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read_image.jpg read_image.jpg

颜炳罡

山东临沂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留校任教至今。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尤期是儒家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儒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颜炳罡:梁漱溟先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一位特立独行的儒门大侠,一位本着自己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复兴而拼命硬干的人。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历史上,从都市到乡村,从高等学府的三尺讲台到决策民族国家命运的庄严庙堂,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到恬然悠闲的书院,无不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为后世树立了矫然不群而异乎流俗的人格典范。他以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为画布,以自己的全副生命过程为画笔,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向世人诠释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真儒形象。梁漱溟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梁漱溟,之所以成为中国儒林中的一面旗帜,在于他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勇于担当的精神。

2024-04-02

颜炳罡:轴心文明与齐鲁文化的多重意蕴

齐鲁文化原初的意思是指齐国文化与鲁国文化。由于齐鲁两国作为近邻,又是联姻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思想交流非常密切,进入到战国后期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基本成为一个整体文化系统,后人将这个整体文化系统称为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既是齐国文化加鲁国文化的集合概念,又是作为区域意义上和思想意义上的非集合概念。齐鲁文化的存在与后来的发展表明:它既是历史性存在,又是一个活在当下通往未来的普遍性概念。不过,作为具时性或区域限定性存在的齐鲁文化大都成为过去式,其学术意义大于思想价值,而作为思想性或美德意涵的齐鲁文化则具有超越时空、跨越族界与国度的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其思想意义远大于学术意义。

2023-04-03

颜炳罡:21世纪中国儒学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中国文明的样式,是中国社会乃至东亚社会的生活方式。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家的影响力以至于如此深厚:儒家价值标准几乎已经等于中国人的是非观、善恶观和待人接物的分寸。不过,儒学从来不是僵化的、封闭的理论系统,而是不断与时俱进、开放的理论系统。

2023-02-02

颜炳罡:轴心文明与齐鲁文化的多重意蕴

近四十年来,齐鲁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齐鲁文化究竟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相加的集合概念,还是自身统一的非集合概念?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明中处于什么地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齐鲁文化有四重意义:其一,轴心意义上的齐鲁文化是指西周到秦统一这一时期齐国与鲁国的文化;其二,经学意义上的齐鲁文化主要指秦汉到魏晋流行的齐学与鲁学;其三,行政区位意义上的齐鲁文化是指山东文化;其四,思想意义上的齐鲁文化是指始于轴心时代,以德为先,以修、齐、治、平为目的,主张礼法并治的治理体系与生活方式。思想意义上的齐鲁文化曾长期充当中国文化主体角色,且对东亚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齐鲁文化既是集合概念,又是非集合概念,立足于山东是集合概念,自身作为一个整体的齐鲁文化是非集合概念。齐鲁文化的四层意涵既相对独立,又交叉重合。齐鲁文化作为轴心文明的时代产物是中华文化发展永世不竭的源头活水,有着超越时空、跨越族界与国度的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

2022-11-29

颜炳罡:中华文化传承,人人尽可为“薪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前提是可传、能传,可守、能守。何谓可传、可守?关键是其能否落实为“人伦日用”。

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