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共同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开讲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金瑜萌 杜辛迪 万凯诚 2024-03-09 14:52
3月7日,由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共同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在中国人民大学公教一楼1205教室正式开讲。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腾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B站直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共同课由著名哲学家张立文教授、陈来教授担任学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长、联合研究生院院长靳诺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担任总协调。本课程专家团队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十六所共建高校为依托,邀请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有精深研究的专家学者做专题演讲,共十二讲。本年度课程主题涉及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哲学创新、中国经典诠释、石经学、诸子学、比较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等,构成一个跨学科、多维度的专题课程。首场讲座由著名哲学家陈来教授主讲,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秘书长臧峰宇教授主持。
臧峰宇教授回顾了三年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的共同课建设,向同学们介绍了本学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系列讲座课程概况,并向大家介绍了本学年共同课首讲嘉宾陈来先生。陈来先生是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出版《朱子哲学研究》《有无之境》《儒学美德论》《仁学本体论》等40余部学术著作,发表论文300余篇,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本次讲座主题是“儒家政治思想与美德政治观”。
陈来教授主要从“孔子的美德政治理想”“孟子和朱子的批判政治观”与“近代西方的两种政治观”三个部分讲解了儒家政治思想与美德政治观。关于孔子的美德政治理想,陈来教授指出,早在《左传》就已提出“政以治民”的思想,但古代的“治民”往往被理解为管理人民,不是把人民的事治好,而是把人民治服(民服)。孔子以“道之以德”和“为政以德”对“政以治民”和“政以正民”进行了改造,着力强调道德与政治的关联。孔子讲政治德行的意义,“道之以德”的思想强调道德教化的意义。孔子以政为正,强调执政者自己的正身,而非“正其民”。孔子谈论了“恭、宽、信、敏、惠”等诸多政治美德。孔子以践行这些美德作为参与政治的前提,并认为它们是取得治理效果的根本。这表明,孔子的政治观确乎是美德政治,孔子理解政治的根本预设是“政不离德”。儒家持“道德的政治观”,认为政治不能超越道德价值,道德与政治具有着密切关联。
关于孟子和朱子的批评政治观,陈来教授介绍了孟子和朱子强调的“他正”一面,即不是君主“自正”其心,而是臣下通过“格君心之非”的批判以帮助君主正心正身,这是与美德政治不同的“批评政治”。相比于孔子的美德政治观,孟子很少讲“恭、宽、信、敏、惠”的政治美德,更多强调君主能够尊重贤明臣下的行为劝诫和政策主张。子思的时代已经出现了这种政治观的转变,如《五行》篇强调“闻君子道”而“知君子道”,强调尊贤,显示出早期儒家政治观的变化,即不再像孔子一样寄希望于君主的德性修身和正身,而更关注君主如何尊重并听取贤明臣下提出的道。这一思想在汉代以后作为一套政治机制落实下来,董仲舒也继承了这种批评政治观,最典型者是宋代士大夫秉持“正君心”的观念,在奏疏中直接批评君主修身不力。陈来教授以朱熹的《壬午封事》《庚子应诏封事》《戊申封事》等多篇上书说明,后世儒者以“正君心”为己任,通过批评的方式帮助君主正心正身。
关于近代西方的两种政治观,陈来教授介绍了以西塞罗为源头、以拉蒂尼为代表的“共和人文主义”思想和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的“非道德的政治观”,二者的分别类似于儒法之别。“共和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公民美德”,主张通过提高政治精英的德性和品质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强调美德对于政治的重要性。这一思想与儒家政治思想比较接近。而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的政治观”否认政治是维护善的共和国的艺术,强调政治的目的是追求权力,政治人不可能是古典式的贤人,认为政治生活不受制于道德性,囿于道德性便无法建立维护政治社会,明确取消了道德与政治的关联。这与儒家政治思想是相反的。陈来教授指出,19世纪以来,在西方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的活动中,处处可见马基雅维利的影子,只追求本国的利益,全然不顾国际正义,蔑视世界秩序;在国与国关系中抛弃政治美德,奉行强力霸权。如果这是现代性的一种内涵,那么必须发扬古典政治美德,坚决否弃这种政治恶德,对这种现代性深加反思,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才可能实现。这在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臧峰宇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陈来教授从三个方面对儒家政治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阐述,说明政治美德是儒家强调为政的前提和根本,政治必须置于善恶的价值中进行把握。儒家政治哲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一种规范性思考。儒家强调以政为正,正其民,正其身,以德行为表率。如何以美德政治正其心,构成了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孔子以“自正”转变了春秋政治“政以正民”的方向,孟子则引入“他正”的“批评政治”,并被朱子继承。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陈来教授比较了中西美德政治观,认为儒家与西方人文主义政治观比较接近,而与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的政治观”有很大不同。今天,我们要反思现代性,反对非道德的政治,倡导美德政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深刻阐述给我们重要的启迪。
在互动环节,陈来教授对现场及线上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本次讲座持续两个小时,陈来教授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关于儒家美德政治思想的文化盛宴。讲座在现场同学们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翟凌宇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