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大学》讲“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
“修身”为“修齐治平”之始。《大学》特别强调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了修身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它包含有两层含义:
其一,儒家主张“天下为公”,人们应该共担社会责任。既然社会成员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就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性内涵,讲求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不论身处社会基层的民众,还是属于贵族阶层的大夫,乃至国君、天子,都要自觉修身。
其二,由个人而家、国、天下,由身修到家齐、国治、天下平,这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过程。社会要取得大同与和顺,人们就必须自觉修身,由“明德”而“新民”,进而实现社会的“至善”。这与孔子所说“修己以安人”一致,突出了“修己”或“修身”的价值与意义。
怎样修身?《大学》给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要求“即物穷理”,在具体行为中增长见识;“致知”是在实际行动中探明本心,求得真知;“诚意”是在推致事物之理的基础上诚实意念;“正心”是去除各种“未安”的情绪,保持心灵的宁静。修“身”落脚于修“心”,由此提高品德修养,整齐家族家庭,实行仁政德治,最终求得天下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也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练与总结。因此它才能够在历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儒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历史上,不少人把《大学》看成中国的“圣经”,显示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教人“成人”,具备人的社会性内涵;更教人成为“君子”,成为社会管理人才。“君子”一词本义是为政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引申义则是道德上的高尚。孔子说“君子之德风”,既然责任大,就该要求高;既然是尊贵的人,就应是高尚的人。“大学之道”强调人的全面成长,培养“大人”“君子”。
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严重受挫,在反思传统时出现了很大偏差。孙中山先生说,“修齐治平”之道“本属于道德之范围”,有时却不得不“把它放在智识范围内来讲”。事实上,“我们祖宗对于这些道德上的工夫,从前虽然是做过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去了之后,这些智识的精神,当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那是习而不察,莫名其妙的”。直到今日,虽然人们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应该更加清楚它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丰富意涵,了解它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和平的巨大意义。(作者系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原标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