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王杰480.jpg 王杰480.jpg

王杰

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组委会主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中宣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宣讲人之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主要思想解读嘉宾。主要著作:《中国哲学十八讲》、《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领导干部 国学公开课》、《领导干部政德公开课》、《实学文化丛书》等。

德才相比 德更重要

“德能”与“才能”相比,孰轻孰重?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答案:才能固然重要,但德能与才能相比,德能更根本更核心更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了说明德能的重要,用了很多比喻,比如把德能比喻成三军之帅,把才能比喻为三军之资用;把德能比喻成树之根,把才能比喻为树之叶;把德能比喻成一家之主,把才能比喻成一家之仆。凡此种种比喻,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德能和才能相比,德能更根本、更重要。

2020-10-12

为人不正,为官必邪

修身、正己、立德乃是中国人“做人做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做官先做人,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人做好了,才有资格去做官。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思想主线,是中华文化的底色,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始终。诚然,封建官吏与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些道理对今天官员的做人做官理政,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0-10-12

为官莫作两面人

两面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中国人讲做人要诚信,决不能有两面。而做官更是如此,两面人为官,自欺欺人,害人害己。为官而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祸国殃民。

2020-10-12

清廉的官德源于知耻

中华文明一直高度重视礼、义、廉、耻等道德品质。我国传统文化始终把“知耻”当作做人的底线和自我修养的起点。人只有对自己的言行有羞耻之心,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0-10-12

择善而从 知人而交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人生一世,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不交朋友,结交朋友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事情。古人云:“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意思是说,交友可以促成我们德业的进步,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就会孤陋寡闻,也难以成就自己的德行修养。因此人生在世应乐于交友,广交朋友,但在交友的同时也应学会择友而交。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和生活圈,但由于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一旦交友不慎,就可能酿成人生大错,因此,为官者在交友方面不可不慎。

2020-10-12
上一页1...5678910...1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