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之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 2024-07-10 14:38
从空中航拍的曲阜尼山圣境。(□通讯员杨国庆记者卢鹏吕光社报道)
2023年12月14日,游客在曲阜“尼山圣境”参观七十二贤廊里的雕塑。(□新华社发)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期间,外国嘉宾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体验活动。(□资料片)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山东手造”精品展区,与会人员介绍高密泥老虎作品。(□新华社发)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旨演讲现场。(□通讯员杨国庆记者卢鹏吕光社报道)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从首届论坛以“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为主题到第十届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主题,从单一儒学研讨向多领域、各层面、不同研究方向延伸,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始终聚焦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交流,日益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在对话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凝聚共识。自2010年创办以来,众多中外有识之士在论坛分享真知灼见,在尼山留下自己的声音。这里,我们精选了前九届论坛部分专家学者、与会嘉宾的精彩观点。
现在的世界太需要对话了
现在的世界太需要对话了,尤其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可以懂得对方、欣赏对方、学习对方,增进友谊,和睦相处。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都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至今还在影响着地球上大多数人。我们不回避儒家和基督教之间的差异,因为有异,所以多元,所以双方都有持续前进的外部动力。只有明确彼此之异,才能找到彼此之同。
我相信,在这次论坛上,每一场对话的各方都会抱着“寻异”以“求同”的胸怀,感到对方的真诚和自身的舒畅,每一位与会者都会有所收获。因为我们是为着友谊、和睦而来,为着世界美好的明天而来。
——许嘉璐,2010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除了提高年轻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管理者、领导者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文化遗产不是“招财进宝的机器”。人们在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之后,公众生活质量提高需要一个好的环境,需要和谐的自然景观。
——郭旃,2012年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儒学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
儒学本身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它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儒学如果只停留在书院中、学校中,停留在学者的理论研究当中,没有生命力,就会衰微。我们要将儒学转化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怎么做人、知礼及对家庭、国家、社会的责任,就会产生生生不息的力量。
——张立文,2014年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高远的理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高远的理想,这是我们的骄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需要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叶小文,2016年第四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文明是多彩、平等、开放、包容的
文明是多彩、平等、开放、包容的,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和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我们今天亟须树立这种人类文明的共通意识,在文明观上有整体意识、大局意识、一体意识,才能有效化解文明差异所可能带来的纷争与冲突。
——陈来,2018年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儒学于世道人心大有益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实践价值。孔子是个言出躬行的人,他的言行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更应为后世所效法。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儒学于世道人心大有益处。
当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突飞猛进,各国各方面交流频繁,各种错综复杂、切不断的关系使大家结合在一起,谁也无法关起门来过日子。
——高令印,2020年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回溯传统、观照现实
儒家以“群体意识”为思维的逻辑起点,思考人的社会性存在,强调秩序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最重仁爱精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寻求解决当今问题的治世良方,迫切需要我们回溯传统、观照现实,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杨朝明,2021年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对话关系”重在相互性交互性
东西方文化交流,什么才是真正有效、有意义的深度交流?“互”绝对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鉴”绝不仅仅是学习,也有反思和激发。“对话关系”重在相互性、交互性,互鉴的目的是让别人理解我们、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可贵之处,就是主张这种“对话式”研究,探寻“文化互释”之道。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固守传统,而是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中更有活力,这种活力也是在共同的“价值发现”和“价值对话”当中被重新激活的。外来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自我更新的重要动力,中国现代学术本身就是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的产物。
——杨慧林,2021年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弘扬儒商精神具有时代价值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儒商精神的企业家。他们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并根据企业实际进行创新,大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世界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趋势背景下,一起交流儒商这一群体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讨论儒商与当代工商文明的建构,十分必要且及时。
——龙永图,2022年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开展文明交流需关注三方面问题
在开展文明交流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高度关注。首先必须承认文明多样性价值,文明多样性来源于文明空间属性。其次必须承认各文明是平等的,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各自的独特价值,都反映了为克服各自生存困境所选择的智慧方向。另外,文明之间必须开展对话已经成为共识。文明有各种各样的交流形式和接触机会,但文化和思想界搭建的交流平台特别重要且必要,带有引领性、指导性、规划性。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开展以来增进了各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包容,包容才能对话,对话才能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互鉴的价值。
——王学典,2023年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睦相处
举行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增进两大文明间的理解与沟通,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作为儒家哲学的创始人,孔子倡导“仁爱”与“和而不同”,相信通过在孔子的故乡尼山举办的这次世界文明论坛,将会开创世界不同文明走向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与和睦相处的新纪元。
——伊琳娜·博科娃,2010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防止破坏的发生
在美国,有一个老师拿了一小块来自文化遗产的石头给他的学生看,被起诉了。但是,这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发生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并不在于惩罚,关键在于防止破坏的发生,要在消失之前拯救这些遗产。
——华瀚威,2012年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儒家家风令人景仰
从小时候开始,父亲就让我学习儒学。一直到现在,我都用汉字写信,用汉语跟人交流。到美国留学之前,有一周的时间,父亲说,如果你想出去留学,必须背出整部《论语》,背不出就不准出去。安东市有韩国“邹鲁之乡”的称号,这次来到真正的“邹鲁之乡”,我对儒家家风景仰已久。
——李龙兑,2014年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回归自然,回归简约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入自己的内心,克服自我膨胀和利己主义,重新建立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以真诚的自我回归自然,回归简约生活。
——帕特里克·奈斯,2016年第四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在尼山,请允许我做一个严肃的思考
在尼山,请允许我做一个严肃的思考,那就是人类文明的存亡。在我年轻的时候,认为人类的文明是一种福祉,这个福祉能启迪蒙昧的人们。现在,文明本身却出了问题,冲突和问题不断出现,最终伤害的是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文明存在的根本。
有没有其他的出路呢?有。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经指出了出路,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我看来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文明。这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现实吗?是有可能的。
——小约翰·柯布,2018年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克己复礼”当下价值何在
当下,“克己复礼”的价值在于,如果人人都可以克服自私的欲望,扩充本性,就能维持很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建设安逸幸福的社会。而且,“礼”是随着社会和历史而变化,即具体的人根据现实的变化重新规定并实践的,所以“复礼”不仅意味着回归道德主体的“礼”的本质,还具有符合现实变化、实践社会规范的意义。
儒家认为,在人的天生品德、才能、功能和作用等基础上,节制自己,尽到对他人的社会义务,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动力。
——李润和,2020年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让西方了解中国,青年一代应扛起责任
面对全球新冠疫情,我们需要强化责任意识,改变个人主义思想倾向,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带到全世界,让世界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同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年一代应扛起责任,让西方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灿烂文明。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要着急,但要慢慢做好。
——安乐哲,2021年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不同文明交流互鉴,首先要相互尊重理解
16世纪时,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被翻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方,同一时期,希腊哲学思想也被翻译为中文传入中国。当时,双方看到了不同的文明智慧,并努力寻找两者的契合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代表了中国和希腊文化的基石,孔子在希腊也被比作东方的“苏格拉底”,这些先哲的思想存在着相似理念,比如希腊人常说的“好意”和中国人倡导的“仁”。因此,不同文明交流互鉴,首先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艾琳娜·埃弗拉米多,2022年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包容和开放,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一个不间断的文明。正是因为这种包容和开放,才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古代中国和古埃及在科学和文学等领域都很出色,这为今后两个国家在各领域开展合作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穆和森·穆罕麦德,2023年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塑造可行的共同价值观
当今世界面临各种挑战和危机,我们相聚在尼山,就是要塑造可行的共同价值观。学习古代智慧,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彼此、疗愈世界。我们研究孔子、亚里士多德和释迦牟尼等先哲的思想,就会发现,他们都认为实现和谐幸福生活的途径,是培养个人美德和政治、社会的各种美德,这就是古代圣贤的共同价值观。
——杰弗里·萨克斯,2023年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资料来源:大众日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官网)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