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数字化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 2024-09-04 10:24

  文化数字化,很容易让人把眼光投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创作。特别是文字生成视频的出现,让我们领略了多模态技术的进化速度,更让我们意识到,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为什么如此强调新质生产力、密集提到新质生产力、详细阐释新质生产力?

  因为时间不等人。

  科技界把2023年定义为开启通用大模型的元年,这一轮的科技革命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它不是线性的、缓慢的和局部的,而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全面影响人类社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行业,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受到它的冲击。

  4月12号,清华大学研制出了全球第一款人工智能“光芯片”——太极,这让我们看到了算力突破的可能性。高性能、低能耗的计算优势,展现了科技界独立自主解决芯片“卡脖子”问题的创新方向,实践地回答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同时,在文化领域,人工智能也正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优秀的文化产品为凝聚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2021年,庆祝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前夕,央视启动了一项党史经典影像的超高清修复工程。就是用AI彩色修复技术来给黑白老胶片上色、修复帧数、提高分辨率。在这个项目的推动下,一批珍贵的党史影像得到彩色修复。其中有一段视频对我触动很深。那是1924年9月22日李大钊在莫斯科国家大剧院的演讲。这是目前能够找到的关于李大钊的唯一一段影像档案。原始素材是用35毫米电影胶片拍摄,黑白、无声、模糊。经过AI彩色修复之后变得色彩自然清晰,真实感更加强烈。

  视频中,35岁的李大钊穿着藏青色的立领正装,伴随着演讲不时挥动着左臂,他胸前佩戴的徽章也随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台下是观众热烈鼓掌的画面。短短的十几秒钟,没有配音,但是非常触动人心,总是让人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想起1918年李大钊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这篇文章当中的名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这段影像跨越百年历史仍然传递着信仰的力量,这是技术带来的震撼,更是思想带来的震撼。

  文化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我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化资源大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这就需要我们将沉淀的、分散的、孤立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数据生产要素,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新时代以来,文化数字化从一项建设工程上升到国家战略,可谓十年磨一剑,下了一盘大棋。

  什么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概括来说,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这包括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国家文化专网、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等等。是对传统文化生产体系的全方位、全链条改造,着力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以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全民共享。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到目前为止,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全国建成了11个省级中心,建立了交易中心,研发了联接文化企业和文化专网的一体化机柜等等。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推动文化数字化与新质生产力良性互动、双向赋能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淮南子》中有一句话:“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在坚定的文化自信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会为强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