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岱间,推开书院大门
来源:山东宣传作者: 2023-03-14 09:58
早春二月,高乡书院落成典礼在临沂市莒南县举行。几百位省内外名家聚集于美丽的娘娘山前,共襄文化盛事。
高乡书院 图源丨新黄河文学
说起书院,你可能觉得这是古人的事儿,现代人建书院有什么用呢?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学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最大的特点是讲学和游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藏书,同时兼具祭祀功能,在中华文明传承中发挥了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四大书院”——应天、岳麓、嵩阳、白鹿洞,因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闻名全国。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书院由于私人属性等原因,逐渐式微。
岳麓书院 图源丨樵石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形式,书院实际上属于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书院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摆在人们面前。
高乡书院坐落在莒南县北城新区东五公里的娘娘山上。此地西汉时为高乡县治,历史文化悠久,曾经出土过一尊西汉时期的青铜鼎。
高乡书院的落成,意味着齐鲁大地上,增添了一座现代意义上的书院,也增添了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新平台。
齐鲁大地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在建设文化平台、传承文明薪火上,孜孜不倦。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齐鲁儿女在促进古代书院向现代书院转化方面做出了积极可贵的探索。
曲阜尼山书院 图源丨学习时报
齐鲁大地上,最负盛名、影响最广的,当属尼山书院。尼山书院位于尼山孔庙以北,又名尼山诞育书院,因至圣先师孔子出生于尼山而得名,主要是继承孔夫子杏坛讲学的传统,弘扬中华儒学。元至元二年(1336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奏请在尼山创建书院,并保举彭璠为山长,获准。彭璠上任后不久,即修建尼山书院。
据《尼山创建书院碑》载,修建此书院时,“凡齐鲁之境贤卿大夫,民之好事者,出钱而助成之。释木于山,陶甓于野,庸僦致远,牵牛车,服力役,连畛载途,饮饷相望”。
元朝末年,尼山书院败落,至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由孔子第五十九代嫡孙、袭封衍圣公孔彦缙发起重修,弘治七年(1494年),第六十一代嫡孙、袭封衍圣公孔弘绪和四氏学学录孔公璜又用修建孔庙的余资再次修建。
现今的尼山书院,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规模和影响逐步扩大,形成一种集群效应。在齐鲁大地,各地的图书馆都建有“尼山书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其内涵和外延。
菏泽市图书馆尼山书院举办的公益国学夏令营活动
诞生于北宋时期的泰山书院,在齐鲁大地上也颇负盛名。北宋初年,山东兴起“泰山学派”,胡瑗、孙复、石介在泰山勤学苦读,史称“宋初三先生”。泰山书院就是由孙复、石介创建的。
泰山书院 图源丨学习时报
泰山书院以讲习儒家经典为主,兼及子、史,尤以《周易》《春秋》为重,并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孙复的名著《春秋尊王发微》成就于此时。
谈起当代书院,不能不提及坐落在烟台龙口的万松浦书院。它的建成,得益于作家张炜。他和朋友一起,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现代书院——万松浦书院。
万松浦书院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伴随齐国的消亡,一大批思想家和学者来到这里,让这片土地成为新的“百花齐放”之地,也成为新的“天下文心”。
将书院地址选在这里,在古代“文心”之地,插上一面现代文化的旗,具有一种独特的意义。
这座书院,把握着内敛和守静,最大功能是文化的传承,智慧和思想在这里碰撞、交锋、升华。学院建成之后,组织了多种研讨交流活动,从书院本身到文学艺术,从教育到生活,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成立于莱芜、兴盛于济南的垂杨书院,演绎的则是凤凰涅槃般的壮美。垂杨书院创建于明代隆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书院为纪念孔子到莱芜观礼、传承孔子的好学精神与礼治思想而建,又称观礼书院。
垂杨书院
2016年3月,在文化学者张期鹏的推动下,垂杨书院在济南复建,先后设立垂杨书院城社文化讲堂、康美文化讲堂、莱芜文化中心、桃花岛文化中心、泰山文化中心、历城文化中心、东山文化中心、北泉文化中心八个文化阵地。书院始终坚持“民间、公益、纯粹”原则,服务社会公益文化事业,已经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的一个公益文化高地。
青州海岱书院,成立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时任山东巡抚张曜上书朝廷,提议建设该书院,光绪皇帝阅后亲自为书院题名。海岱书院成立后,寿椿、洪固卿等数十人先后从这里考中进士,从这里走出的举人、秀才更是不计其数,其一时名冠华夏。
海岱书院
2008年10月,在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提议和支持下,海岱书院在山东大学拉开复兴大幕,改制后的海岱书院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创造美好生活。
书院虽小,关乎百年大计。张炜曾说:“万松浦书院立起易,千百年后仍立则大不易。”这是齐鲁书院人共同的意识。正因如此,在振兴书院这事上,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耕耘。
编辑:张懿程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