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王学典:汲取儒学生命活力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2020-12-24 09: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对这一奇迹的理解,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财力物力的极大提高上,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具有悠久文明,且从近200年以来西方压迫中重新崛起的一个大国的全面发展和全新探索。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说,中华民族要在西方的治理模式之外,锻造一种符合中国国情、最终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的国家制度;在社会生活方面,我们要弘扬礼仪之邦等优良传统,打造一种高于西方自由主义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在选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路径时,我们既不能简单复古,也不能照搬西方,而是要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将数千年滋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两创”应该着眼于充分挖掘其现代价值。儒家思想和理念仍具有现实意义。儒家其实是一种典范完备的社会发展理论,儒家的核心概念是小康、大同、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无论是格物致知,还是修身齐家,最后落脚点都是治国平天下。把社会、历史扛在肩上,把国家发展、民族统一扛在自己肩上,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因此,儒家社会治理思想中有三大遗产对我们今天仍有特殊的意义:一是贤能政治,选贤任能。儒家的社会理想是通过贤能政治来实现的;二是儒家的经济是一种道义经济,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念上比较接近。儒家的井田制也好,均田制也好,它的出发点都是人人有饭吃,绝不主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的达尔文式的市场经济。相反,儒家要给所有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利益追逐设置伦理界线。三是儒家的天下主义在今天看也有特别的价值,它的理念是天下本位、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也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载体,除参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之外,儒学还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要以传统文化为资源,打造更好的生活方式。当前,山东已确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区战略,这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举措。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要有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同样应该有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行区,打造中国文化的圣地。

  弘扬传统文化,关键是发掘中华文化蕴含的积极价值理念。从根本上看,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敬业乐群、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都是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表征,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应当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三方面内容来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从知识论角度讲,“两创”的目标是实现传统思想的更新,当务之急是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儒家思想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与冶炼,使这一文化、这一思想的精华融入现代知识体系和现代思想框架中去,从而为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供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命题落到实处。在将儒学社会科学化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返回源头,汲取儒学的生命活力,以促进中华文化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相关探索与实践一再表明,这一路径当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和丰沛的学术生产力。

  作者:王学典(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孔子研究》杂志主编)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