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8.jpg 8.jpg

陈来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担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以及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兼任教授。

陈来:“乡村儒学”之后,我们应叫响“企业儒学”

2017年7月28日,《儒家商道智慧》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10多位中央级媒体记者,围绕如何深入发展“企业儒学”进行研讨。此文系中央文史馆官员、中国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的发言。

2017-08-06

从道德的“抽象的继承”转向“创造的继承”

 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文化上强调适应新社会的新道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意识形态以革命为中心,对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方针虽然形式上讲批判地继承,但在道德文化领域实际上是以革命、批判、否定为主。在这种处境中,冯友兰之思想文化所关注的重点,便不能不转向论证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提出的一些论题闪耀着反抗教条主义、维护中华文化的思想光芒,在当时的时代状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2017-07-30

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近代历史学家曾就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特征探讨过三个问题。第一,地域辽阔,人口繁盛,先民何以开拓至此?第二,民族同化,世界少有,何以融合至此?第三,历史长久,连绵不断,何以延续至此?历史学家说,从这三个特征来看,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然有一种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力量是什么?近代历史文化学者并没有给出答案,今天,我们可以明确回答,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中华文化和它滋养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担当起中华民族生命发展的重要责任。

2017-05-31

中华文明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努力完成这些目标,需要从中华文明中挖掘有益资源。

2017-04-26

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命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7-03-20
上一页1...8910111213...15下一页