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振江:闲章里的雅趣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褚振江 2024-01-09 11:05
闲章,乃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诗书画印”,大红的闲章在笔墨中有时会起到点睛的作用。一帧小画,一卷书法,只要钤上一枚闲章,便如风雪中之红梅,立刻红莹莹、活泼泼。
闲章始于秦汉时期的吉语,它不像玉玺,是权力的象征;也不像平民百姓手中的钤印,是身份的证明。闲章没有契约味道,它是中国汉字的篆刻艺术,集书法、绘画、雕刻之大成,是一门独特的表达方式,蕴涵着生活的谐趣和艺术的韵味。
闲章寄寓了文人的风骨、雅趣,从中可窥见一个人的处境、志向。“一尘不染”是国画大师徐悲鸿的一枚闲章,画家以之言明心迹,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格。郁达夫名郁文,精于篆刻,自刻了一枚闲章曰:“郁郁乎文哉”,这是选用《论语》中的名句,既隐含了姓名,又表达求学情趣,可称印林佳作。李可染的“废画三千”“千难一易”“峰高无坦途”等闲章,寥寥数字,纳入了多少艺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挠、毕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坚韧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无知”“白发学童”等闲章,则体现了他谦虚谨慎的品格,也倍增可爱。
清初画家石涛在其名画“黄山图”上钤“搜尽奇峰打草稿”印,意蕴深刻,形象准确地反映了艺术创作与生活积累的辩证关系,道破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艺术永远靠深厚的生活积累作铺垫。关山月的一方“古人师谁”的闲章,坦直地向宋旧师古风气凛然发问;他的另一闲章“适我无非新”则表现了画家不甘师古固袭、刻意创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换了人间”“山河美”两枚闲章,流露出画家对新生活和祖国山川的赞美之情。可见,闲章是兴之所至天趣自成,能够完成这门苦寂的艺术,并赋予它充满诗意的美感,是件多么美好的艺术体验。
闲章彰显了人品官德,从中可领略一个人的品格、情操。“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一生鄙弃权贵,后被诬而遭罢官,他还自镌“直心道场”“私心有所不尽鄙陋”“七品官耳”等数枚闲章,寓自慰和洁身自好、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节操于印文之中。吴昌硕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接连刻制了三方同样内容的“一月安东令”印,与郑板桥“七品官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用自己最拿手的绝活记叙了个人的一段仕宦生涯,表明了视富贵如浮云的心态。
有的闲章还记录了作者的境遇情怀,借以表明心迹。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达了自己的出身、经历和处境。闲章中还有直接揭示作品内容的,如李苦禅先生画鹰,常钤“鹰击长空”印;李可染先生画牛,则喜用字闲章“孺子牛”。金庸也有几十枚闲章,风格各异,如“吾草木众人也”“不贪为宝”等,富含哲理。
诗人闻一多精于制印,他有一枚特别珍爱的闲章曰“叛徒”,他解释说:“因为我要做一个旧世界的叛徒!”他投身民主运动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曾借《新丰折臂翁》一句,刻章一方曰:“应作云南望乡鬼”,后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康有为生前有枚阳文线篆闲章,文曰:“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行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四十万里。”寥寥数语,戊戌旧事,概见端倪。
闲章之微,蕴蓄至深。一枚小小的闲章,言志、抒情、赏景、咏物,充满了哲学、美学以及人文色彩,把个体生命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有道是闲章不闲,方寸之物,气象万千。
编辑:衣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