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锦 |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研究成果(二)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 2023-12-29 19:44
编者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号召的第十年,也是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三年“大见成效”之年。儒学中心立足齐鲁大地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学术本色建设,加大学术研究投入,做好研究阐释和成果转化,不断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推出了一批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年终岁尾,中国孔子网集中展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教化之道与儒学精神》
著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李景林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部分,是作者对儒家教化之道与儒学精神研究的学术成果,第一部分为论教化,重点探讨了儒学工夫论的思想框架、儒家实现终极关怀的教化途径、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等问题。第二部分为论心性,主要阐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先贤的心性论及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第三部分为论文性,主要讨论了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传统、儒家人道精神、启蒙思想与文化重建、孔子闻“道”说新解等问题,儒学研究必会包涵一种文化的维度与关切。第四部分为论方法,主要探讨了哲学研究方法论,包括在中国哲学的研究方式应有所改变、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对冯友兰哲学方法论引发的思考等问题。
《儒学与中国哲学》
著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国荣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哲学的历史构成,儒学同样包涵历史性与生成性双重品格:它形成于先秦,又经历了汉代经学至宋明新儒学(理学)的衍化,晚近以来,又出现了所谓现代新儒学。以时代的变迁为背景,儒学唯有经过历史的转换,才能获得内在的生命力。按其实质,儒学的演进与中国哲学的发展,呈现同一趋向。收入本书的相关文章是作者近几年对儒学与广义的中国哲学相关论题的思考,既以儒学和中国哲学的历史反思为指向,也努力从不同方面赋予二者以新的历史内涵,这一进路在更广的意义上试图展现史与思同一的哲学视域。
《儒学与新儒学》
著作者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牟钟鉴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对于儒学和新儒学研究的学术成果,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儒学义理及其传承,主要包括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新仁学构想,君子人格论,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儒学与中国文化,论述了儒学在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人性论与新人性论构想,儒家天人之学与生态哲学等论题。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当代新儒家,分析了新儒家的历史贡献和理论难题,对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钱穆、方东美等新儒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介绍。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论文集》
内容简介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论文集》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编著,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2021年9月27日—28日,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为“文明对话和全球合作”,旨在倡导不同文明间的理解与国家间的交流,通过文明合作促进包容、协作与共赢,发扬相互尊重、互鉴互荣的文化价值。本书是这次论坛主旨发言、发表论文的结集,收录了主论坛及各分论坛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全面总结了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理论成果,作者包括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文明多样性与世界融合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抗疫中的文化力量”等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文明促进合作共赢。
《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论文集》
内容简介
2022年9月26日—28日,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世界各地专家学者齐聚孔子故里,围绕主题热切讨论,共同推进文明多样性发展。本书是这次论坛主旨发言、发表论文的结集,收录了主论坛及各分论坛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一百三十余篇,作者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韩、日、俄、美等国家的知名学者,内容涵盖儒学与世界文明、中西文化交流、儒学与艺术、儒学与文学、儒学与儒商、儒学与教育、儒学与中医药、中希古典文明对话等方面,充分展示近年来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反映了儒学与人类文明各领域的互鉴交流,显示出儒学在世界范围广泛深刻的影响。
《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
著作者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原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
杨朝明
内容简介
《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一书由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收录杨朝明院长的数十篇文章,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探讨了“中华文明的真实样态”,引导人们探寻儒学真精神,把握儒家思想精髓,认识儒学的当代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下篇阐述了对“中华文化的当代思考”,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思考中华文化的竞争力、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之间的关系,阐释为中华文明确认世界坐标的意义。
本书对“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提出独到见解。正如杨朝明院长在书中所说,许多人在世界文明面前感到迷茫、在西方文明面前感到卑微,缺少的是对自身文明符合历史真实的认知。理解到这一点,才能达致真正的文化自信,与全人类共享中华文化的伟大智慧。
《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
著作者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儒学大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
安乐哲
内容简介
《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由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
《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收录数十篇文章,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探讨了“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深入挖掘儒学的伦理、民主主义、礼仪等内涵和价值,思考儒学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下篇“儒家角色伦理学”,提出儒家角色伦理是对个人主义的超越,也是通向人类幸福与美德的图景与道路,提出“儒学在关系结构中确立的人的观念,可以成为西方个人主义强有力的替代”“在我们这个时代,儒家价值观仍是世界文化秩序变革的重要资源”等深刻论断。
《圣人家风》
著作者
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孔丽
内容简介
《圣人家风》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本书对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论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出圣人家风形成并发展两千五百多年的深层奥秘,概括提炼出圣人家风的内涵和特色。
本书以时间为轴,从家学入手分别阐析了孔、颜、曾、孟四氏家学的思想特色及其传承发展,钩沉梳理了历朝历代圣人家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这既为家风的传承发展寻找到内在精神支撑,也使圣人家风这一无形而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得以显现,易于人们认识和理解。同时,又以家教为抓手,深入挖掘总结了历史上孔、颜、曾、孟四氏之家教,指出家教是圣人家风的直接成因与传承途径。严明的家教不仅对圣人后裔的思想行为起到指导规范作用,而且保证了家学的传承发展,保障了圣人家风延绵不断。
《圣人家风》顺应时需、视野开阔,虽不能穷尽圣人家风的众多内涵深意,但作为探索圣人家风的一座桥梁,提供了一些创造性的观点和见解,为中华优秀家风研究走向系统化、深入化提供了一条途径。
《通过孔子而思》(第二版)
著作者
郝大维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儒学大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
内容简介
《通过孔子而思》(第二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通过全面系统的中西哲学传统的对比,指出西方是以理性、逻辑为基础的哲学传统,而儒家是以实践性、审美性为基础的哲学传统。这种域外视角不仅刷新了西方人对其传统的认知,对中西文化某些普遍观点提出了大胆质疑,同样也给予我们中国的研究者以巨大的冲击和启示。本书是海外汉学的一本名著,此次重新修改译文后再版,将在更新的高度上开启中西方哲学的交流。
《儒家角色伦理——21世纪道德视野》
著作者
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儒学大家安乐哲
美国马里兰圣玛丽学院乔治和威利马•理福斯人文科学杰出终身教授、亚洲与比较哲学学会创始人之一罗思文
内容简介
《儒家角色伦理——21世纪道德视野》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儒家角色伦理——21世纪道德视野》为“孔子研究院翻译中国”系列之一,将儒家角色伦理建构为当代伦理话语中的艺术术语,由“论翻译与解释:以古汉语文献为例”“个人与人:权利享有者与角色扮演者”“论‘孝’为‘仁’之本”“《论语》中的‘孝’”“与家庭和文化同行:儒家思想的时间之旅”“早期儒学是否符合西方‘美德’标准”“碎镜或可重圆:从库伯曼的品格伦理到儒家角色伦理”“负重而行:儒家文化的代际传承”八个部分组成。本书提出的整体哲学基于关系的首要地位和对人的叙事理解,并且是对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挑战,后者将人定义为离散的、自主的、理性的、自由的,并且通常是自私的代理人。儒家的角色伦理从一个关系构成的人的概念开始,把家庭角色和关系作为发展道德能力的切入点,引发道德想象及其作为人类道德实质所激发的关系的增长。
多年以来,安乐哲和罗思文一直致力于中西比较哲学阐释学研究。他们以比较哲学阐释方法,开辟新视野,纠正百年来以西方哲学文化为尊的对中国思想文化的不对称解读,消除误解,消除隔阂,增进相互理解。本书正是以儒家角色伦理为切入点,希望打破中西文化壁垒,探讨儒学当代使命,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编辑:翟凌宇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