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罡:中华文化传承,人人尽可为“薪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前提是可传、能传,可守、能守。
何谓可传、可守?关键是其能否落实为“人伦日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精神命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且依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中华文明,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又需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怎样才能让中华文化继续传下去,又由谁守下去?如何才能保障中华文化推出的“新”是中华文化的“新”,而不是变异的“新”?这是我们应当深思熟虑的。
人人尽可为“薪火”
北宋时期有位名叫张载的哲学家,他有四句非常流行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不少学者将这四句话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及为学的宗旨。往圣之学当然就是圣学,圣学即圣道,而圣道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之道,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传之道。此道之相传,唐代哲学家韩愈称之为“道统”。韩愈认为,道统由孔子传到孟子,孟子死了,这个道统就中绝了,需要他来拾起道统,再往下传。张载与韩愈一样,认为圣学不得其传,他要主动地承担起“为往圣继绝学”的重任。无论是韩愈,还是张载,其心灵都是哲学家的心灵,其心态都是文化精英的心态。
这种历代文化精英“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固然令人可敬,但我们要问∶为什么以担当圣道为自己历史使命的历代知识精英们,没有走出继了绝、绝了继的历史循环?如何才能走出这一历史循环?我们认为,解决的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文化传承的责任由少数知识精英的担当转化为全民族每一分子的共同义务。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代代相守。孰为薪火?人人尽可为“薪火”。谁去守?守护中华文化,中华儿女人人有责。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非常自信地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套用子贡的话说,两千多年来,文武之道,孔孟之传,未坠于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中华之道焉,莫不有孔孟之学焉,何绝学之有?《中庸》引孔子的话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自盈天壤,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在你身上、我身上、他身上,人皆有道,道就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人间的一切道德实践活动无不是在行道、履道、为道,道何尝远人?此道何尝失传,何尝绝?
文化不应是少数知识精英孤芳自赏的存在物,而是普罗大众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成人,这是文化本身的意义。以文化人,是自化,还是他化?以文育人,是自育,还是他育?换言之,谁化谁育?化谁育谁?我们的回答是∶凡是人,皆须化;凡是人,皆须育;凡是人,皆须成。孔子讲“为仁由己”,更多地强调人的自化、自育、自成,孟子要求“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由先知先觉者去化、去育、去成后知后觉者,更多地强调他化、他育、他成。既强调自我迁善改过、自我转化、自我培育、自我养成,又强调他化、他育、他成,是中华文化在理想人格成长问题上的特点。
求通俗而不庸俗
贯通古今,实现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育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之发展,有古今之异,文白之分。传统文化的经典没有一部不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而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是白话文,对于广大读者而言,读传统文化的读物,马上面对的就是“文字障”。不识其文,何以了解其意?不解其意,何以身体力行?贯通古今首先要在文字上贯通文言文与白话文,帮助读者克服文字障碍,使文言文不再是了解古人思想的障碍,而是理解古人思想的凭借。我们在写作时,应对所有引用古人思想、名句、观点等文字进行精要说明,进而引申发挥,实现触类旁通。
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不仅仅是文字的,更是思想的。任何传统思想既是具时态的存在,也有超时空的意义,研究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求当代人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去,而是让古人及其思想穿越时空来到今天,一句话∶做到古为今用。今天我们不必再去追问“学而时习之”在孔子时代具体学的、习的是什么,射箭、驾牛车或马车,这些当代社会不必人人皆学,但“学而时习之”告诉人们,无论学什么都需要习,不管是音乐、绘画、书法、数学、语文,还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都要“学而时习之”,其抽象意义至今没有过时。要对古圣往贤的思想、命题、观念进行因时转换,创造性发挥,指出当代社会可行、可操作之点。
铺平沟壑,实现由学术话语向百姓语言的转化。当代中国,高校林立,每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数以万计。不过,学术远离百姓生活的现象也同时存在。不少学者久已习惯于钻入象牙塔,孤芳自赏,感叹着曲高和寡,而百姓所饥渴的精神世界只好找些“心灵鸡汤”去填补精神生活,当学术话语不再理会百姓生活的时候,百姓自然也不再关心学术。中华文化一向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为特质,高明的思想高到极致就是平常道理,反过来,极为平常的道理又何尝不是最高明的道理。翻开《论语》,打开《孟子》,没有故弄玄虚,也不会故作高深,更不会拒人千里。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学术八股,将学术性话语转化为百姓日用话语,以学者的严谨作通俗之文,但通俗而不庸俗。
道不离人伦日用
融合事理,实现玄远之思想向百姓日常生活的转化。西方人有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如何实现灰色的理论与常青的生活之树之间的无缝对接,似乎是中西理论共同遇到的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就理论而言理论,而是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理论、解释理论、验证理论与升华理论,让灰色的理论不再灰色。毋庸讳言,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哲学的确有深刻、玄远、抽象的一面,如《中庸》《周易》《老子》《庄子》等,这些经典充满艰深晦涩的思想,在经典解释中也有烦琐、人人言异、让人无所适从的一面,这是我们每位传统文化研习者都会遇到的挑战。
面对普通百姓讲学,如何将灰色的理论讲得百姓愿听、爱听?我们认为以事言理、以理统事、事理相融是有效途径。任何高深的理论总有历史上与现实中的典型事例与之相对应,而任何典型案例都具有类型、具有典范意义,理是事之理,事即是理,理是玄远之理论,事即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力求用百姓的语言讲出玄远之理,实现玄远之理与百姓日常生活的有机相融,无缝对接。
中华文化不离人伦日用,道就在人伦日用之中。人伦日用即生活,生活即人伦日用。离开人伦日用就没有生活,离开生活就不是人伦日用。面对全球化大潮,中华文化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不过前提是可传、能传,可守、能守。何谓可传、可守?关键是其能否落实为“人伦日用”,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是否还有其用,这里的“用”就是价值,有用就是有价值,无用就是没有价值。修身是用,齐家是用,治国是用,平天下还是用,修、齐、治、平无不是生活,无不是用。而用首先是落实为百姓之用、大众之用。本着这样的原则,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儒家文化、道家与道教以及修身为本、教子有方、齐家有道、生活礼仪、邻里和睦、乡规民约等方面切入,既让大家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知识,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能从古圣先贤那里学到做人的道理,生活的智慧等。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少数知识精英的名山事业,更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责任承担。文化只有走进寻常百姓之家,只有化为大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才能滋养文化永续生长的丰厚而肥沃的土壤,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代代相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有客观保证。
作者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