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还原孔子和他的时代

来源:新黄河作者: 2023-01-02 10:44

  对于孔子的理解,恐怕不少人跟我一样:知道收录了他言行的《论语》很厉害,但是在觉得不少话有道理的同时,也依然会搞不懂另一些话究竟厉害在哪里;知道他的地位是被后世神化的结果,又不太知道哪些才是他本源的思想,它们又是怎么产生的。所以虽然我知道孔子,能背几句“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话,但无法对孔子形成确切的认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关孔子直接而确凿的记载太少,而后世的演绎太多。要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孔子,需要穿越太多迷障。

  在这个意义上,李硕的《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对我而言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一本书。首先这是一本完整的人物传记,以孔子的一生为轴,清晰展现了孔子的生命历程;其次这也是一本严肃的历史著作,通过孔子人生这条线索,将当时社会的运作肌理清晰、生动地揭示了出来。正是将孔子的人生和思想嵌入到了当时的社会肌理之中,作者才得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心比心地贴近孔子内心,使其人生行迹和思想发展,有了令人信服的呈现。

  这种令人信服的描述绝非易事。因为后世神话孔子的力量太过强大,而要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合理化解释孔子的一生,没有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深刻理解,没有对孔子人生追本溯源的“知识考古学”的功夫,殊难做到。比如,《史记》记载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母亲是颜氏女子,两人“野合而生孔子”。据作者的推测,孔子是在贫穷的外婆家长大的,《史记》为什么说孔子小时候喜欢玩祭祖宗的游戏,并不是预示了他以后成为研究礼仪的大学问家,“其实这背后的信息是,他小时候的家庭里没有父系亲属,也没有对父系祖先的祭祀活动,所以看到别人家祭祖,自己家没有,会很羡慕,自己做游戏摆上几个盘子碗儿,磕头拜祭一下,这叫心理补偿。”

  《孔子大历史》认为,从“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是孔子一生最为关键的起点。史载,大概在孔子十五岁时母亲去世,他想把母亲埋到父亲坟墓里,但是不知父亲坟墓在哪儿,只好把母亲的棺材放到了大路“五父之衢”边。“谁会不知道自己父亲埋哪儿?而且,孔纥是十里八乡有点名气的小贵族,普通老乡打听他的坟墓在哪里,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所以,“这背后藏着的问题或许是,孔子从小跟着单身的农妇母亲长大,他们这家庭跟小贵族孔家没任何关系。停丧不葬,而且故意停在大路边,是在制造社会影响,让孔家那边注意到他是孔家的血脉。他没有跑到孔家去哭闹认亲,因为那时候的农民和贵族身份差别太大,这么做有危险。”结果,孔家终于承认了孔子,“认祖归宗之后,孔子母亲正式和孔纥葬在了一起。孔子太需要这个合葬墓来证明自己、自己母亲和孔家的关系。到此,孔子总算是有爹的孩子了,身份也从农民变成了贵族。”

  看起来,这样的描述有点小说家的想象色彩,但结合作者对当时社会贵族和农民的生活描述等等来看,这样的推测既符合历史,又合情合理。书中这样“合情合理”的描述当然还有很多:在获得贵族身份后,孔子就要学着当贵族,孔子尤其擅长程序繁琐的丧礼和祭礼,“这助丧、助祭的工作,是儒家的老本行。因为这工作专业性太强,得好学的人才能搞明白,报酬又不高,一般贵族不愿意干。”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和他的弟子团队,也正是在“社会需求”的夹缝里起步的。他教这些早期学生,主要是“职业教育”,最实用的知识,还不是“六经”那套高深学问。最实用的知识,当然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一套。比如驾车,驾驶四匹马的车,需要很复杂的技术。“四匹马驾车,有六根缰绳需要操控,它们怎么抓在手里,怎么操控,《诗经》叫‘六辔在手’,大有学问。”

  孔子一生最重要的政治举措,是他54岁时搞的“墮三都”,就是号召在鲁国掌权的三桓家拆掉自己封邑的城墙。孔子反对“寡头政治”,希望恢复周礼,但迫于当时的形势他又不得不效力于“寡头”。书中对孔子的这种政治想法更有着深入的描述。“孔子是贵族、寡头和国君之间的骑墙派,一直希望哪边都不得罪,各方和平共处,把周武王、周公开创的政治局面维持下去。但这不是历史的趋势。后来(战国)的历史潮流,是国君物色到了一些肯给自己卖命、不计后果的底层人士,比如魏国用李悝,楚国用吴起,秦国用商鞅,搞‘变法’运动,消灭寡头家族,削弱贵族阶级,建立极权的国家机器,而且真成功了。”

  “到了有所作为的关键时刻,孔子就不是书呆子了,他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孔子大历史》还原了一个历史情境中的人的形象,或许带着一些合理的“想象”,却是我们真正了解孔子的一条非常不错的路径。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