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若无美育辅成,德育恐沦为束缚人性的枷锁,使情感疏离、性情禁锢,无法养成活泼泼的人格。现代社会更应重视美育,让人获得精神滋养、心灵自由,获得意义感和自由感,发现生命价值与心性力量,进而滋养性情、提升品位、完善人格。这是生命教育、性情教育、人文教育的真精神所在。
与古为新,将古典与现代融汇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在于古典与现代之融通。古典价值、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能缓解人们价值观念的紧张与对抗,形成和乐恬谧的心灵。以中华文化的价值立场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导,以现代精神重新诠释和反思传统,这样才能实现古典与现代的互补平衡、汇通融合。
唯有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发挥“润心智、养情操”的功能,使人得以扩展生命的广度,增强性情的密度,提升审美的品位。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与企业家精神构建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刘海明
齐鲁文化传承至今,对企业家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赋予了当代企业家精神更深层次的内涵。这些内涵主要包括:
“以义为利”的利益观。“义”在商业活动中强调道义,是儒家文化的经济价值观的核心。孔子曾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尽管齐鲁文化强调以义为利,但义和利并非是相悖的,关键在于,在追求物质利益时要以义为前提,利为后果。荀子言:“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因此,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企业家会减少自利行为,通过行正道、守义理来实现长远利益。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倡导人类应当遵循宇宙的自然法则,做到“顺天应人”。《中庸》中提到“天命之谓性”,即天命赋予了人的本性。孔子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推崇道德与社会和谐,从而顺应天意。对于企业家来说,“天人合一”的理念可以转化为对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眼光的重视。与只注重短期利益的指导思想不同,“天人合一”倡导从全局出发,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长远发展的平衡,这种理念有利于企业家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大局观和长期战略定力、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会推动企业家承担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
“尊贤尚功”的用人观。“尊贤尚功”的用人观是姜太公建立齐国时的用人国策,意指在任用人才时应以个人能力、修养和政绩作为衡量尺度,而不计较出身高低。“尊贤尚功”的用人理念为齐国招揽了一大批如管仲、晏婴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在现代企业中,“尊贤尚功”的用人观强调选拔那些能够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的人才,不以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晋升尺度,为企业注入持续的活力与竞争优势。
“随时而变”的创新观。“随时而变”的观念强调根据时代、环境和实际需求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管子》认为,“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随时而变,因俗而动”,意指不能完全照搬已有的经验做法,而应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勇于变革与实践。这种思想指引了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和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变革,也为当代企业家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启示。“随时而变”要求现代企业家保持开放的心态,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商业战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高质高效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杨宗杰
开展学理化阐释,深挖齐鲁文化底蕴内涵。齐鲁文化发端于商周、形成于先秦、鼎盛于秦汉,孔子、孟子、墨子、孙子璀璨汇聚,儒家文化、墨家文化、齐文化、兵家文化交相辉映,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要锚定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以人文社科课题项目为纽带,组织齐鲁社科名家、青年社科人才、社科智库人才,开展齐鲁文化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多维度、宽视角挖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全方位、成体系地推出具有鲜明齐鲁辨识度的学术专著、理论文章,焕发齐鲁文化新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推进大众化普及,发挥文化培根铸魂作用。文化因创新而拥有时代灵魂,因传承而获得持久生命。要契合群众文化需求,注重宣传普及的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用朴素的语言、鲜活的故事、生动的案例,让群众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感受齐鲁文化承载的精神内涵和独特魅力。要创新话语表达形式,以文化“两创”为引领,把静态的齐鲁文化基因,融入戏曲、歌舞、小品、情景戏剧等动态的艺术创作展演中,让齐鲁文化“鲜”起来、“活”起来、“燃”起来,感染观众、引发共鸣、浸润人心。
深化数字化赋能,打破传统传播时空局限。文化数字化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必将成为新时代文化产业的新业态。要加强数字文化产品创作,适应数字化潮流发展趋势,综合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VR/AR等新兴数字技术,将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技艺、人文故事等进行转化,推出喜闻乐见的微电影、微短剧、动漫等数字文化产品,为文化信息的大众化传播奠定基础。要加强数字文化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山东数智社科平台,完善“云、网、端”等基础设施,打造“文化+数字”“虚拟+现实”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呈现多元的文化传播手段,增强传播广度、提升传播效能。
用马克思主义
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
刘要停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经过理论与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发扬光大,成为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二者之间有着许多共通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自发自在的“契合”转化为自觉自为的“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注丰厚充沛的思想内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要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才能始终保持文化创新发展的生机活力。同时,要坚持通过综合创新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通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资源,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认真倾听时代和群众的呼声,以“两个结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更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