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跨语言诵读大会“出圈”的背后:经典回归、 志愿者赋能、征文类作品受宠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张晓芮 2023-11-21 19:11

  今年3月25日,第二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年度盛典在泉城济南启幕,中文诵读、情景演绎、华服秀,中外青少年欢聚一堂,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70余个网络平台全程直播,浏览量突破2300万,美联社、欧洲时报、伦敦要闻等20余家海外媒体争相报道……一幕幕精彩瞬间,至今仍令人心潮澎湃。而这一火热盛况仍在持续上演。目前,“第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正在报名阶段。活动自9月份启动以来,获得了海内外中华文化爱好者踊跃参与,截至目前,共收到参会作品近万件,较去年同期增幅200%,再次掀起了多语种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潮。

  结缘大会,让经典浸润心灵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经典日益融入百姓生活。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一直是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的主力军,他们以多语种诵读中华经典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抒发着爱国情怀,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参加此次大会,能让我进一步感受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马若迪是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的初一学生,生活中她热爱阅读,对历史人文非常感兴趣。这次大会她用中英双语诵读了《论语》片段。“儒家思想仁爱、忠孝的价值观,对我个人的成长和自我修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马若迪说。

  “我和我的学生都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盛会。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是多语种的,所征集的作品并不限于音视频,也可以有文字论述,这尤为宝贵。”来自北京的王乐慷曾经是一名历史剧文学编审,因深入学习了传统文化找到了人生方向,成为了一名专职的国学老师。此次大会他提报了题为《文化传统的现代性世界性彰显之路》的中英双语文章,从一线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正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让我在人生之路上找到了灯塔、压舱石、定海神针。”王乐慷由衷地说。

  在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们用中英双语诵读儒家经典,展现了人民警察向上向善、正气凌然的精神风貌。“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打开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钥匙,让文明跨越了语言、种族的藩篱,闪耀着独特魅力。”张晨是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四级警长,这也是他第二次参加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

  平日里,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们借助图书馆丰富的儒家文化书籍,不断涵养提升自我,并依托“孔子学堂”对戒毒人员开展儒家文化的教育。“儒家智慧是改造戒毒人员错误思想的一把利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向上之气,可以很好地提高戒毒人员的内在戒治动力。”张晨说。

  “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坚定文化自信,济宁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剧目的英文展演编排工作。”济宁医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朱敏表示,学院十分重视这次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将在学院内部举行参会作品预选活动,让师生同台进行展示,通过选拔再提升,最终将最优质的作品推选出来报送大会。

  “参加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时凝聚社会共识,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学互鉴,促进多元文化的共通共融。”朱敏如是说。

 

第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大会部分征集作品

  公益招募,各界志愿者向世界推介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为提升参与度,大会广开合作渠道。本届大会首次面向海内外文化机构、海外孔子学堂以及公益人士招募志愿者。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纷纷响应,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为大会的成功举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精神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思想渊源、文化底蕴与精神滋养。”中国传媒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副教授颜巧容,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思想在巴西的译介与传播方面的研究工作。此次大会,她积极组织学生和葡语国家的青年汉学家积极参与,同时将大会信息向全国葡语教师、巴西汉学界以及孔子学院进行了重点推介。“此次大会建立了多元、立体的参与渠道,有利于调动中外各界社会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精神,宣介中国智慧。”颜巧容说。

  “中华文化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传达着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正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长昊就职于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2022年,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获得第二届大会“优秀组织单位”奖。

  “向驻在国传播中华文化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目前,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已面向塞尔维亚广大民众发布了大会报名推广贴文,我们将保持报名通道畅通,及时推送大会最新动态,组织中华文化爱好者们踊跃报名,力争今年再创佳绩。”刘长昊介绍说。

  同是此次大会志愿者的范振东,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在读书期间,就曾先后赴柬埔寨和马尔代夫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此次大会,他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20所高校推介了大会信息。“当下,儒家经典中‘和为贵’的思想对世界局势提供了中国智慧,推动儒家思想广为传播尤为重要。”范振东衷心地希望能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尽一份绵薄之力。

  长期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潘若川,经常行走在各个国家之间,他常常通过日常工作,主动在海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他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蕴藏的智慧,不仅仅适用于中国,还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他不仅指导自己的孩子参加此次活动,同时还为自己申请了大会志愿者的资格。“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让他在成长道路上中能够用儒家智慧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潘若川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力量,将此次大会的信息在国外推广宣传,让更多海外受众了解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

  搭建平台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正是必然之举。

  以经典为媒、交流为桥,本次大会参与范围更加广泛、参会形式更加丰富。除了征集中英(英语)、中法(法语)、中俄(俄语)、中日(日语)、中德(德语)、中韩(韩语)、中西(西班牙语)、中葡(葡萄牙语)、中阿(阿拉伯语)、中意(意大利语)十种双语的音视频作品,还特别新增了“征文类”作品的征集,受到众多参与者的积极响应,在目前征集作品中占比70%。

  大会通过诵读类、征文类等多种作品形式,充分展现选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与感悟,搭建了多元文明交流的高端平台,向海内外受众推介中国文化、深化“好感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出去”。

  此次大会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举办,中国孔子网、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山东省翻译协会、齐鲁理工学院共同承办。活动获得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即日起关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微信公众号,点击“跨语言诵读大会”进入小程序即可报名参加,“第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期待您的加入!

关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微信公众号扫码报名

编辑:翟凌宇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