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霞: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陈晓霞 2024-07-09 09: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实事求是与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实事求是与知行合一有着内在逻辑性,其创新发展是“两创”“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是推动党的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强劲动力。
文化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务实变通”“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这些思想观念要求人们必须立足实践亲自接触事物、感知事物,探寻蕴含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内在规定性和发展规律。
“实事求是”一语,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景十三王传》,班固称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种考据古文经学学风,东汉时期“实事求是”考据学风依然延续,唐代学者颜师古注“实事求是”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宋明时期理学勃兴,“实事求是”考据学风式微,明清时期汉学复兴,“实事求是”考据学风复萌并于乾嘉时期盛行。顾炎武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实事求是因此成为学者推崇运用的治学方法。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说:“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近代梁启超等学者经常用“实事求是”来概括学术基本精神。
追溯知行合一的渊源,首先要明确“知”与“行”的涵义。《尚书·商书》载“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指出知易行难。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知”指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知识,“行”指“忠”“孝”“义”等道德修养活动。“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学知”蕴含着“行”的内涵,强调“多闻”“多见”“多实践”。“知”是“行”的基础,而“行”是“知”的关键。“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知”与“行”都与修身有着内在的关联,相对于知,孟子更看重行,把勇于践行仁和礼作为君子的重要特征。《中庸》将知细分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四个环节,将笃行置于明辨之后,从而彰显了行是知的目的,知是行的必要前提。荀子指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朱熹认为知在先,行在后;行是知的目的,行更为重要。“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尚书引义》卷三),这是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理解且达到新的高峰。
内在逻辑
实事求是是知行合一的基础。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具体问题。各个时代面临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将问题导向作为基本原则,在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实事求是”主张认识事物、制定政策、开展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认知即真理性的认识作为行动的指南,指导具体活动并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就要立足实际从实践出发,尊重实事求是的现实诉求,具体推进中不仅要在“知”上高度重视,更要体现在实际落实行动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扎根于中国改革建设的伟大实践。
知行合一是实事求是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求是只有在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基础上才能实现,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重点和关键,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最终达到知与行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在知行合一基础上实现了实事求是,在知行合一中把握和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在知行合一中研究和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知行合一中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
实事求是与知行合一目标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牢牢抓住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丝不苟、夙兴夜寐,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建构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实事求是观。以人民为中心是实事求是观的核心要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最好体现。反之,背离“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违背实事求是,必然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的知行合一观,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促进历史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强调要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实践主体地位,始终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归宿,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创造主体和评价主体,历史是由人民来书写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度重视人民主体地位,强调只有完全认清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创造主体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充分理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规律性,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创新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常被作为一种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进行了提炼、改铸和重塑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认为实事求是实质上是一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毛泽东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同时还是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表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这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定了源、立了根。岳麓书院素有“千年学府”之称,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一直是这座千年学府的治学精神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实事求是内涵,把实事求是作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线,促成了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新性发展。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
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关于“知行合一”重要论述,都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和躬身实践的观点,并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根植于知行观的思想沃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知行合一”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真“知”,以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和苦干实干为真“行”,以思想自觉、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保障真“合”,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最终指向的“一”。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知行合一”以新时代新内涵,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理论,创新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丰富发展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知和行关系的相关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实践特征和辩证色彩的知行观,丰富了知行概念的涵义,强调知源于行,将知、行以及知行合一视为动态发展过程,促进了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两个结合”的落地生根。在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引知行合一,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中推动知行合一,用自我革命保证知行合一,用人民至上标准检验知行合一。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坚持实事求是,践行知行合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作者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