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担负起记录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重任

来源:《求是》作者:王春法 2023-12-01 09:17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内涵丰富,为做好新时代文化文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一、坚定文化自信,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藏品体系完整,历史跨度巨大,器物形制多样,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其中许多代表性馆藏文物,实证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国家博物馆馆藏中坝遗址地层文物,出土于重庆忠县中坝遗址,总高约8.5米、宽2米,几乎完整包含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所有地层。中坝遗址地层文物作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重要物证之一,以区域考古学文化地层再现了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让人们直观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伟大与震撼。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金文一脉相承。国家博物馆馆藏西周早期大盂鼎,是迄今所见最大的西周有铭青铜器。鼎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计291字,盛赞文武二王的功德,讲述周人的立国经验,记录殷商纵酒无度以致亡国的历史教训,是研究周代分封制与册命制度的重要史料。大盂鼎金文,摆脱了商代文字象形性和结构上的随意性,纵向笔画,强调排布整齐、字形均一,可谓上承甲骨文,下及秦篆、隶书,为后世的汉唐书迹排列奠定了基础。几千年来,汉字虽然经历了载体、书体的不断变化,但始终贯穿着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针灸源于中国,是中医学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早在史前时期,古人已懂得利用石器中锐利的尖端、锋面对身体进行刺割,或利用边缘圆钝的片状石器刮压体表,治疗病患。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传世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对针灸学的有关内容作出系统论述。魏晋时期,专著《针灸甲乙经》的问世,奠定了针灸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基础。国家博物馆馆藏针灸铜人,为明代正统年间官方仿照宋天圣针灸铜人铸造,是中医针灸学发展的重要见证。铜人与真人大小相似,胸腹腔中空,表面铸有经络走向及穴位位置,穴位钻孔,是古代太医院用于考核医学生掌握针刺技术熟练程度的重要教具,几百年来一直在中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时至今日,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根植于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之间,为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对中国文化特性、中华文明精神的深刻总结,是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视角,对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恢弘擘画。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持“两个结合”,贯彻“七个着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推动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眼光,对新时代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深邃思考,就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关于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要求,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深刻阐述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在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引下,国家博物馆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

  历时17年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批准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2022年9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穿越千年的丹青、散落全球的国宝通过高清打样图像汇聚一堂,从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12405件(套)中国绘画藏品中精选1750件(套)作品,生动呈现赫赫先秦、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典雅宋韵和元明清风采,日均观展人数达1.5万余人次,成为火爆全国的现象级展览,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崭新气象。

  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代表性文物之一,在历史、文化、审美、科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其细致入微的写实风格、繁复华丽的云纹纹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取向;极尽工巧的错金银工艺、科学的合金比例与铸造技艺,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栩栩如生的犀牛形象,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工艺品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理念追求,也佐证了中华大地生态变迁的历史进程。为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和阐释这件珍贵文物的价值,国家博物馆以一物一展的形式举办“数说犀尊”展览,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等多种数字技术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观众可以从视、听、触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多重价值,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切身体会历史文物连接现代技术焕发出的全新活力和无限空间。

  东汉击鼓说唱俑是国家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嬉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俳优形象,是东汉雕塑艺术的代表。2023年5月,国家博物馆推出以击鼓说唱俑为原型的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以多元表现形式让沉睡千年的击鼓说唱俑在当代舞台上苏醒。剧作编排抓住说唱俑有趣喜乐的特质,通过时间、故事、场景变化,生动刻画汉代俳优人的生命起伏,同时将时代审美特点与传统民族精神结合起来,构架起一场人与俑的跨时空对话,开拓了文物活化传播的新形式。

  近现代手稿书信是国家博物馆藏品的重要门类,其内容直观而生动地表现了书写者的思考和情怀。2022年6月,国家博物馆策划推出“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主题展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家国情怀这一主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精心挑选馆藏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饱含对国家、对家人热爱之情的遗书、手稿、家信等珍贵文献以及各类实物170余件,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惧牺牲、不懈奋斗、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利用先进技术和时代艺术语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让古老的技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在规律和独特价值,不断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巨大活力。

  三、发挥国家博物馆的独特作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自觉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事业中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充分发挥国家博物馆在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西周早期大盂鼎,高约102厘米,重153.5公斤,鼎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计291字,是记载周代历史的重要文献,是研究周代分封制与册命制度的重要史料,也是西周金文书法的杰出代表。此图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大盂鼎铭文进行的数字活化展示,观众可直观真切观看大盂鼎内壁上的铭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以健全的征藏机制系统留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收藏是博物馆四大功能之首,征集保管好反映中华文明不同阶段历史发展的代表性物证,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职责。国家博物馆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健全征藏保管体系,既要通过行政调拨、社会捐赠、征购交换等方式进一步拓展收藏渠道,努力补齐古代文物藏品的短板缺项,更要通过实施“国史文物抢救工程”、“时代物证进国博行动”、“记忆中国”等,系统征集收藏反映新时代伟大成就和时代精神的代表性物证,努力构筑起系统完整的馆藏国史文物谱系。

  以丰富的展览展示系统呈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展览是博物馆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策展能力是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博物馆将不断优化展览结构,健全完善以基本陈列为基础、专题展览为骨干、临时展览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建设彰显民族发展历程、记录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长廊,展现中华文明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的文化殿堂,激励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充分彰显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品质,让“来国博、看中国”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以扎实的学术研究赓续传承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关于“物”的研究,是建立在以物证史、以物说史基础上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形散而实专,颇多冷门绝学。国家博物馆将进一步发挥馆藏文物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实施馆藏文物整理研究专项工程,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提升以物证史和以物说史的能力。充分发挥文博人才高地的优势,突出国博学术研究特色,打造多种形式的小型高端前沿学术平台,努力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协同攻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以多元的文物活化手段生动讲述中华文明璀璨恢弘的历史成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博机构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我们将积极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坚持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的技术路线,加快“智慧国博”建设,推动数据采集、智慧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有效融合,把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探索研究挖掘、展览展示、阐释传播一体化的新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形成形式多样、富有创意、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展现文化之美、彰显文化之魂,努力为人民群众享受高水平精神文化产品提供更多选择。

  以广泛的文明交流互鉴全面展现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以博大的胸怀,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文化客厅”,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引进优质精品展览,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深化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上合组织博物馆联盟等多边机制,推进人文交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话语转换,努力把更多的优质展览送出去,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国家博物馆作为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理应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自觉引领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创新发展与灿烂辉煌,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和旺盛生命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