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开播 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作者:沈东方 2021-02-15 10:09
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
《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
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
2月12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节目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
第一期和观众见面的,是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是因为它流传了两千多年,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是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很多人都说《尚书》佶屈聱牙,这部典籍究竟讲了什么?
据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介绍,《尚书》记载着尧舜禹、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剧照
古今对话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亮点。“古代护书人”
看节目时,不少网友感动落泪:“
而最让观众动容的,是节目中伏生向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
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 “‘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 蒙曼说,禹划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剧照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不仅靠舞台硬件的升级,更依赖于背后详实的史料支撑。据悉,仅《尚书》一期节目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据了解,《典籍里的中国》共有11期,介绍11部典籍,包括文学、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在《尚书》开篇之后,将有《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典籍陆续与观众见面。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