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线入云”

来源:长江日报作者:孙珮云 2024-05-13 09:51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魂脉,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赓续中华文脉,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作用,数字要素大有可为。

  在数字化中赓续传统文脉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意见》指明了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整体框架,与此前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交相呼应,将搭建中华文化数据库作为核心从而整合国内文化资源,为未来数字文化产业治理、文化数据流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也提出了进一步为文化数字化提供政策指导的要求。比如,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规划建议为指引,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及数字化、“让文物说话”展览精品、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工程等等。同时,制定严格监管办法,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泄露数据、侵犯版权、恶性竞争、技术失范等问题。比如,通过一系列法律条文,从数据安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技术规范等方面加强中华文化数字化的政策监管。在兼顾数字效率和数字正义中,逐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发展的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化中生动起来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利用尚不充分,呈现出低端供给过剩、高质量供给不足的局面。依托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量转化为数据要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为以数字要素赓续中华文脉提供经济动能。

  一是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扩大中华传统文化优质供给。一方面鼓励企业和文化机构加强合作,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文物、古籍、美术、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交易流通。另一方面运用数字技术精准分析和对接民众的分众化需求,充分利用海量中华文化数据,打造如《长安三万里》等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数字文化产品和IP,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互动。二是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呈现。充分发挥数据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低成本复用特点,在以“数字+”模式改造旅游业、传媒业、展览业等传统业态,打造“云旅游”“云阅读”“云展览”等云端业态的同时,培育数字游戏、数字藏品、AI绘画等新兴业态,实现文化内容从同质化到多元化、从平面化到智能化、从低端化到精品化的转变。三是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升级中华传统文化消费体验。既推动中华文化要素融入网络文学、音乐、影视、短视频等互联网阵地,拓展线上应用场景;又支持文化机构、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技术搭建全息互动投影、夜间光影秀、沉浸式互动等展示平台,丰富线下体验场景。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线入云”

  当下,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越来越显示出数字技术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变革、打造数字美学盛宴的重要作用。为突破文化技术自主性不足和“数字陷阱”困境,要秉承“科技向善”理念,从效度和尺度层面推进数字技术研发,为以数字要素赓续中华文脉提供技术支持。

  在效度层面,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一要加速中华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在数据库建设方面,运用VR、AR、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关联形成中华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分门别类的数据库,推动中华文化长久保存和活态传承。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构建国家文化专网、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数据超市等层层关联的数据交易平台,打造“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等面向公众的数字文化共享平台,为从事文化创意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丰富创作素材。二要加强关键数字技术攻关。提升“造血能力”,重点突破创意设计、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等领域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进一步丰富创作手段,拓展艺术空间,升级文化体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线”入“云”、破“屏”出“圈”。

  在安全层面,要筑牢可信可控的文化数字安全屏障。加强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对数据共享、关联、重构等主体实行准入管理,加强隐私计算、数据流转、数据滥用分析等技术攻关,高度警惕和有效应对数据泄露、算法剥削、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等“数字陷阱”。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