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王杰480.jpg 王杰480.jpg

王杰

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组委会主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中宣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宣讲人之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主要思想解读嘉宾。主要著作:《中国哲学十八讲》、《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领导干部 国学公开课》、《领导干部政德公开课》、《实学文化丛书》等。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王杰)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2007-05-19

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王杰)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关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从来没有放弃对外在自然现象的追求和探索。这种追求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就是在探索世界物质本原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一门相对比较完整的学说 ── “元气”理论。

2007-05-19

戴震义理之学中的人性结构模式(王杰)

戴震论“人性”,是展示其进步伦理观和思想启蒙意义的重要方面,是其义理之学的核心内容。戴震从元气实体的本体论观点来规定人性,反对宋儒以所谓“天理”来“凑泊附著以为性”,把其人性理论建构在坚实的“血气心知”基础之上。

2007-05-19

孟子仁政思想中的经济利益原则与道德教化原则(王杰)

众所周知,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2007-05-19
上一页1...91011121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