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共绘黄河文化盛景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赵琳 齐静 杨帆 2023-04-19 09:06
一场思想的盛会、文化的盛会,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山东、聚焦黄河入海口。
4月18日,黄河文化论坛在东营开幕,六位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发表主旨演讲,挖掘阐发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探讨黄河文化转化发展、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从高原到平川,从黄土到滨海,黄河极大影响了中国的地形地貌,也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看来,黄河水与华夏文明,有着同样的底色,百折不屈、一路奔腾、东流到海折射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争精神。“发掘黄河文化内涵,活化黄河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刘玉珠说。
2020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但各地在分段规划推进建设工作时,理念和实际操作各有差异。刘玉珠认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手推动下,沿黄九省(区)在本次黄河文化论坛上签订系列合作协议,为克服线性文化空间结构、分割性认知带来的管理协同困难,迈出了坚实一步。
共绘黄河文化盛景,应如何发力?刘玉珠在主旨演讲中阐发了弘扬黄河文化的三个“坐标”——让文化兴起来,高质量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让文物活起来,高水平保护利用黄河文物资源;让各方动起来,高规格开放拓展黄河文化公共空间。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透露了一组数字,让人振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由1992年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中游实现人进沙退,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
大河奔腾,造福人民。黄河流域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化,身体力行、真抓实干,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刘友宾认为,举办黄河文化论坛,就是弘扬生态文化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举办论坛,充分挖掘黄河文化中深厚的生态底蕴,讲好新时代气象万千的黄河生态环保故事,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转化为强大的生态文化软实力。
知其所来,明将所往。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的心目中,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首先必须“读懂”黄河和黄河文化,从心底里认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华夏大地上很早就出现了文明的星火。但只有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明绵延不断,最后形成以二里头为核心的中华早期文明,逐渐影响各地。”葛剑雄说。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资深教授王志民也持相同观点。陕西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南贾湖七孔骨笛、内蒙古翁牛特旗红山玉龙、浙江良渚双鼻陶壶、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面具……这些来自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明起源代表性物证,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的多彩状态。“但‘满天星斗’中有一条主脉,那就是黄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期、奠基期的主流。”王志民说。
两位专家表示,黄河中下游在历史上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流域人口南迁对我国文化传播、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文化对其他文化产生了强烈吸附力,彼此之间不断互动融合,形成了文明演进的主脉。“我们必须承担起‘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的重任,以实际行动赓续历史文脉。”葛剑雄说。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兴修黄河水利,防治黄河水患,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治黄实践中形成了厚重的“治黄文化”。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李群认为,“治黄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守正创新、推进文化“两创”,也要讲好黄河治理的故事。
不久前,坐落于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的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泺口),被列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以黄河堤防人文景观为核心的“一堤、两馆、四园区”宣教模式,成为沿黄群众了解黄河文化、学习水情知识的重要窗口。李群介绍,这是山东丰富“治黄文化”体验载体、实现活化传承的一个缩影,“今后将继续开展黄河治理历史研究,摸清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底数,活化利用黄河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更多保护展示黄河文化的浓缩基地,让黄河文化更好走入群众生活。”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系统梳理黄河文化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文化对外传播,有助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民族。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认为,要加强学术研究和媒体宣传,对黄河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梳理,让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特别要重视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尊重文化传播受众、丰富传播内容和形式,加强黄河文化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创新。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