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魂脉和根脉把握“两个结合”的根本逻辑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赵准 2024-02-06 09: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的根本逻辑,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理论发展逻辑
“魂”与“根”是在思想文化或理论观念中体现重要性的比喻,“脉”则是指定向延伸、连贯而成的系统状态。由此来理解,魂脉即统摄思想文化的灵魂、核心和命脉,根脉即指思想文化的根本、源泉和血脉。分而言之,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既指马克思主义更指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经常使用的“旗帜”“灵魂”等比喻相比较,“魂脉”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
一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作为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却又批判且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思想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文明,激发了中华文明的活力,打通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通道,为中华文明固本开新、与时俱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归和动力保障,并以其自身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推动中华文明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探索,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魂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中,“根脉”所表明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魂没有根就不能落地生根,根没有魂就不能枝繁叶茂。作为外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避免成为“教条化”甚至成为“死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融入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话语体系,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掌握和运用。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尤其在价值追求、社会理想、根本立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以其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的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
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根本、文化根基,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高度契合、相互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棵理论大树才根深叶茂,不断绽放新的光彩,展现出勃勃生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从根本上说就是“魂脉”和“根脉”的结合和融通,坚守好“魂脉”和“根脉”,就是“第二个结合”最重要的意义之所在。
历史实践逻辑
从历史和实践方面考察,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始终“双向互动”、融会贯通。
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之前,章太炎、刘师培在日本举办社会主义讲习会,康有为则写了《大同书》并在其著述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尽管这些介绍不无局限,但它从一个方面说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得到传播,社会主义思潮已经被一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证明马克思主义能够走进中国并实现中国化,有其所需要的文化基础、文化根脉。马克思主义系统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本来所具有的社会主义因素得以系统化和提升,并转变为改变中国社会的理论指导,成为绵延百年的文化魂脉。
一百多年来,魂脉和根脉的关系从来不是单向度、单方面的,更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组合,而是立足现实需要和二者自身发展的“双向互动”。这一“双向互动”,不是“麻袋装土豆”式的“物理反应”,而是融会贯通、合为一体,如同酵母发酵般的“化学反应”,统一于“两个结合”的历史性进程,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进程。在这一互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魂脉强调对于现实国情的考察和中华文化的把握,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互动中汲取营养、获得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通过马克思主义魂脉指引从古老走向现代,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魂脉和根脉在“双向互动”过程中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不断解决不同发展阶段具体问题中得到提升,孕育催生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国历史在这一“双向互动”过程中形成与其他文化生命体所不同的特色,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在“双向互动”中形成强大力量。
创新发展逻辑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从魂脉和根脉来认识把握“两个结合”的创新发展逻辑,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坚守魂脉和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实现“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灵魂。“第二个结合”的要义,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成就: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时代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这两个方面深度融合为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坚守魂脉和根脉,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去除历史尘埃的遮蔽和历史传统的制约,弥补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罅隙或断裂,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回答时代新课题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和要义。任何思想要被人民群众所接受,需要有理论解释力和面对现实矛盾的实践指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更复杂、更难的新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应运而生,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展现出磅礴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以此为基点和方向,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从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中汲取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无不源自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要尊重人民实践,坚持人民价值立场,坚持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决定意义的推动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成果,不仅应体现在学理化、体系化的理论之中,还应体现在人民日用而不觉的日常文化生活之中,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