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话,为何越来越国际化?
来源:青岛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王伟 2024-09-28 16:3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名言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影响,在国际上也深受认可和喜爱。孔子的智慧和儒家经典《论语》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外国人的“心头好”,不少海外网友将“Confucius says”挂在嘴边。“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9月27日,以“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拉开帷幕,36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370余位境外嘉宾聚首曲阜,聆听智者穿越千年的声音。今年正值孔子诞辰2575周年,28日,将举行祭孔大典。
金声玉振,如万仞宫墙。“子曰”,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里的谆谆教诲;“Confucius says”,则是外国友人心中充满力量的东方智慧。
“对话孔子”,如何让更多人听得到、听得懂“子曰”?
一、在国外,“孔子很忙”
在外国人心中,孔子是中国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象征。在他们眼中,孔子既是古老东方的智慧长者,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人生导师。
尼山圣境孔子像 图源:新华网
实力“大V”,海外圈粉无数。2500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有教无类,群贤毕至。穿越古今、纵横中外,这位超级“大V”的智慧依旧熠熠生辉,凭实力在海外“圈粉”。孔子的形象和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早在汉唐时代,孔子就已走出国门,在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形成了“孔子文化圈”,初具“国际范儿”。16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最早将儒家经典带到西方。
在18、19世纪,孔子开始拥有了第一批西方“铁粉”。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书房挂着孔子像,还在各种著作中记录孔子和儒家思想,被一些人称为“欧洲的孔子”。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称,“一部《论语》就可以打倒希腊七贤”。在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孔子雕像与摩西和梭伦雕像并列。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把孔子视为“哲学中的华盛顿”……
“孔子曰”,外网“名言制造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外国网友常常引用这些“孔子语录”,或将其视为人生的座右铭,或在困境时作为开解自己的一剂“良药”。
与此同时,一些假“孔子语录”也开始出现。如果在谷歌上搜索关键词“Confucius says”,会发现“孔子很忙”。有人张冠李戴,把一些外国名人说的语录“安”在了孔子头上。比如,“万物皆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人无中生有,将“独创”的名言警句“著作权”也“转让”给了孔子。比如,“子曰,选择一份你热爱的工作,你就一辈子不需要辛苦工作了。”虽然有些令人哭笑不得,但也说明在他们眼中,孔子是一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通的东方哲人。
横跨各界,新时代“多边形战士”。在古代,孔子精通“六艺”、满腹经纶。在现代,孔子仍然可以横跨政界、学界、经济界,在海外收获一众拥趸,成为新时代的“多边形战士”。
儒学研究不断突破文化边界。在日本、韩国,东亚儒学历史悠长、底蕴深厚。在美国,波士顿儒学和夏威夷儒学两个儒学研究流派各有侧重。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儒学兴起,自成一派……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亚洲价值观”,指出东亚经济发展背后的强劲推力是儒家文化。从“日本奇迹”“汉江奇迹”,到“新加坡模式”“中国奇迹”“越南腾飞”……“儒家文化圈”内的经济体飞速发展,创造出独特的“儒家经济圈”。
二、孔子为何这么“红”?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孔子在海外的“走红”正是基于其思想的时代性及蕴含的共同价值。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儒学所代表的东方智慧给世界以启示。
世界文明史的进程显示,在社会变动转折的历史关头,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历史智慧中去“翻找”应对未来变局的“锦囊”。
祭孔大典
面对价值观冲突、地缘政治冲突、全球范围贫富差距等全球性问题,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为当今世界多元文明的和谐共存提供了宝贵启示。世界文明多姿多彩,儒学提倡以交流超越隔阂,以包容化解冲突,已成为促进世界文明互鉴、共存的重要思想基础。
总有一些价值理念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以共同价值烛照世人内心。
“东圣西圣,心同理同”。孔子“德不孤,必有邻”的观念,与苏格拉底“与世界相遇,与世界相蚀”何其相似;孔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智慧,与柏拉图所倡的“智慧、勇敢、节制”的品质如出一辙;孔子“命运共同”“协和万邦”的思想,又何尝不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命运的联合体”?
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处世哲学,讲信修睦、天下一家的伦理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无论古今中西,这些共同价值和朴素理念总能收获最广泛的认同。
孔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在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中西对话进程中,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搭起沟通桥梁,跨越藩篱、破除偏见,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和认识孔子。
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比如,开办孔子学院。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496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60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孔子学院了解孔子,学习中国文化。
再如,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打造了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交流平台,持续增强孔子和儒家文化海外传播影响力。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联动70多个中国海外文化中心、旅游办事处开展“礼乐天下——孔子文化国际传播”活动……
三、从“子曰”到“Confucius says”
在读懂孔子中读懂中国。孔子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大IP。某种程度上,孔子就是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听得到,让“子曰”声更远。如同翻译所讲求的“信达雅”,从“子曰”到“Confucius says”,其间的“翻译”也应准确、流畅。
尼山圣境“天涯若比邻”光影秀 图源:新华网
比如,更精准的“打开格式”。中国孔子基金会自2004年起,启动“《论语》译介工程”。截至目前,共有11种语言版本的《论语》走出国门,将“子曰”讲给外国人听,把中华文明传递到世界各地。
再如,更有创意的“打开方式”。今年的全球“云祭孔”活动,全球网友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向先师孔子献花、鞠躬,沉浸式感受VR祭孔的肃穆氛围。5G、AR智能、全息技术等传播模式不断延伸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感知,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多元化路径和手段。
听得懂,让“子曰”入人心。从“子曰”到“Confucius says”,不仅要跨越语言的障碍,更要跨越文化心理、价值观差异等藩篱。
“子曰”能不能被听得懂、听得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与“听众”建立起一种植根于“人类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价值观”的共鸣。
比如,当孔子遇见伊壁鸠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伊壁鸠鲁同样也认为,“你不愿意自己忍受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情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样的朴素道理就是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际关系的共同价值,也是国际传播中的“最大公约数”。
鸿典皇皇,儒风泱泱。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需要中国智慧,“子曰”也将收获更多掌声与共鸣。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